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脉学心悟》赵水平 (著)(已完结)

主播:清荷十里香 播放:12.2万最近更新: 2024-04-19
在我年少时,住的大院里有一位针灸医生,我经常在院子里看这位医生给患者针灸,亲眼见到一些患者经过针灸治疗,疾病很快就痊愈了,觉得非常神奇,就悄悄自学起来。1968年,我响应国家的号召,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锻炼。临行前,大哥送给我《快速针刺疗法》和《药性赋白话解》两本书,那时候我有时间就学其中一些简单的医疗方法,给自己和别人解决些小的病痛,但一直没有深入学习下去。
1983年,我4岁的儿子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耳聋,经西安市中心医院的一位老医生做电测听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聋。这位老医生告诉我:"这种神经性耳聋,由于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对此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为了能治好儿子的耳聋,我怀着一线希望,带孩子去过很多大医院,西医,中医、气功、偏方等,我能找到的方法都用了,却收效甚微。
这期间自己翻阅了很多医学书籍,终于在一本中医书中找到对这种突发性耳聋的论述:"突然耳聋为'暴聋',是因为胆和三焦所属少阳经热成起,没有任何先兆,如果不能在七天之内治愈,可能造成终身的损伤。"遗憾!如果我早点看到这本书,或者如果我一直能坚持深入学习针灸,给自己和家人做保健或治病,是不是就不会造成儿子的终生遗憾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此,我下定决心钻研中医。
然而,当我自学完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概论》《中医学》《中医简易教材》《针灸学》等教科书后,对中医的"辨证论治"仍不得要领。怎样才能找到一种简便的方法,直接辨清病症呢?回想起过去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使我坚定从脉学入手突破辨证论治的难关。
那是1982年,有一天我路过西安市北大街,见新城区中医院北大街门诊部门口贴了一张表扬信,表扬其院汤恩波老中医:"自己七岁的女儿,因为发烧在某大医院治疗,7天都退不了烧,高烧造成了严重肺炎。听说汤医生治病极神,就带女儿过来。汤医生只用了一副药,女儿就烧退病愈。"看到这里,想到自己身体也很不好,为何不让好医生给看看呢!我即刻就去挂了汤医生的门诊号,进诊室后看见的是一七十多岁,精神矍铄的老中医。轮到我就诊时,刚要讲自己的病情,老人家却阻止道:"不要讲话,我号完脉,说对了在我这儿看,说的不对,不要在我这儿看。"号完脉后,老人家讲道:"这么年轻,怎么得这么重的病。"我就简要向老中医讲述了得病的原因:"我曾经在西北戈壁滩上当兵,1974年有一次发烧咳嗽,到军队医院诊断得了急性支气管炎,虽然经过治疗,但咳嗽一直不愈。复员后在西安市第五医院治疗时,医生拍片检查,发现肺上布满了肺结核感染后的密集钙化点,不久又发展成了肺气肿。"老人家思考良久,给我开了4副药说道:"小伙子,这药我给你用了心思了,一定要吃。"我点点头。从诊室出来后我细看病历,惊讶地发现老人家号脉写的极详细,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六部脉象皆写在上面。从脉象上又推论出病因、病机、论治和处方。当吃完老人家开的这4副药,多年不愈的咳嗽这年竟休止了。
能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三生有幸。后来我有时间就过去看汤老中医给患者诊病,见老人家每次都不让患者谈病情,号完脉就能说出病人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都说真准。而且,他每次都把六个脉部的脉象全写在病历上。这是我人生几十年中,唯一看到将六脉部脉象,全写到病历上的医生。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次没有见到老人家上班,询问医院内其他医护人员,都说不知道。我后来又去寻找几次,还是没有打听到他的下落,但老人家号脉的准确、辨证的独到、论治的神效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之中。
自己想学习中医,又没有老师怎么办?我就以老人家为榜样,从号脉辨证学起。过去自己学习针灸时,也曾看书学过号脉,但都比较肤浅,只是按照书上所讲"伤寒脉紧、伤风脉缓、热病脉数、中暑脉虚……"来了解人患病后总体上是一个什么脉象,并没有按脉部去详细分辨脉象。怎样才能像汤老中医那样,不用询问患者,只用各脉部不同的脉象,就辨证出病因、病位、病症,成为我的主要学习目标。凡遇到能给号脉的人,自己都主动要求给其号脉进行体会;有时间就结合脉学书分辨所号脉象,与具体的病症进行比对,渐渐对脉学有了一些感悟。
因为自己过去学过针灸,对经络略有认知。诊断脉象中慢慢发现,脉象证明的病症和《黄帝内经》中阐述的经脉病侯极其相似,那么是否可以用号脉来验证经脉病侯呢?
我国古代名医李时珍在《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中,已经记载用脉象诊断奇经八脉病症的先例。我在学习实践中,用李时珍阐述的奇经八脉脉象诊断奇经八脉的病症,大都极其准确,方才领悟到李时珍的确是位医学巨匠,他老人家所著的《濒湖脉学》是学习脉学难得的一部宝典。
那么,人体中其他十二条主要经络,能否在脉象中得到验证呢?经过多年对经络和脉学典籍的反复研究并结合对脉学的学习及反复验证,我发现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和某些脉部也是相互联络并对应的,例如可以用某脉部的脉象判断出相对应经络及其联络脏腑、器官所患的病因、病位、病症。如果依据脉象辨证疾患,再正确应用经络施治,有些则能达到古人所述的"效如桴鼓"

经过系统学习中华医药及相关的脉学和经络,我越来越感觉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远古祖先超常的聪明智慧。他们不但发现了经络、脉部及脉象在人体的存在,而且将其应用到医疗保健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好的中医,可以不用任何仪器,只凭三根手指通过诊断脉象.。就可以在人"未病"时,预判出人体隐藏的疾患;在人已病时,清晰分辨出疾病的部位、性质;在施治时,通过调整经络使疾病痊愈。这种世界上独无二的医学,堪称伟大的发现和发明!
2008年9月,我受邀为陕西老年大学讲授中医。
在讲课时,我在中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加上了一些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感受和方法,没想到很受学员们的喜爱,这也让我信心大增。因为听课的人数不断增加,学校里又加了两个班,仍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之后共开了五个班都爆满了。讲课当中,论及中医望、闻、问、切,大家最感兴趣的是切脉,对《黄帝内经》《濒湖脉学》里因脉象而论述的病因、病症感到很神奇。在与众多学员的教学相长中,我对经络脉学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很多学员也很快掌握了用切脉来辨别疾病,用经络方法去防治疾病。
因缘际会,近几年跟我一起研究经络脉诊的学员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少人已经是全国知名中医院的主任医师,他们用实际的临床实践逐渐让经络脉诊的方法丰富和系统起来,更为本书的出版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近几年,在亲朋好友和学员的强烈要求下,我硬着头皮拿起笔来,将他们的回馈结合自己多年对脉学、经络的一些感悟,渐次书于纸端。
为了请有志于中医的同道商榷指正,本书特将一些典型病例,有明确时间记忆的标出时期,用不记名的俗语形式写出,意为抛砖引玉,祈愿华夏的子民,能虔敬给自己民族的"中华医药"这朵奇葩"浇点水""施些肥",使其永远绚丽无比!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