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湘昆——京东大鼓

主播:尘生c 播放:4.2万最近更新: 2024-05-03
  2013年5月26日,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董湘昆在津辞世,享年86岁。在他简陋的单元房里,人们仿佛还能听到他那韵味绵长的鼓板声:“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一个老汉一个青年……”

  董湘昆,原名董永庆,1927年出生在天津市宝坻县。少年时,董湘昆到天津市内一个印刷局当学徒,从电匣子里迷上了京东大鼓。1952年,作为印刷工人的董湘昆参加了业余文艺宣传队,很快成为骨干,并在每年的天津市职工业余文艺汇演活动中连连获奖。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京东大鼓创始人刘文斌的关注,刘文斌当时就对家人说:“这个叫董湘昆的是哪儿的?他嗓音条件不错,味儿也行,有发展。”1954年,董湘昆用自己在广播电台录节目攒下的50元钱,在天津全聚德举办了拜师仪式,正式投在刘文斌门下。

  在师父的演唱风格基础上,董湘昆对京东大鼓的唱腔、唱词作了大胆的革新。

  他把过去表演中使用的宝坻方言改成了京音,将原来半说半唱的形式,改成一个段子从头至尾“满宫满腔”地唱。这样一来,段子的整体性和感染力都相应地增强了。在音乐设计上,他给京东大鼓常用的调式设计了一些曲牌名称,如四开板、金钩调、双柔调、拉腔、上音下合等,使调式相对固定下来。

  不仅如此,董湘昆还对当时的流行歌曲进行了改编。如今40岁往上的人基本都会唱京东大鼓版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这其实就是董湘昆改编的。“如今人们听到的京东大鼓基本上属于董湘昆改后的大鼓,可以说是董氏大鼓。”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常祥霖这样说。

  董湘昆的身份一直都是工人,从艺50多年来,他都是利用下班时间,肩背一把三弦儿,自行车后面驮着扬琴去义务演出。常年下基层演出,他把这当成乐事。“我就是来自基层,这是我创作的源泉。”他对弟子们说。

  20多年来,在天津市历届职工业余文艺演出中,他的演出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称赞。2012年董湘昆以其突出的贡献,获得首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人比钱贵,德比艺高;德艺双馨,吾辈目标。”董湘昆一直以这16个字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也以此来激励自己的徒弟们。每逢新徒入门,董老都会让弟子们大声念诵他的这十六字真言。

  他一生共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5位徒弟,堪称桃李满天下,不少徒弟也已经成为京东大鼓行当中的中流砥柱。但老人一生清贫简朴,一切都希望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不愿给周围的人添哪怕一点的麻烦。

  董湘昆老人生前说过,从艺数十载,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京东大鼓这门曲种弘扬发展下去,因为老百姓喜欢它,人民需要它。董湘昆老人走了,但是人们仍然忘不了他的曲声悠扬。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