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949 继续分享《了凡四训》中的哲学思想

国学之声FM浏览:279

继续分享了凡四训中的哲学思想。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讲述了凡四训中的思想精髓。朋友们,大家是否想过这个问题,佛的大慈大悲到底在哪里呢?释迦牟尼佛离开世间已经3000年了,他老人家当年在世间大慈大悲,他现在不再世了,大慈大悲在哪里?所以佛的学生弟子接受了佛的慈悲,每天读经,研究经教,依教奉行,得到佛的慈悲加护,应当从内心把佛的慈悲心变成了自己的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落实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譬如我们见到观音菩萨,绝不是恳求观音菩萨慈悲。我泥塑木雕彩画的菩萨像,怎么能保佑你?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们要发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心行,见到观音菩萨,要想到我就是观音菩萨,我学习观音菩萨,我效法观音菩萨,这是**教学的正理。所以此地讲的这十种善爱静存心,是根本没有爱情存心,其余九条都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是假善,不是真善。前面廖凡先生跟我们讲的善的八条,你是假不是真,你是取不是直,你是半不是满,你是小不是大。

所以关键在存心。存心一定是无私无我,真诚平等的敬爱一切众生,我们就得到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的真传,真传就是真诚的爱心。因此,我们要去推动圣贤之志,实行圣贤之志,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制则瓦砾,追酌则规章。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智可取而资可进,皆需又业而成就也。或为之奖戒,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乌而分其棒,务使其成立而传矣。故为白其乌而分其棒,勿使之成立而后矣。规章,玉器人人喜爱,诱业,帮助,奖励,扶持。何为成人之美?玉石在没有开采时,就是一个顽石,与砖头瓦块儿没什么两样,一文不值,但是经过琢磨,它就变成了宝物。凡是看到一个人做一桩善事,其善事可取,或此人很有志向,其志向禀赋可取,我们就要帮助他。

善人在社会生存很不容易,因为不善人必定与善人对立但是善人能包容不善人不善人不能包容善人所以不善人会与善人对立。对立当然免不了会有误会,回报,甚至陷害,让善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我们发现了这些事情,就要想方法帮助他,甚至于代替他被棒的这些事实,减轻别人对他的毁谤。这是仁人志士方能做得到,务必使之在社会上能安身立足,发扬光大它的善业而后已,我们才算是尽心尽力。因此,谦虚恭敬,接受别人的教诲,就是人才。

我们要认识人才,爱才惜才,成就人才,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积累功德,最大的功德。好了,朋友们,这几期节目就是我作为一个算命先生,对于了凡四训这本书的一些小小的感悟。肯定会有很多不成熟的思想,希望大家多包容一下。我也只是借这本儿书来引出我真正想要阐述的话题,那就是算命。作为一个算命先生,我的职业就是每天给不同的人算命,看面相,看风水之类的。我对于人生,对于命运也同样有着一些我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愿意给大家分享出来。

接下来的节目里,我会跟大家分享我的算命经历,人生感悟,也会教大家一些算命,看面相,看风水的基本技巧,也会分享一些我奶奶给别人算命的经历。我奶奶也是一位民间算命相师,她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算命经历,所以我也愿意分享一些奶奶给别人算命的案例。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命运

发布时间:2023-09-15 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