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贤文》全文诵读

主播:熹娘娘老妖婆 播放:3143最近更新: 2024-01-04
【增⼴贤⽂简介】
  《增⼴贤⽂》为中国古代⼉童启蒙书⽬。⼜名《昔时贤⽂》、《古今贤⽂》。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昔时贤⽂》,通称《增⼴贤⽂》。作者⼀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周希陶曾进⾏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从表⾯上看似乎杂乱⽆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该书对⼈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光洞察社会⼈⽣、亲情被⾦钱污染,“贫居闹世⽆⼈问,富在深⼭有远亲”;友情只是⼀句谎⾔,“有酒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尊卑由⾦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法律和正义为⾦钱所操纵,“衙门⼋字开,有理⽆钱莫进来”;⼈性被利益扭曲,“⼭中有直树,世上⽆直⼈”;世故导致⼈⼼叵测,“画虎画⽪难画⾻,知⼈知⾯不知⼼”;⼈⾔善恶难辩,“⼊⼭不怕伤⼈虎,只怕⼈情两⾯⼑”。《增⼴》把社会诸多⽅⾯的阴暗现象⾼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前。《增⼴》绝⼤多数句⼦都来⾃经史⼦集,诗词曲赋、戏剧⼩说以及⽂⼈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儒释道各家经典,从⼴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同样能领会到经⽂的思想观念和⼈⽣智慧。
增⼴贤⽂内容概括
  《增⼴贤⽂》的内容⼤致有这样⼏个⽅⾯,⼀是谈⼈及⼈际关系,⼆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贤⽂》描述的世界⾥,⼈是虚伪的,⼈们为了⼀⼰之私变化⽆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的⼀切都是命运安排的,⼈应⾏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但它倡导⾏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贤⽂》有⼤量篇幅叙述如何待⼈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的核⼼。⽂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法。在主张⾃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增⼴贤⽂》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都可以从中看到⾃⼰认可的格⾔,使之具有了⼴泛的代表性。
  《增⼴贤⽂》以有韵的谚语和⽂献佳句选编⽽成,其内容⼗分⼴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地理,⼏乎⽆所不含,⽽⼜语句通顺,易懂。但中⼼是讲⼈⽣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年之计在于春,⼀⽇之计在于寅”,“⼀饭⼀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的内容,经过⼈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的格⾔,如“良药苦⼝利于病,忠⾔逆⽿利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悲’等;⼀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们同⾃然⽃争的经验,成为简明⽣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知鱼性,近⼭知鸟⾳”,“近⽔楼台先得⽉,向阳花⽊早逢春”等。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