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曾国藩是怎么改掉骄傲这个毛病的

2020-12-31 09:24:00 4.7万
声音简介

十五、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骄傲这个毛病的


我们讲过,曾国藩身上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傲慢。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他在祁门大营中,写信给两个弟弟,曾国荃和曾国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吾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进京散馆,十月二十八日侍祖父星冈公于阶前,请曰:  “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星冈公曰:“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进京散馆,是指进京接受翰林院散馆考试,看看下一步是正式留在翰林院,还是安排到其他部门当官。总之是进京正式开始仕途生涯。离开老家的时候,曾国藩请求他的老祖父给他两句嘱咐,曾国藩是非常佩服的这个不识字的老祖父的,因为他非常有见识。老祖父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尔的才是好的,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若不傲更好全了”,就是说你是有才能的,做官肯定是有前途的,你要是身上这个傲慢的毛病改了,你就更好了。可见老祖父对他比较了解。


虽然曾国藩在考秀才的时候,考得很艰难,但是他后来考举人、考进士考得却很顺利,在他的朋友圈当中他是第一个中举的,也是第一个成为进士的,二十八岁就成了进士,点了翰林,所以曾国藩中进士之后就有点顾盼自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比别人都强。


我们说过,曾国藩很笨,但是又很骄傲。这并不矛盾,这是人性的常态。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客观实际,总是有偏差的,有时候偏差还非常大。很多上了骗子的当的人,投入传销的人,都是自以为比别人聪明的人。你怎么阻止他汇款也不行,他还非常生气。因为他总感觉会有馅饼掉到自己头上。曾国藩也是这样。


不过曾国藩开始修身之后,认真地反思自己这个缺点。他认为自己早年与人相处,经常犯的毛病是 “言多尖刻,惹人厌烦”,说话太尖刻,让人烦。另外,爱夸夸其谈,“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想出名,认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反思到这一点之后,他就下决心,要改掉这个缺点。他写了修身五箴,就是为了改变自己,而给自己写的五种箴言,其中有一首叫《居敬箴》说:


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


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哪个人可以怠慢?什么事可以松懈?漫不经心的人一定一事无成,高傲自大的人一定自做自受。就算别人没有因此而报复你,也必然助长你的骄气,一身骄气的人,其实别人都瞧不起,时间长了,也必然会犯错误,受到上天的处罚。


所以曾国藩每天都要在日记当中,反思自己,今天有没有傲慢的表现,有没有吹牛,有没有乱说话,有没有说一些尖刻的话。我们来看这样一条日记:


“前日云,除谨言静坐,无下手处,今忘之耶?以后戒多言如戒吃烟。如再妄语,明神殛之!并求不弃我者,时时以此相责。”


前两天还对自己说,一个人要修身,要从不乱说话,从静坐这两个地方下手。今天怎么就忘了呢?以后,我要像戒烟那样,戒掉自己爱说话的毛病。如果再随便说话,神明责罚我!朋友们,你们也要注意在这方面多监督我。


不过,在人性的各种毛病当中,骄傲、傲慢是最难改的毛病之一。不信你也可以试试。所以我们翻曾国藩日记,他骂自己说话不谨慎,骂自己爱吹牛的地方特别多。


比如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二:“午正,金竹虔来长谈。平日游言、巧言,一一未改,自新之意安在?”


也就是说,一个叫金竹虔的朋友来长谈。结果我和人家说话,一点也不真诚,总在那耍嘴皮子,显示自己口尖舌利,心眼儿多。


初八日日记又说:“午正,会客一次,语失之佞。客散何子贞来,急欲谈诗,闻誉,心忡忡,几不自持,何可鄙一至于是!”


也就是说,中午的时候,来了一个客人,我跟人家说话,又说了假话。不久何子贞来了,我急着跟他谈诗,显摆自己的学问。他夸了我几句,我这心啊,高兴得差点从腔子里跳出来,细一想,实在是太可笑了。


在北京期间,曾国藩通过持续几年地自我监督,自我反省,三五年之后,终于把爱说话,说话快,说话尖刻,喜欢显摆自己这个毛病基本改掉了。他接人待物,越来越稳重,成熟。所以道光皇帝很喜欢他,不停地提拔他,很快就做到了副部级。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改毛病这个事,难就难在根上。你表面上的现象可能改了,但是内心深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可能还没有改。曾国藩的外在表现,都改了。说话非常谨慎,再也不吹牛了,但是在内心深处,他有个地方没有改,或者说他也意识不到需要改。什么地方呢?那就是自以为正人君子,看别人大都是小人。


是的,曾国藩学做圣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那么不知不觉,对别人的要求也就比较严。所以在京官当中,除了他的老师朋友,那些作风正派的正人君子,他认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庸官。所以他在朋友圈中如鱼得水,但是在整个官场上,并不受欢迎。


咸丰皇帝上台之后,下诏求直言。曾国藩上了很多道奏折,其中第一道叫《应诏陈言疏》,就把北京所有的大臣都骂了一顿,说现在官场风气不好,大家都得过且过,没几个人真心为国为民。要改变官场风气,就得皇帝带头学习,带领大家学习圣人教导。所以他建议皇帝举行“日讲”,即加强学习,以皇帝本身的振作之气,扭转官场的泄沓之风。这道奏折得到了良好的反应。皇帝对他大为赞赏,对他提出的“日讲”建议最感兴趣,命令他画个图,解释讲堂应该怎么布局。不过曾国藩没学过画画,这张图画得歪歪扭扭,相当难看。讲稿在九卿中传阅之后,曾国藩成了北京官场议论的中心。大家议论的不是他的对国家的忠诚,而是讥笑他“画图太陋”。就这个水平,你还充什么圣人门徒,还学什么圣人!


