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灾减灾百科全书

主播:寂寞林_ 播放:9322最近更新: 2022-08-05
地震,总是以它不期而至的巨大威力吞噬地球生灵,毁灭人类文明。21世纪刚刚走过十几个年头,全球催难于地震灾害者已逾数十万之众,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2004 年印度洋地震海明,夺去30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心灵阴影。

中国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和二分之一的大中城市处于地震烈度订度或V度以上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上都发生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在全球死亡20万人以上的8次大地震中,中国则占有4次。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令山河改观,使生命涂炭;灾情的惨烈,抗灾的悲壮,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在抗御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大量的珍贵史料,从震前、震时现象,防震、避灾经验,灾情、救灾情况到地震成因的思考,内容所及极其广泛。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开创了人类利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先河,并意识到地震从震源向外传播振动的道理。中国丰富而久远的地震史料为世界各国所瞩目,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对世界地震科学的重大贡献。

19世纪中期以后,正当西方近代地震学在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大潮中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积贫积弱,地震科学几乎处于被窒息的状态,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了中国人自已设计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此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20年间,寥寥数人的地震工作者,矢志祖国的地震事业,在烽火遍地、颠沛流离、经费窘迫的境况中,苦苦支撑着处于襁褓中的中国地震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带来了科学的春天。稚弱的中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在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步,在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开始的10年地震活动高潮期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反思、总结和提高,在90年代以后深化改革、经济腾飞的热浪中发展壮大。经过半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地震监测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台站布局网络化、观测技术现代化已经成为台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数以千计的各类台站、测点,各类观测方法为地震和地球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在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中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测科学思路,在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地震灾害防御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为国土利用、城市规划、工程抗震设防和国防安全等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了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发展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理论和实践,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防震减灾事业已已从初期单一学科的纯学术研究和对地震的探索性预测,进入到对地震灾害进行工程程性和非工程性防御,不仅在工作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在事业规模、科学水平、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货得学积定道步,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减轻地实灾书为安后的以防复湖央常法规为根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地赛监测预报、震告防物、应象救授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使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融合式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在保障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新经验的不断涌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求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在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同时,更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更好地担负起防震减灾事业的重任。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监测、研究、预测、预防、应急、救灾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只有从科学殿堂走向社会,为社会公众所认识、理解和掌握,才能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各级管理干部宣传地震和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是提高减灾实效的重要环节。这正是编纂、出版本书的目的。

《中国防震减灾百科全书》 作为防震减灾领域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力求全面反映我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当前水平,融汇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努力实现科学性、普及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使之既具有系统同读功能又具有知识检索功能。希望本书在传播地震科学知识,增强民众防展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