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成功出舱

2021-07-05 15:15:34 4997
声音简介

欢迎收听今天的环球科学要闻,本节目由环球科学杂志提供。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成功出舱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在此次出舱活动中,两位航天员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后续在轨飞行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


霍金的黑洞面积定律首次被验证

霍金曾提出黑洞面积定律,即黑洞事件视界的面积永远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该定律不能通过对单个黑洞的观测证实,但引力波探测允许科学家通过黑洞合并检验这一定律。近日,在一篇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论文中,科学家对比了首次引力波事件GW150914中,黑洞合并前后的面积。他们发现合并前两个黑洞面积的总和小于合并后的黑洞,这验证了黑洞面积定律。同时他们还表示,引力波波形和残余黑洞的质量与自旋之间的关系符合广义相对论。


牛胃中微生物可分解塑料

奶牛的食物含有天然的植物聚酯纤维,而奶牛瘤胃(即反刍动物的第一胃)中的微生物群落可以消化聚酯。近日,在新发表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前沿》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收集了奶牛瘤胃液,并将其分别与粉末和薄膜状的三种聚酯类塑料混合。结果发现,一段时间后瘤胃液可以分解这三种聚酯塑料,且对粉末状的塑料分解效果更好。此外,与使用瘤胃液中单一组分的微生物相比,直接使用瘤胃液的塑料分解效果更好。研究者推测瘤胃液含有多种酶,可以与微生物群落协同发挥作用。


爱因斯坦引力波探测器被正式纳入建设计划

近日,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发布了最新的路线图,爱因斯坦望远镜项目被纳入其中,并以19亿欧元的预算成为11个入选项目中耗资最高的项目。爱因斯坦望远镜是第三代引力波探测器,科学家们在2004年时便已提出其设想,2011年时完成了初步概念设计。相比目前的第二代引力波探测器,该探测器的尺寸更大、灵敏度更高,可探测到距离更远的引力波事件。爱因斯坦望远镜项目被纳入ESFRI路线图标志着其开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进一步推动大型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不过,ESFRI不会为该项目直接注资。下一步,项目团队须自行组建建设团队、将概念方案转化为技术设计方案,并寻求资金支持。该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完成选址工作,2026年动工,2035年投入观测。


改善空气质量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过去的研究发现,严重的空气污染对植物有害,但并未给出定量分析。最近,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基于空气质量监测站和高精度卫星的监测数据,对美国九个州的玉米和大豆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里,臭氧、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四种空气污染物使得玉米总产量平均减少了5.8%,大豆平均减少3.8%。美国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后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改善,这一举措让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增长了约4%和3%。《环境研究快报》的这项发现强调了改善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并指出更清洁的空气可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水星拥有巨大铁核心的原因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铁核心占行星的比例也是太阳系中最高的。以往科学家猜测,水星在形成后,不断遭受撞击并抛射幔层物质,导致幔层较薄、核心较大。而近日,一项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表示,火星铁核心巨大更多是因为磁场。天文学家表示,太阳系早期,铁粒被太阳磁场吸引到太阳系中心;行星形成时,离太阳较近的行星核心中的铁就比较远的行星多。这一研究表明,在考虑行星形成时,不能忽略磁场的影响。


工作记忆和决策由不同的神经通路控制

了解大脑中参与工作记忆和决策的神经通路,能帮助遭受损伤的大脑恢复至此前的工作状态。近日,日本科学家在《科学·进展》上发表一篇论文,表示他们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能同时实现抑制神经突触活动和在体外定位投射神经元,并成功识别了猴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参与工作记忆和决策的神经通路。这一脑区仅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中,它还和外侧丘脑背内侧核、背侧尾状核相互联系,是灵长类动物形成多种认知能力的基础。通过分析猴子的行为变化,他们发现抑制猴子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和外侧丘脑背内侧核中的双向投射神经元,会导致工作记忆出现问题,而抑制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和背侧尾状核任一脑区中的投射神经元能改变它们在决策时的偏好。这种技术或能帮助我们了解灵长类动物中多种和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通路。

以上是今天的环球科学要闻,请关注订阅我们的节目,随时掌握全球最前沿的重大科学进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我把理想写进空间站 | 航天员刘伯明的太空日记

【作品简介】2021年6月,刘伯明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在那苍穹之上,他撰写了24篇太空日记,全方位呈现了他执行任务的过程,并穿插讲述他的成长经历、日常训...

by:时代听书

我把理想写进空间站 | 航天员刘伯明的太空日记

【作品简介】2021年6月,刘伯明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在那苍穹之上,他撰写了24篇太空日记,全方位呈现了他执行任务的过程,并穿插讲述他的成长经历、日常训...

by:时代听书

大熊猫漫游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中国航天员的梦想宿营地。它在天上怎么从一个模块建成一套“房子”?它携带了什么样的“黑科技”?近地轨道的微重力环境和地面究竟有什么不同?...

by:爱太空航天科普中心

释怀空间站

希望你也可以释怀既然风起四海,便就各自珍重。

by:读者丨子辰

声波里的中国航天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助推伟大的事业。从1956年至今,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一甲子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中国航天人经历了从零起步的举...

by:声波里的中国航天

北京航空航天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 全3讲 朱仁璋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1965年-1985年,在七机部八院与一院、航天部五院从事运载火箭弹道设计与卫星总体设计工作;1985年-1989年,德国慕...

by:高校讲堂

声音主播

21611.1万

简介:《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全球科技媒体第一品牌,全球科学家智慧与卓越见解的分享之地。创刊170多年来,她始终站在科技最前沿,为全球超过500万读者提供有关科技的前瞻报道与深度解读。迄先为止,先后已有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数千科技精英为其撰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前沿科技进展。《科学美国人》也是最常被大众媒体、研究机构和政府报告引用的杂志。在欧洲、美国、亚洲,国家科技顾问、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始终把《科学美国人》作为科学和商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下载客户端
iPhone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