这固然是曾国藩准备不充分导致的自取其辱,其实又何尝不是北京官场当中看他风头太盛、锋芒太露而引发的自然反应。官场当中,对曾国藩这个憨头憨脑坐直升机飞上来的湖南愣头青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看到他的奏折中把京官描写得如此不堪,官员们气不打一处来。好嘛,满朝皆醉你独醒,满朝皆浊你独清?就你对大清朝忠心耿耿,我们都是废物?皇帝下了一个求言诏,你就真的独抒己见,一竿子把全船人全打倒?


因此,曾国藩的这个“笑话”很快风传全城。人们见了他,都“目笑存之”,就是笑着看他,不说话,让曾国藩无地自容。几十年后,还想起这个事,把它列为平生几大耻辱之一。


但是,在北京的时候,曾国藩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官场上会有这样强烈的反感他的氛围,为什么他要做正人君子,却成为官场的敌人。


回到湖南之后,他更感觉地方官场腐败透顶,到处都是小人。所以他的这个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总感觉我是一心为国,因此看别人,总是居高临下,这就很容易引起别人对他的反感。一度让他在地方的官场,呆得更难受,特别是在湖南官场上吃了很多苦头。


所以在官场上碰了很多次壁之后,曾国藩在中年时期开始更深入地反思这个傲字。他在《求阙斋笔记》中说:


自好之士多讲气节。讲之不精。则流于傲而不自觉。气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


洁身自好的人都讲求气节,讲求操守,做事原则性强。但是把握不好,就会流于傲慢而不自觉。


气节、操守当然是应该守的,但是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以同样的要求要求别人,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因为别人做不到而看不起别人,变成傲慢。


应该说,这是很深入的认识,比一般人对“傲”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很多时候,我们把人给得罪了,还不知道怎么得罪的,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自己意识不到的对别人的轻视。


曾国藩接下来在这篇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息夫躬历诋诸公。暨艳弹射百寮。此傲在奏议者也。”


汉哀帝时,息夫躬借着当皇帝近臣的机会,上奏折,指责了很多公卿大臣,最后引起反弹,自己因事被捕,死于狱中。暨[jì]艳,三国时期吴国人,耿直刚正,希望孙权改革,抨击当时官场的现状,引起别人的反感,最后被逼迫自杀。


写到这几句的时候,曾国藩肯定想起了自己在北京的时候,上的那道应诏陈言书。曾国藩总结说,傲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很多时候可能表现为气节,但是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此数人者。皆不得令终”。因为“傲者内恃其才,外溢其气。”认为自己才干过人,忠心耿耿,不自觉地散发傲气,这股傲气早晚会引起反弹,反弹到自己的身上。


曾国藩所处的,是传统的险恶的官场,所以他总结的内容,不见得能完全适用于今天。但是我感觉他总结的一点,就是一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坚守,这当然很好,但是你因为这种追求和坚守,就看不起那些没有这些追求和坚守的人,就可能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麻烦,我认为这还是很有见地的,可以令我们深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86910120

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守,这当然很好。但是你因为这种追求和坚守就瞧不起那些没有这些追求和坚守的人,就可能给你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多麻烦。

warfalcon战隼

曾国藩的傲 说明他有个性

Anael汐汐

人的认知与实际有很大的偏差

磨耳的饼干

听老师讲解,了解历史知识,趣味很多

今田美颖

这一篇的收益太大了。读曾国藩很久,他常说的最败人的两个字一个是懒,一个傲。可以让人很勤快,但傲的把握度讲真不好把握。我觉得此篇的价值比《曾国藩传》更有价值,更实用。所谓的傲,体现在自己的言行居多,说话不尖刻,不刻薄,控制自己的变现欲,发自内心的傲是蔑视一切的傲,觉得自己正确别人都错误的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傲。所谓的平易近人,不是抢着说话表达自己,排斥别人,自己做不到要求别人很高,言行中要求别人,说话尖刻,刻薄,觉得自己最正确。这个收获很大。谢谢张老师

猜你喜欢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原文|曾国藩家书译文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

by:主播大亮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与家人往来信件的辑合,记录了曾国藩在清朝道光二十年左右至同治十年左右的军政生涯和家庭生活。本书音频从一千五百封家书中,精选出近二百封思想深...

by:栖俽

曾国藩传/讲述曾国藩61年

逐年逐事讲透曾国藩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由于主播不是专业主播所以在降噪以及音质等问题的技术有限,如有影响听感,望请见谅!

by:邹敦明

曾国藩

曾国藩穆彰阿湘军咸丰帝平定太平军讨粤匪檄李鸿章左宗棠淮军洪秀成李秀成慈禧太后

by:班超归来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

by:清逸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