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有声剧】杨靖宇传丨抗联领袖的不朽传奇

10.7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30 喜点/集

一分钟读懂本书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从小听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长大,崇尚包公和杨门忠烈,聪明刻苦、孝顺善良。

他 18 岁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学校读书,是学校老师和同学眼里的风云人物:高大挺拔、匡扶正义、追求真理。
他看到日本人欺负中国人,便意识必须驱逐外虏才能民族独立;他对《资本论》爱不释手,心中萌生革命的种子。
1927年,他以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的身份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和刘店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原十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9年,他改名张贯一,在上海参加中央军政干部训练班,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后前往奉天,拉开抗联大业的序幕。
立志驱除外虏、平定天下,遂改名为杨靖宇。他先后到哈尔滨市以及辽东南的十二个县开展工作,下煤窑、走山林、会匪首、拉队伍、夺物资、袭汉奸、战日伪......有勇有谋,令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1938年,旧部程斌叛变,勾结日伪军多次组织数万军队围追堵截,地冻天寒,物资匮乏,抗战环境愈加险恶,杨靖宇逐步陷入危险......
1940年,日军围剿,杨靖宇将军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2月23日,在濛江县三道崴子与敌人战至弹尽粮绝,壮烈殉国。


“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这是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前一日,对上山砍柴的村民说过的话。

彼时的杨靖宇,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已经数日没有休息、进食。不得已,他只得冒险求这些村民帮忙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答应多给钱。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这些村民领上山来的日伪军。

对于这场最后的讨伐,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是这样记录的:

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他的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日本人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兵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我们无法想象,谢绝撤退苏联、称“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抗战到底”的杨靖宇,在身边战友陆续伤亡的情况下,是如何一个人躲在东北漆黑如墨的大雪深山里,满身冻疮,棉鞋也跑丢了一只,光着一只脚,吃着树皮和身上的棉絮,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元宵节的。

我们也无法想象,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联战士们,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在本可以扔下枪举起双手,或者偷偷逃离部队回家,去享受不流血、不打仗的“顺民”生活时,是以怎样的果决和坚毅同日本侵略者斗争到底,在冰天雪地、重兵合围下,在东北山林里揭下树皮,刻下“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誓言的。

我们更无法想象,这一切对于杨靖宇而言,本可以和他无关,因为他的老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而他本人的真名,也根本不叫杨靖宇……


声音122评价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