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集

主播:素心归一 播放:8580最近更新: 2024-03-19
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历经数代积累的周武王伐纣成功,建立了有八百年天下的周朝。这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从大舜传位于大禹,同时传授给他十六字治天下的心法,开启了儒家道统的源头。道统传授的说法,肇端于孟子,千年后经唐朝韩昌黎(愈)首倡,再四百年后河南二程子特别发明,又历百余年至三传弟子朱子正式定型。明清两朝崇奉朱子学说,又通过孔庙从祀的朝廷大典,到清康熙帝有意表彰,道统传绪已脉络清晰,经纬区宇,发皇彪炳。道统源自天道,由世间圣贤身躬斯任,前后相继,承担斯文,使得华夏文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闪耀出独特的光彩。
儒家道统,在圣贤一面的脉络,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曾思孟、程朱陆王,还包括诸圣贤的许多重要门人。在经典一面的脉络,即六经四书以及诸大儒的文字,还包括相关儒者的见道文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这是从道统的圣贤传承一面讲。“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这是从道统的经典传承一面讲。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基本对应六经。孔曾思孟,基本对应四书。六经及四书的成书,大多都有一个过程,逐渐定型,其书和其义再被后儒重新发明出来,也有一个过程。这些过程,我们通过诸史的艺文志、经籍志或类似《经典释文·序录》等典籍,以及近代以来的经学史著作,便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而,六经四书的文本内容,本身即蕴含了一种独特而连贯、圆满的精神,常被今天的读者所忽略。研习者细加研读,可由此角度进入,亦不妨尝试着从突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角度去再加体察。这表明道统的流传有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充满了应对天地万物乃至世间万事的张力。这正是融和了天道与人道的儒家世界“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的表征,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核心精神,如“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的深广无垠。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对于儒门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壁立千仞、振拔四方的宗师,这是儒门从韩昌黎开始就意识到的问题。北宋前期政治局面稳定,经过宋初三先生胡瑗(安定)、孙復(明復)和石介(徂徠)包括范仲淹(文正)、欧阳修(文忠)等许多先辈的提倡和努力,在五件事“超越古今”的北宋建国百年之际,在华夏文明核心地带河南出现了被後世尊称为二程子的程颢(明道先生)、程颐(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天降大任,因缘际会,继承并融合前贤的学问精神,超迈群伦,从义理层面和工夫层面,从天地精神到人间社会乃至个人修身,建立了一个融合无间的儒家学问世界,彻上彻下,将孟子以後断绝了一千四百年的儒家精神发扬光大,沛然江河,充盈宇宙,淳厚且明正,成为宋明理学的基石,构建了新时代儒学的大厦。後来的陆象山、朱子及王阳明这些大儒,对应时代,在自身生命的进深中,不自觉将儒家学问做了不同程度的转角,但都是在二程子开辟出来的道路上进行的。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