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周本纪(二)——“监守自盗”的三监

2018-12-21 07:00:01 31.1万
声音简介

本集要点:

一、主要人物:

1、周武王姬发

2、商纣之子武庚

3、周公旦

二、主要事件:

1、周武王分封

2、营建洛邑陪都

2、三监

3、嫡长子继承制建立

3、周公旦摄政

4、三监制乱

                                     15、周本纪(二)

话说周武王打下朝歌城后,杀了妲己,将箕子和被纣王囚禁的百姓从狱中放了出来,填土修整了比干的坟墓,命令南宫括将纣王宫中的钱财和粮食,都赈济给了贫弱的百姓。并向所有的臣民和诸侯展示了象征王权的九鼎和宝玉,宣告灭商成功,然后在军中祭奠了阵亡的将士,就班师回去了,他并没有以朝歌作为王都,而是建都镐京,改国号为大周。

在班师的路途上他沿路巡视,记载各地政事,写下了《武成》。回去后, 武王追思先圣先王的功德,褒奖分封神农炎帝的后代到焦地,黄帝的后代到祝地,尧帝的后代到蓟地,舜帝的后代到陈地,大禹的后代到杞地。

然后按照当初的承诺分封功臣谋士,其中军事尚父姜子牙是第一个受封的。封尚父在营丘,国号齐;封弟弟周公旦在曲阜,国号鲁;封召公在燕国,封弟弟叔鲜在管国,封弟弟叔度在蔡国,其余的依次受封。他还赐给他们宗庙祭祀用的宝器,并写下《分殷之器物》一篇。

此时武王虽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也基本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商朝在朝歌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各个阶层仍保存了很强的实力,如何控制住东边这一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为了收买民心,安抚殷商遗民,表示自己的宽柔仁义,巩固政权,周武王在朝歌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为殷侯,准他继承殷朝祭祀,让他用盘庚曾定下的政令管理朝歌,为此,殷国的百姓都非常高兴。

不过周武王毕竟对武庚不放心,害怕他起事作乱,于是又把朝歌周围,原京畿之地分为邶、鄘、卫三个小国,封自己的三个兄弟为这三个小国的国君。其中朝歌以北的邶国,由文王的第八子霍叔(姬处)为国君;朝歌以南的鄘国,由文王的第五子蔡叔(姬度)为国君;朝歌以东的卫国,由文王的第三子管叔(姬鲜)为国君。邶、鄘、卫三国对朝歌形成合围之势,借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处理好这些事后,武王又召集九州的长官,登上豳地的土山,遥望商邑,与他们分析国势。晚上,武王回到周地后,夜不能寐,周公旦来到他的住所问道:“王为什么还不睡?”武王答到:“我在想啊,商朝恭敬的祭祀上天,上天却并享用,从我出生到现在六十年了,商朝小人掌权、贤臣遭到放逐,上天也不维护殷,我们才能建立王业,有今日的成就。殷商当初承受天命刚建立的时候,任用了贤士三百六十人,其政绩即使不显著,也不至于灭亡,后来竟落得今日的下场。我尚不知道上天能否保佑我们,怎么能安心入睡呢?”武王想了想,似下定决心,又道:“我一定要上天保佑周朝,使天下都归服王室,我要找出所有作恶的人,贬责他们,让他们受到和纣王一样的惩罚。我要日夜慰劳安抚民众,彻底安定我们的领土,我要办好各种事情,直到周王朝的德行召显四方。”

武王后又往南亲自查看了三途山,往北查看太行山麓,又去视察黄河、洛水、伊水,认为洛伊流域是建都的好地方,于是营建了洛邑作为周朝的陪都。随后他把战马纵放到华山之南,将耕牛放养到桃林之野,收缴了兵器,解散了部分军队,示意天下再也不需要用这些了。

在武王攻克商王朝的第三年里,他向箕子请教殷灭亡的原因,箕子作为纣王的叔父,不忍心说殷的过失,武王也觉得不好意思,改以治天下的道理询问他,于是箕子将国家生存与灭亡的道理告诉了武王。

同年,武王病重,而天下尚未安定,大臣们非常恐惧,恭敬的占卜,弟弟周公旦主动沐浴斋戒,愿以自己为质押,代替武王生病或死去。然而武王的只是微有好转,许是回光返照,不久就去世了。

武王去世后,他的王位由太子诵即位,即周成王。之前我们说过殷商时期王位的继承制度由“兄终弟及”为主,辅以“父死子继”,而因为这种继承方式最终导致了九世之乱。故周王朝改变了这种继承制度,制定了嫡长子制,就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古代都是一夫多妻,这个嫡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而庶就是其他姬妾所生的孩子。成王作为武王的嫡长子,即位时年龄尚幼,周朝天下又尚未安定,周公旦担心诸侯背叛,就代理成王主持政务,成了最早的摄政王。

武王的母亲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与他同母的兄弟一共有十人,文王的嫡长子并不是武王,而是伯邑考,不过因在朝歌作人质时被纣王杀害了,于是武王作为第二个儿子,继承了王位。太姒的三子是管叔姬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姬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姬武,八子霍叔姬处,九子康叔姬封,十子冉季姬载。

本来按照商王朝“兄终弟及”的传承制,文王三子管叔姬鲜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不过周朝奉行嫡长子制,成王登位,管叔也无话可说。但是看到老四周公旦摄政,并且在颁布的诰命中,常用“王若曰”这样句子来发号施令,但其实成王尚幼,很明显周公旦是借王之口,颁布自己的政令。于是引起了管叔及其兄弟,乃至朝野上下的不满。

这个时候纣王的儿子武庚看到了机会,他本非庸碌之辈,一心想着要反周复商,所以在殷地窥测,觉得时机到了,便私下联络作为“三监”的管叔、蔡叔及霍叔,还联合了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发动反周叛乱。武庚及“三监”的举动使周王朝的政权发生了极大的危机,历史上称作“三监制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居然金牛座

讲的好~

听友456236250

姜子牙呢,真是神话故事里面的吗?

听友415612607

错别字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