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门子人的中国情缘丨同心同行40年

2018-11-19 07:30:01 10.4万
声音简介

每天清晨,在慕尼黑郊外,总有一位德国老人在附近森林里安静地行走。已经77岁高龄的他身材高大、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他就是奥贝尔格(Jürgen Oberg)西门子北京代表处的第一任首席代表。30多年前,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西门子从一个只有数名员工的小小代表处开始,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获得客户与合作伙伴的认可。

现年77岁的奥贝尔格。


在西门子老员工连瑞庭眼里,奥贝尔格是个“中国通”,懂中国国情,还爱吃中餐。最厉害的是他记忆力过人,凡是见过的人,下次再见面一定叫得出名字。


扎根中国

奥贝尔格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在1984年3月。至今他还记得当时北京的街道上很难看到小轿车,而长安街更是自行车的天下。几个月以后,他的太太和两个儿子(10岁和6岁)也跟着搬到北京。有意思的是,时常有中国人不相信两个男孩的金色头发是真的。这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小小的烦恼。


1984年7月1日,43岁的奥贝尔格到设在民族饭店的西门子北京代表处上任。在这之前,他曾多年负责西门子在前苏联的业务,熟悉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他深知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但潜力无限的东方大国,前路任重而道远。

上世纪八十年代,奥贝尔格与西门子北京代表处的同事们在一起。


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1984年是个特别的年份。在这一年,一大批民营企业诞生,创业潮如星火燎原席卷全国。


此时的西门子在中国同样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当时的北京代表处刚刚成立不到两年,主要业务由香港捷成洋行代理。自1955年起,捷成洋行便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主要是医疗器械。


奥贝尔格认为这样的力度远远不够。他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明确表示:“西门子这么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只有发展自主业务才能充分代表自己的利益,才能全面地和中国合作,也才能更贴近中国客户!”


西门子在1985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了与捷成洋行的协议,由此驶入在华发展的快车道。


坚持原则

在许多人眼里,奥贝尔格为人有自己的原则。他坦率、正直,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无论面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都坦诚以对。


当时在北京代表处负责政府事务的刘长华讲述了一个让他难以忘怀的故事。1984年开工建设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是中国“七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这个项目由德国PWH公司负责总包建设,由西门子提供PLC控制设备和计算机管理系统。没想到的是PWH公司在项目完工之前就突然宣布破产。这给中方和西门子都出了个大难题。


按照规定,PWH公司的破产管理委员会不允许西门子继续供货。即使西门子供货,PWH一旦付款,也会被破产管理委员会拿到,用于补偿失业工人。但是项目重大,中方需要维持工程建设,因此希望西门子继续提供设备。


连当时主管部门领导也找到奥贝尔格,提出:“你们不用担心拿不到货款,我们一定会补偿你们!”


1987年,奥贝尔格在北京日坛公园。


当时为两人担任翻译的刘长华紧张得直冒汗,而奥贝尔格却异常冷静。他没有过多犹豫便坦诚相告:“对不起,我们没有总部的授权,确实无法供货”。


在回去的路上,他对刘长华说:“刘,我看得出你很紧张。但是你要记住一点,我们不能答应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今天我可以撒谎,这样双方和和气气。但是三天之后,对方一旦知道实情就永远不会再见我们了。”


尽管这件事的结果并非皆大欢喜,但正是这样的坦诚和坚持原则才使西门子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赢得了中国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尊重。


中德合作的“推手”

奥贝尔格身上有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和认真,但对待同事却十分温暖。


而老员工刘长华却对奥贝尔格的守时印象深刻。打个比方,即使是一年前确认参加的活动,中间没有任何电话或电传联系,但是到时间了他一定会分秒不差地准时出现。


奥贝尔格极为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希望与中方推动技术合作,共建合资企业,让西门子的业务茁壮成长。那段时间,他最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客户与合作伙伴们坚信一个事实,那就是西门子并不会对德国、中国、巴西或任何国家差别对待,而是以同样高标准的西门子质量服务全球近200个国家。


在中国领导人面前,他谦逊有礼、不卑不亢。用刘长华的话说,“他从来没有失掉作为西门子首席代表的尊严”。


1985年10月29日是奥贝尔格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西门子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备忘录。西门子成为了第一家应邀与中国进行如此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


为了当天的签约,他和同事们已经付出了长达半年的努力。当双方代表在厚厚的备忘录上签字盖章时,站在最后一排的奥贝尔格面露微笑。他激动地鼓掌,内心无比骄傲。尽管明天仍然充满未知,但他深信一点,这次合作将为公司在华业务的蓬勃兴盛打下坚实基础。


1985年10月29日,西门子和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


在1987财年,西门子在中国实现了近3亿德国马克的销售额。到1988年,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四个办事处,拥有约150名员工。


心系中国的德国老人

奥贝尔格唯一的爱好就是足球,但是他从来不踢,因为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在北京工作时,他总是让秘书帮忙记录德国国家队和德甲联赛比赛的结果,然后再汇报给他。


在1989年底回到西门子德国工作以后,他每年也出差到中国两三次。他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备受瞩目的科技创新重镇,也亲历了浦东从一片荒地和农田转变为繁华的金融和贸易中心。


西门子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他的太太一度还很担心,2006年退休以后不再接触西门子了,那他该怎么办?!好在老人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现在他经常跑步健身,参加学术活动,定期上历史课,也偶尔参加西门子退休高管的聚会。即使退居二线,他仍然牵挂着西门子,也关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只要中国继续保持对内对外的和平与稳定,我相信她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中国的老朋友,我衷心希望这样的和平与稳定能够长长久久”奥贝尔格说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LS_BJ

与西门同行二十年,见证西门子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受到西门子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愿西门子在中国再创辉煌。

侃侃_hj

为自己是西家人而骄傲!

听友139483599

为西家自豪,点赞!

IRuiS_Zhang

非常骄傲能成为西门子大家庭的一员~

1855637hwdj

荣幸加入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