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课 |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2018-04-14 12:06:43 9.3万
声音简介



孔子把患得患失的人说得很可怕:无所不用其极。生活中确实有这种人,为了一己之私,什么卑鄙下流、凶狠残暴的手段都用得出来。但这种人通常成不了气候,即使侥幸做成大事,也不能持久,后果往往很悲惨。


但有一个人似乎例外,那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他误杀吕伯奢的家人并虐杀吕伯奢本人后,竟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一个人为了一己得失,不惜与天下人为敌,可他却做成了大事业,结局也不坏。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是罗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史实。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当时说的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这个“人”字,是“他”的意思,主要针对吕伯奢而言,打击范围小多了。何况,即使曹操真的有“宁负天下人”的想法,他也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兴利除害的事,当他的马践踏麦田时,还“割发代首”以自罚,并没有无视他人利益的举动。当他诚心聘请祢衡时,祢衡竟脱掉裤子骂他,搞得他下不了台,明显有负于他,他却没有因此杀掉祢衡。可见偶尔“人负我”,他也是能容忍的。所以,曹操的例子,并不能说明患得患失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能有好结果。


但是,患得患失的人也并不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会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毛病,绝大多数人不会采用不正当手段,这种毛病的直接伤害对象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呢?这种毛病使我们该下决断时迟疑不定,因而错过机会;使我们做事时因紧张不安而出现不该有的失误,遭致意外的失败。


兵法说:“三军之灾,起于狐疑。”既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进攻怕敌人抄了后路,防守怕敌人断了粮路,后退又怕中了埋伏,既想这样,又想那样,迟疑不定,即使能打赢的仗也会打成败仗的。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能力不足、条件不够、机遇不好,而是患得患失,以至心态失常、行动走样,正常的能力发挥不出来。


夏朝的后羿,是天下闻名的神箭手——这个后羿不是神话中射掉九个太阳的人,而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他有着百步穿杨的好本领,无论立射、跪射、骑射,百发百中,从不失手。


夏王听说他的名声后,想一睹神技,就把他召来,命人在御花园立起一个兽皮箭靶,靶心约一寸见方,然后说:“请先生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

中,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就要削减你一千户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后,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谨慎地瞄准起来。如果是平时,他信手一箭,也能射中靶心,可是,想到这一箭射出,要么得到黄金万两,要么失去千户封地,关系何等重大,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他瞄了很久,几次想把箭射出去,又收回来,继续瞄准。后来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却射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如是者数箭,竟没有一箭射中靶心。


后羿无奈,满面羞愧地收拾起弓箭,勉强赔笑着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对这一结果,夏王既感失望,又心存疑惑,就问手下:“听说此人箭技通神,每发必中的,今天看来,也平常得很,难道是浪得虚名?”


一位大臣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因为没有赌注的压力,心情放松,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箭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得失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后羿不是常人,他在得失面前也难免发挥失常,何况一般人呢?要想避免患得患失的危害,就要努力培养平常心,使自己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就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了。韩国围棋天才李昌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无论多么重要的对局,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好像没有什么事能扰乱他的心神一样,因而被誉为“石佛”。有此定力,难怪他成为世界围棋第一人。


如何保持平常心呢?最好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但这很难做到。有没有比较容易做到的呢?以下四个方法值得一试:


第一,身体调节法。当你感到紧张时,进行深呼吸,直至心情平静下来。人在紧张时,大脑缺氧,指挥失灵,很容易失误,进行深呼吸,可给大脑充氧,有利于保持冷静。还可以用手掐自己的皮肉,疼痛感能分散注意力,可以暂时摆脱担心或渴望的事,有利于恢复平静。


第二,坦陈恐惧法。如果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不妨主动说出来:“我现在感到很紧张,我怕会说不好。”或者“我很紧张,做得不好请别见笑。”当你说出自己的紧张时,你会发现,紧张感很快就消失无踪了。


第三,自我鼓劲法。当你担心做不好或说不好时,就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怕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定能行。”等等。当你这样说时,勇气会渐渐充满全身。


第四,破罐破摔法。先设想最坏结果,然后对它表示轻视。比如电影里经常

有人说:“怕什么!大不了一死。”“怕什么!掉了脑袋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这种话的人,并非真的无所畏惧,更不是对生死无所谓,其目的是平息紧张心情。


我们平时一般不会面临生死考验,大不了丢人、赔钱或输比赛之类。运用此法时,就可以说:“怕什么!大不了让大家笑我,反正不会笑死我。”“怕什么!大不了赔个精光,重新再来。”“怕什么!大不了这次输了,我下次再赢他。”当你对最坏结果表示轻视时,勇气就滋生了。丘吉尔说:“勇气使危险减半。”当一个人滋生出勇气时,最坏的结果通常不会发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

by:喜乐界

我的南怀瑾的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与我一起跟随大师的脚步,叩击智慧的街道。

by:不被定义者

南怀瑾的32节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娓娓描述中展现立身之道,诙谐平和中传达人生智慧。

by:俊樱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

by:0青蓝冰水0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拂拭心灵的智慧读本,修身立命的永恒准则;讲经说法,娓娓描述中展现立身之道;读史悟道,诙谐平和中传达人生智慧。

by:浅笑安然_n4i

南怀瑾大师的国学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1]南怀瑾先后就读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

by:摘星与君闻

南怀瑾国学精髓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青柳市区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涉猎遍及诸子百家、拳术剑道、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等,并深...

by:悟空____久而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