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阳明学心学 第一章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主播:三清圣祖 播放:1523最近更新: 2020-01-16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显著作为的大家。在学术思想方面,他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其思想流传至今,响彻中外,不仅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人都从中受益,而且“王学”对日本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

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王阳明曾将其心学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致知。其中致良知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部分。从良知出发,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为圣人。只要维护心为本体,做到心外无物,追求透彻的本心,胸怀洒脱、超然入圣,便没有什么困难可言!这个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禁锢,为委靡消沉的社会灌注了生机与活力,一时间心学占据了当时学术的主导地位。

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疲惫脆弱的现代人重新获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内心的宁静、充实与幸福,是现代人修养身心的最佳指导思想。同时,王阳明的心学对现代人个性的发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业的开拓进取也都有着有益的启示。由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跟王阳明学心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以期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王阳明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




欲修身,先养心
看破繁华,不动于气
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空心,才能容万物
让生活回归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