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儿爸】伊索寓言

8580.7万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Michael钱儿频道,收听更多好听的寓言故事!

还有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伊索寓言」,现在开始!

给孩子讲道理,其实是个技术活儿。


苦口婆心阿庆嫂,是下策,咱们一把年纪了,被父母念两句尚且不爱听呢,更何况是孩子。


旁征博引呢,又不是人人能做到。就算部分能,谁敢说每个道理你都能找到合适的例子,让孩子不反感,又能快乐地get到重点呢?


在故事中讲道理,是最好不过的。你要说的都说完了,孩子还意犹未尽地等着后来呢。后来啊,咱们来讲下一个故事(道理)吧。


就如同咱们已经进行到70多集的原创成语故事,无论是三四岁的孩子,还是十岁上下的小学生,乃至更大一些到成人,听过基本都能轻松记住并运用自如。


同样多的成语,直接塞本成语词典,怕是连10个都记不住吧。


源起

《伊索寓言》是我们选来,想要讲给孩子处世和做人道理的一系列故事,然而在如何改编这件事上,颇费了一番脑筋


首先关于《伊索寓言》的作者,坊间主流说法是由古希腊传奇作家、西方寓言之父伊索(Aísôpos)创作,后人将古希腊流传的经典寓言故事结集成册,统一归在伊索名下,久而久之便成就了“伊索寓言”的美名。


关于《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公认的西方寓言鼻祖,它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文学史上,它的价值并不亚于《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它不仅是赋予孩子们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书,也是一本指导成人的生活教科书。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就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


咱们从小就读的「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农夫与蛇」等等,至今仍是经典。


改编手记

《伊索寓言》原著,往往是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这些故事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但唯一的问题就是,篇幅大多短小精悍,几句话就讲完了。。。


因此,我们需要用合乎情理的改编方式,去掉与时代所不相称的内容,以孩子所能理解、接受和感兴趣的讲述,将其完善成情节相对完整,可听性好的故事。


形式上,因为太多孩子喜欢经常“神补刀”和傻笑的钱儿同学参与,因此,跟成语故事一样,还是保持父子共讲的形式。


我现在愈发觉得这种互动式讲述方式特别好,因为孩子可以随时针对自己的思考提问。而很多爸爸妈妈也反馈说,钱儿同学在听故事时问爸爸的问题,正巧也是其他孩子想问的。


确实,孩子更了解彼此,相较于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更加相似。


孩子的收获

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咱们这里就不赘述,讲两个另外的故事。


故事一:「小男孩与蝎子」

故事很简单:有个小男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它。蝎子举起它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这是一个告诉孩子,学会区分不同事物,区别对待好人坏人的故事。


但在我们的改编中,除了故事本身的哲理外,还会在蚱蜢和蝎子斗法的过程中,加入蝴蝶、螳螂等等其他可以合理出现的生物,对它们的体态以及差异,都会有所涉及。


通过一个简单故事,让孩子顺便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以此激发孩子们更大的求知的乐趣。


故事二:《老猎狗》

猎狗与猎人本是最好的拍档。可是主人并没有注意到,猎狗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它不再像往常一般勇猛矫健。


主人对猎狗有些不满,老猎狗说:“年轻与衰老都是自然赐予的,您不能因为我不像从前就厌弃我啊。”


从这个故事里得知,我们的生命与动物并无二致,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这也是《伊索寓言》的深层意义所在,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让孩子认识人生百态。故事中蕴含着巨大的人文能量,陪伴孩子们在关怀中健康成长。



钱儿爸 



收听更多钱儿爸故事:

【钱儿爸】成语启蒙

【钱儿爸】超级名人传

【钱儿爸】聆听经典

声音104评价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