发条橙批书

主播:发条橙批书 播放:4987最近更新: 2022-09-23

橙子被上紧发条,汁水瞬间淋漓四溢,味道还有点酸溜溜的。

是什么给橙子上紧发条,让它旋转?回答:是我们对大脑营养需求的天性,是愉悦心灵的本能渴望,是对真知灼见的不断追求。

酸橙汁富含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

发条橙——代表独立、叛逆的审美趣味。

批书——品文评书的意思。

发条橙批书,是我老早就想干的事。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这人百无一用,唯有读书是我强项。如果阅读也能算一门职业的话,读书才是我的正根儿,读书才是我今生唯一喜欢的职业。

近40年乐在其中,我才敢斗胆自称读书界的美食家。

本人出过欧洲旅游文化小册子,发过小说,写过公众号,却一向自认是一口头文学家。你若读过毛姆《人性的枷锁》,应该记得那个整天泡在巴黎咖啡馆里喋喋不休,指点江山的落魄文学老骡子克朗肖,不过我倒没觉得我这个国产大连版的克朗肖有什么不好。

在此,隆重推荐灯下削笔兄。没有他的加入,我根本无力承担如此浩繁的重任。

灯下削笔兄是我发小,本业是编剧兼制片人,20年拍了近50部电影,出版过洋洋百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南宋王朝》,可谓眼光老到,文笔遒劲,而且多年马上厕上,手不释卷。不过您要是得便儿听他讲讲那些滑稽的戏中戏,也一准能让你乐得直抽抽。

书跟我们到底什么关系?

从古至今,从小到老,无论你是否承认,书始终在哺育我们。

尽管文字比绘画、音乐和舞蹈出现得要晚,但文化传承的作用更大。

书对人,一如盐对于生命,须臾不可或缺。

虽然眼下忙于赚钱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纷杂错乱,但腹有诗书芳自华,这句老话仍万世不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的世故。

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除去功利性,读书还是所有娱乐形式中,最顶级的享受。而其中的文学,尤其是小说,则是对人生最直接的比喻。

迷恋读书,就是承认书对我们日常的、精神的、形而上的重要性。

尤其在中国,读书还意味着:人道地、清醒地、正直地活着。

当你被一本好书吸引,你就知道,有一种辽阔的东西,即将进入你的生命。读书真的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多年来,灯下削笔兄在各地奔波拍戏,忙里偷闲去逛当地书摊书店,赶上寒暑假,往往总能遇到类似场景:

一位油光水滑的妈妈带着同样油光水滑的孩子,站在恐怖的书架前咂嘴挠头,自问自答:“买啥呢?买《我的大学》?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妈妈,上次都买过了,我都还没看呢。”

这时,古道热肠的灯下削笔兄就会主动上前荐书。可惜他自以为是的好书,人家经常连听都没听说过,所以也不是哪位水光溜滑的母亲都肯买他的帐。偶尔碰着特别油光水滑的,还会向他投来一瞥特别警惕的目光。

于是就牵扯出一个异常重要的话题:

真正的好书究竟长什么样?好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王国维说人生有三重境界。我们以为,好书至少也有上下两等境界。

第一等境界可以用两则名言概括:

“钢笔比宝剑更有力量。”

“学者的墨汁,比烈士的鲜血更加宝贵。”

前一句蜚声遐迩,虽是派克钢笔广告词,然我等深信不疑。后一句在哪儿听过来着——我们忘了——但果然所言不虚。

第二等境界:书要读得有趣儿才有趣儿,读到无趣儿便无趣儿。

这是古代笑话中一句正确的车轱辘废话,但主旨清晰:趣味性第一!

具体标准可概括为:

立意深远,不抱立场;

开放未来,允许误读;

人物有趣,故事有味;

文体讲究,文字直白;

通俗亲切,饱含诗意。

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有歌柳词”,务使老妪也能解得,即为一流经典。

我们归纳成一句话:中国现行文学体制下,二流名气的一流经典。

我们的批书原则:

不上文学课,不讲文学史;

不回避问题,不说大道理;

不用术语,不玩套路;

不搞理论,不用框架;

不故做高深,但求老少咸宜;

愿做一股清流,只凭独特视角;

以赤诚之心,恳切揭示美好;

只提供消遣,推荐你看原著。

我们对读者要求:

无需修养,不必纠结。

只用你的直觉,你的本能,你的骚动,你崭新的感受力。

再次强调:我们的《发条橙批书》,只是红娘,只起穿针引线,导读链接作用,与所谓转述师主持的读书会以及拆书稿截然不同。

好书必然无法转述,因为形式上的美感和文字微妙的魅力根本无法传达。

另外,读书从来都是个人行为。经典如果非要通过转述来普及传播,岂不成了美食经人咀嚼后再吐进你嘴里?我只听说过聚众闹事、聚众赌博和聚餐,从没听过聚众反哺这类咄咄怪事。

再有,一本书没读完,何来感想?可现在的读书会,每天草草读一段之后就急就章地匆匆组织讨论,这种自愚自嗨,刷成就感的勾当,只有妄人才做得出,颇有传销之嫌。

至于拆书稿,他们堂而皇之地宣称,只用区区两个小时就能把一本书拆解出来,好比玩魔方速度大赛。这就已经涉嫌下流和诈骗了。

《发条橙批书》暂定每周三——五期,兼有文字、音频、配乐、音乐、简笔画、照片、视频动图等。动用十八般武艺,目的是把朋友们请到好书里。

《发条橙批书》暂定六个版面:

经典重读(小说品评,以精悍的小长篇为主,以免读者被篇幅吓跑)

拾遗补缺(人文书籍评说)

名家轶事(作家八卦)

老戏新看(电影评论)

戏中戏(拍戏内幕)

小曲大调(音乐欣赏)

打今儿起,我们就像初恋一般投入精力,注入情感,精心制作,倾情奉献。同道中人,欢迎踊跃加入,多多益善。有看不入眼的尽管批评,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看得入眼,体谅原创不易,外加购买音乐版权,所费颇多,还望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叫声好,点个赞,留言转发,我们哥俩就感激不尽了。

每周都有惊喜,不见不散!

另:借此机会也向以往所有为本公众号给予供稿和帮助的朋友们致谢!尤其要感谢三年多不离不弃的编辑白狼上人!!!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