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第三章 二、阴阳的离合机制 4. 伤寒传足不传手

香子常静如浏览:2157

四伤寒传足不传手。这一节,我们讨论阴阳的离合机制,讨论开合书。从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讲的是足三阴三阳,没有提到手三阴三阳。而灵书根结篇里也谈到开合书的问题,他讲开河书,也是在足经里讲讲守经,他不提这个问题。再加上素文热论这样一篇论述伤寒的祖文,也是论足不论手,这就给后世的许多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传足不传手,温病传手不传足。大家都知道,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整体观念,人与天地都是一个整体,天地的变化都会不时的影响人体,怎么可能手足之间不会产生影响,不会相传呢?但是内经伤寒在谈到上述问题时,又的确是偏重在足的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我们从文化的含义上谈,人是什么东西呢?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大家得到这个人生着实不容易,应该真正做一些对自己,对人民有利益的事情。有些事做了,对自己有利,但对国家,对人民不一定有利。而一这个行当,只要你发心不邪,对人对己都会有利素问里常说,人秉天地之气生,所以考察人,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天地这个框架里。有关天地,古人常把它与经纬联系起来谈。我们看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尾言经,贯穿南北,联接上下,尾贯穿东西,联结左右。经纬。

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之外,其他的都是爬行动物,它是横行的,只有人是直立动物。所以从天地这个角度,从经纬这个角度,人是沿经线走的,而其他动物是沿纬线走的。从摒弃的多寡而言,当然人丙天气最多,而愚者丙天气较少。这是造就人成万物之灵的重要因素。第二,我们对干支的这个概念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天干地支,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叫地干天之呢?因为干是直立的,而长在干上的枝是横行的,所以干向天而枝向地。万物虽然都是长在地上,但是这个地上的万物要很好的生长,却离不开天,离不开太阳。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经常唱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就说明了这个意思。花叶,果实虽然都长在树枝上,但是它必须靠树干提供营养。所以一个干枝的概念也体现了天地的含义,也体现了一个纵横的问题,也体现出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第三,番属动物这一类,不管你是直立还是爬行,从象的角度而言,头都与天相应,足都与地相应,所以内经说,圣人向天以养头,向地以养足。怎么仰头呢?圣人说得很清楚,你就去思考天是什么一个样子,你就按这个去做,就是很好的仰头,这样头脑就会发达。

但是这些都是后天的因素,而先天的东西已经固定在那里,没有办法改变。我们前面说了,人是走经仙的,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天气最多。而天像头?为什么人的头脑发达?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思维,为什么只有人类有智慧?为什么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别?根本的一个因素就在这个禀受天气的多寡。而其他的动物呢?它沿纬线走,所以从先天而言,它禀受的地气最风,而地象足。大家想一想,动物的脚力是不是比人好?你们有谁能跑过马,跑过老虎,跑过猴子,甚至你连猫连狗连鸡都跑不过,就是马家军也没办法。

为什么呢?因为动物丙地气全,而人丙受地气相对要少得多。就这一点而言,人与动物是各有千秋的。当然动物禀受地弃权角力就好。这个问题还需相对来说。比如蚂蚁,乌龟,从行走的绝对速度上,那是没法跟人相比的,但是从相对速度上,从耐力上是不是也要比人强这些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从专门的角度来研究第四。也许有人会提问,人睡眠的时候不也是横卧的吗?对,这个问题提得好。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人,他的睡眠姿势与觉醒姿势不同,觉醒的时候直立,而睡觉时就放平了。直秉惊天之气,恒秉纬地之气。

为什么说人秉天地之气,生天气和地气都很全,道理就在这里。所以人不是光秉天气,它也秉地气,它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发达当然从量上而言它秉受的地气还是不如其他动物全其他动物觉醒和睡眠的姿势有不有改变?除了这个胃的高低有改变,横值并没有改变。马家军的脚力很不错,跑1万米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马俊仁教练知道怎么超强训练队员的体能。但是我想,如果马教练多来研究一下中医,从禀受地气的这个角度想想办法开发队员的脚力。那么多拿几块奥运金牌应该不成问题。第五,以上几个方面都思考过了,我们就知道,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因为它是秉天地之气而生。而且在这个天地在这个经纬上它又偏重于天经的一面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类是重精的,偏重于精,以精同尾是人的一个特点。

这也使我们想到中医的十二经为什么不叫十二伪?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圣人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叫经典。明确了上面的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来解答小结开手提出的问题,在人的十二经脉当中,我们看一看哪些经能够真正的贯穿南北。连接上下,是足精还是手精?很显然是足精守经,它只走到一半,它没有贯穿整个南北,它没有贯穿人的整个经。所以,手精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的特性,唯有足精能够做到这一点。足经它从头到足,从天到地,走完人的整个经线。

所以足经真正的代表这个经,内经也好,伤寒也好,在谈到很重要的问题时,都是举出足经为代表,道理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以足该手,以足同手言足经手在其中矣。并不是严足不严守,更不是传足不传手。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第六,上面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来思考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六经辩证与其他辩证有什么区别?当然,搞温病的肯定会强调胃气盈血辩证,三焦辩证,搞脏腑的会说只有脏腑辩证,八纲辩证才行。而我们搞伤寒的是不是就要王婆卖瓜呢?我想这个不完全是王婆卖瓜,你要有依据,有道理,不要光是感情用事。

为什么六经辩证有这个优越性呢?这就是刚刚谈到的,它是一个纵向的辩证,是一个贯穿天地的辩证,是一个真正的经的辩证。因此,这样的辩证才最符合人的本性,最能够体现人的这个特性。所以这个辩证方法最能揭示疾病的根本素问,说治病必求于本,可以说这个辩证模式是一个最方便的求本模式。难怪后世要把六经这个辩证模式称为能领百病的模式。而其他的辩证模式,像卫起,营血辩证,三焦辩证,以及脏腑辩证,这些都是横向的辩证,都是注重违宪的辩证。所以这些辩证在某些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六经辩证,或者说阴阳辩证没有这个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3-10-25 17: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