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少年记“疫”

主播:高教电子音像社 播放:1.1万最近更新: 2022-09-2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期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余婧老师带着301班的孩子们一起写抗疫日记。她想让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他们与这个城市一起坚强,一起成长。
武汉封城很突然,从孩子们的文字中可以看到疫情出现的前期每个家庭储存的食物都不多,很多家庭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缺菜缺肉的情况比较普遍。虽然封城、封小区的过程有些漫长,但是每一个家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修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遵守宅家规定,静静地期盼着春天的到来。白天,孩子们只能趴在小小的阳台上,看云、看鸟、看树、看草。他们看到了一线公务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冒着危险忙碌的身影,看到了志愿者们冒着风雨挨家挨户地送爱心菜。晚上,他们和家长一起当云监工,围观火神山的建设,在电视机前因逆行者的故事而热泪盈眶,做中国人真好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家长们坚守一线或做志愿者的故事,宅家以来的那些快乐和忧伤,都被孩子们记录在日记里。
成长的过程,有时很漫长,有时又在瞬间。榜样作用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一位父母在给孩子的信中写道: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退缩过。你更要铭记在这次疫情中,所有跟爸爸妈妈一样敢于逆行的同胞们,把他们当作榜样。相信下一次国家需要之时,你也会成为无畏的战士,勇敢地站出来,做国家最需要的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孩子们无法像大人一样为守护武汉而逆行,但每个孩子都努力活成一束光,去温暖自己,照亮别人。孩子们通过记录确立了榜样,汲取了力量,坚定了信念,构建了价值观,培养了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了和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为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病毒肆虐时,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努力,静静地书写,完成了属于他们的使命,那份特别的镇定和从容,必将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坚强和勇敢。
余老师和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约定——武汉这座城市解封之日就是这本日记集结成册之时,名字就叫《从风之舟到春之歌》。后来,这些日记先后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她和学生共同撰写的40万字抗疫日记也被装订成册,被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教师博物馆永久收藏。之后,301班的师生将这本珍贵的抗疫日记的版权无偿捐献给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红烛基金,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书名为《少年记”——风之舟春之歌》。
将近两年时间的过去了,但疫情还未结束,关于疫情的消息时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中的孩子们更是让人心疼,穿着防护服自己拿着行李去隔离的小小身影,乖乖排队等着做核酸的小朋友……如果说 301 班师生们这些日记的结集出版播种下了一粒爱的种子,那么这粒种子一定会在祖国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儿童青少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高教社邀请二十多名小学生朗读,将这本书录制为有声书《听!少年记》,并通过有声平台免费向社会开放。那些纯真的文字和细微的观察经由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读出,真实的文字和真挚的声音得到了完美的融汇,临其境,感人至深。希望希望共同的经历能够带给孩子们心灵的抚慰和治愈,勇敢面对疫情,面对困难!希望这场在云端的心灵之约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信心与力量,更是学习如何做一个正确的、大写的人!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