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先生志怪谭》平山君/著 ;如意与你逢/演播

主播:如意与你逢 播放:1849最近更新: 2023-05-25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悬疑推理、怪诞不羁、恐怖诡异、修罗鬼案、乡野志怪


【我是AI制作人】白泽先生志怪谭《人间修罗案》

平山君/著

如意与你逢/演播制作


《白泽先生志怪谭》是一本以中国志怪传说为背景的推理悬疑小说。民国十一年(1922年),白泽先生的好友陶方璧意外拾得一本手写体志怪小说《修罗鬼志》。本以为不过是些唬人的恐怖故事,却意外发现其内容与五十多年前数桩无头疑案惊人吻合。而*后一桩“无人生还”案,更是巨细靡遗—— 山顶古寺,吊桥断裂,成云中孤岛;黄昏来客,密室身死;雷暴之夜,无人生还……唯有那来无影、去无踪的修罗鬼,消失在晨雾之中。


本刊自民国元年草创,深蒙读者厚爱。绵绵十余载,经本刊全员勠力,已成功推出诸多带有本土特色的优秀故事,《三国》《水浒》《西游》新名著系列更是独具匠心,令人爱不忍释。本刊与京、沪几所大学的教授有鸿雁之谊,联络数月,深感民国新风未达之处,愚昧朽烂不堪。故,今日新开“民俗文化悬疑”一栏,向全国读者讲述怪异诡谲之真实事件,并揭露事件背后的骇人真相、禁忌、陋俗,以破愚昧、正视听,树良俗。本刊有幸与白泽先生、陶方璧先生合作,为专栏写下第一篇“志怪案件”。白泽先生就职于北京大学,对民俗、历史颇有研究。陶方璧先生是学成归国的医学人士,亲自为本刊执笔。在第一案中,经他们默契的配合,白泽先生顺利破解了横跨五十年,早已被人淡忘的“修罗鬼案”。此外,本刊亦诚邀读者提供各地独有的民俗、怪谈、传说。若身边还有什么诡谲怪诞的事件,亦可联系本刊,视情况邀请白泽先生一探究竟。

                                                                                                                                              紫焰月刊



                                                                       前 言

         两个月前,听白泽串联所有的细节、线索,并还原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我就下定决心要将其汇聚成文字,予以发表。这些铅字不仅仅是“故事”两个字那般简单、轻松,其背后所隐藏的是特殊的文化糟粕、民俗畸变,以及人心的毒辣、邪恶。民国虽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沉淀下来的积弊、痼疾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祛除。我现在能做的,也唯有将这些“故事”大白于天下。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主人公——白泽。白泽,字清石,一个对华夏历史、社会民俗、乡野志怪、山川地理等方面中毒极深的怪人。白泽幼年时就读于家乡的私塾,在舞象之年考取了庚子赔款①的官费生,留学海外。他与同是庚子赔款官费生的胡适先生算得上是半个同窗。白泽为人低调,长年游走于山川与乡野之间,其喜好的学术方向又较为特殊,不属于时下流行的“实科”,因此名气远不如其身边的几位好友。其实,白泽与胡适先生、赵元任先生、顾诵坤先生、徐志摩先生等都是往来频繁的好友。

         以白泽的家境,完全不需要去考什么官费生。只不过其父有意磨炼白泽,不希望他日后成为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可以白泽现在的情形而论,似乎这种磨炼有点过了头。白泽完全没有了子承父业的念头,反倒一门心思扎到了乡野志怪、坊间传闻的研究里。只要他觉得调研的时机成熟,便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消失。等他数个月后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往往都是一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形象。

         要知道,中国人南腔北调,长久以来仍有很多地方未能普及官话,诸如湖北、湖南、东南沿海等地都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白泽可以游走在各地做他的研究,必然也有其过人之处。在我认识的诸多好友中,他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的一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不敢贸然说白泽在语言学上能与赵元任先生比肩,也不敢说在历史学上能与顾诵坤先生相提并论,毕竟术业有专攻。不过,我举一个实例,各位读者就可能对白泽有更清晰的了解。民国九年,伯特兰・罗素②先生访问中国并讲学,赵元任先生做了全程的陪同翻译。其实,白泽当时也是全程陪同的。一行人在去湖南长沙途中,赵元任先生与白泽在渡轮上,跟着湖南赞助人学了一点湖南方言,凭借着语言学上的研究功底,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大致的发音技巧与组词规律。就是经过这么一次简短的学习,他们二人后来居然被误以为是湖南人③

         回到我们的案件上,我在谜底揭示后,再次读了一遍曾令我辗转反侧的《修罗鬼志》——众目睽睽之下,年久失修的断桥、不期而至的暴雨、与世隔绝的山巅古刹、不请自来的陌生香客、惨绝人寰的屠戮、遁入劫界的修罗鬼……说实话,五十年前的“修罗鬼无人生还”案确实错综复杂,仅梳理繁多的案件线索、逻辑脉络就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与体力。对于我这个执笔人而言,落笔的过程中既享受着破解悬念的无穷乐趣,又承受着凝结成句时的极端煎熬。所幸,如今已全部完成了。

        一个月后,我将本书的初稿交给了上海《紫焰月刊》的老师。对方对书中讲述的故事内容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双方多次的沟通,我对故事的表现形式做了修改,于篇幅上亦做了增补。如此这番,无意中使本作的行文更加紧凑、明快。全篇高度还原了白泽、我,以及我的胞弟陶方玉穿梭于南京城,搜寻、查证、推理案件的全部过程,故而更加侧重于案情介绍、线索呈现、社会风情、历史文化及白泽对案件的逻辑推理。

       可以说,这是一本异常干净的志怪推理故事。读者完全可以将自己置于白泽所处的位置上。因为全部线索无一疏漏地呈献在诸位面前,确保了读者参与案件推理的绝对公平性。

      对于那本《修罗鬼志》,我还要做一个补充说明。原《修罗鬼志》的记述形式非常传统,相当于中国的文言古书。其文字没有加注任何标点符号,密密麻麻的程度着实令人晕眩。而且,原书中存在不少用字、文法方面的错误以及删改的情况。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在不影响原书的意思以及案件推理的前提下,我个人对《修罗鬼志》中出现的语言做了适当的改写,错误予以修正,并且加注了标点符号。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读者们尽可以放心。所有的标点符号都是基于教育部颁布的 53 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④,以及后续的补充修改方案,绝非我个人胡乱添加。

       关于本书的情况我就简单介绍至此。有些话虽然不适合在此处提及,但我仍想多说两句。《白泽先生志怪谭:人间修罗案》是白泽所经历的诸多诡谲谜案中,第一本落笔成书的故事。然而,发生在山东及川边的案件同样令我不能释怀。那些谜案不仅仅是恐怖、离奇,而且是丧失人伦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早前便极度渴望将山东、川边的案件落笔成书,期间却碍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形。等到处理完手头一些紧迫的事情之后,我一定悉数呈现给诸君。

        言尽于此。

                                                                                                                                            陶方璧

                                                                                                                                    民国十一年十月

① 庚子年,即公元 1900 年。这一年义和团运动高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次年,清政府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该条约中的赔款史称“庚子赔款”。

②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20 年,访问俄国与中国。在其访问中国的过程中,赵元任先生做了全程的陪同翻译。

③ 此处为赵元任先生的经历,白泽则是杜撰。

④ 1920 年 2 月 2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了第 53 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