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26 天命:南京礼部左侍郎

自说自话的掌柜浏览:31.2万

这里是自说自话的掌柜。掌柜说严嵩传,我们继续说严嵩的天命之年。今天是第26回,和大家说说南京礼部左侍郎。有人会做官,有人呢不会做官。其实啊,其实这这终究是一种心理学,做学问在自己,你只要研究,你只要解决自己内心当中的那些困惑。

你把这些自己内心当中的困惑都解决了,哎,这个学问就会随着时间而养成啊。有人说,学问的高低看老师,未必,真正的学问一定不是老师教的,是吧?你总是超不过你的老师,那你能有多大学问?东方的老师比较讲究解惑,是吧?而西方的老师比较擅长制造疑惑,各有所长。看学生的寿命,要是学生都只活到40岁,那还是解惑比较重要。但是要是学生最后都都能活到80岁,那肯定是西方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比较有发展。启迪是一种嗯,对,对远方的一种困惑。启迪人生啊,是让你对远方有困惑。

做官和做学问不同,是吧?做做学问在自己,而做官你得明白做官在哪儿,做官在老板,你能不能忽悠住老板,这是你能不能升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其他都在其次,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忽悠住你的老板,甚至于常常他跟做学问不同在哪儿?你得改变自己,以适应老板。一个问题,做学问你得说我怎么看,但是做官你怎么看,谁在乎你怎么看,在老板怎么看,这是会不会做官的门槛儿。为什么很多学者,咱们上回说学者做官很难呢?是吧?你,你解决不了人家要听什么这件事?夏言为什么一年就能从学者到政治家,因为他一年就明白了这个张聪。张聪用了七年也悟透了,于是于是升官。严嵩。严嵩升官要30年,原因就在于你不明白这个,你做不了官。就算你偶尔蒙对了,你上去了,你也得下来。哎。

就说现在就说教育小孩儿,人生得经得起折腾。小时候让小孩子受点挫折,意义非常重大。意义就在这儿,你不可能一次就走对人生,是吧?走对以前,您,您,您可能得几上几下,哎,这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儿,对不对哎?走过来的人都知道。我们继续说阎严嵩传,50岁上,严嵩才开始进入仕途啊,以顶级学者的身份,严嵩呢?跟大家说,在以后从50岁以后走上仕途,到最后走顺了两上两下,第三次才走对,也不容易是吧?要不严嵩的升官路走了30年呢。上一次咱们说了,严嵩是学者,而且在国子监祭酒啊,南京国子监祭酒这个位置上功劳很大。问题是是不是功劳大就具有升官机会呢?答案是,当然不是。升官固然是一种奖赏哎,但是其实跟大家说,官做到一定级别,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你是不是升官,常常不在于你功劳的大小,而在于领导是不是认为你适合更大的位置。您这个萝卜要占多大坑?这是领导说了算,也就是这样。

严嵩如果只是打击心学,是吧?那可能我觉得他就没有后面的机会了。你干这个就是我需要的,而且你干得很好,我越需要有人打击心。学干干这个脏活儿,你越需要你,你干得越好,你越无法升值。因为什么这个坑就适合你?严嵩升职,所以跟大家说,不是因为他打击心学这件事儿,他他干得好,是吧?不是因为表现好,而是一定你要向领导证明你自己有更大的用途,你适合做一个更大坑里的萝卜。通过什么?严嵩一开始是通过学术。严嵩自己的学术是什么?咱们说的首先是祥瑞学说,很多人说说祥瑞学说,哎,严嵩搞这个就是为了给给皇帝留犀拍马。是吧?上回咱们说了,上一次咱们就讲了,不完全是这样是吧?这是一个很严当年啊,现在这事儿不靠谱。

当年这是一很严肃的学问,完全甚至于可以说,严嵩搞学问完全和皇帝和溜须拍马没关系。我们今天觉得这个祥瑞学说很扯淡,因为完全是迷信是不是?但是你你说哪儿发生山崩,哪儿有地震,说说哪儿出现瑞寿,哪儿有祥瑞,这都是自然现象,跟跟执政的好与坏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古代跟大家说,当时这是一种非常前卫的学术,这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曾经,曾经这是一文很严肃的学问,科学无尽头,这句话是对的,今天的科学都是明天的迷信。为什么?因为昨天的迷信曾经都是科学。严嵩那个时代,这种祥瑞学说是最高级的科学。严嵩一生就搜集这种祥瑞,最终他升官,就是因为他能通过解读祥瑞证明皇帝的执政符合天意。这有什么?做对了,那有什么做错了,通过解说和详人。

当然了,这个话从一个国字间祭酒嘴里说出来,和从礼部尚书嘴里说出来,和以后从首首辅大臣嘴里说出来,那意义完全不一样。当然,首辅大臣嘴里说出来更更重要,更好听。如果严嵩说的符合皇帝的心意,他就会沿着这条路升官,升到最大的官。严嵩皇帝要提升严嵩的官职,你记着,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是因为他能干更大的事儿。你想不想升职?其实这是个诀窍,你看跟你一样的人,有些人活儿干得不如你,但人家升职了是吧?好多人就说人家这这这搁那来这阿谀奉承。我跟你说,这么说话的人最没出息。你这么分析问题,你一辈子也升不了官,升不了职,你一定是分析他的行为在哪些方面证明了他能做更大的官。领导为什么用,他,一定是认为他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你怎么办?你要想升官,你也得这样,这才能升值,人生才能往上走,对不对?祥瑞,这件事儿跟大家说,不是单纯的谄媚,那是一种很严肃的学问。你得读很多书,才能把每个现象和历史上发生的事儿对应起来。然后呢,然后有根据的说啊,这什么意思?这是这是上天的鼓励啊,还是上天的预警还是谴责,这都得有道理的是吧?在历史书上找到根据,当当当十条,20条罗列出来的,不是随口瞎说的,是吧?我说,这种,这这,这是鼓励,这这,后边有例子,我说,这是预警。那历史上发生这样的现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您,您得真的把那个以前的历史书都读一遍。我是认为严嵩在当年算算理学学者,他所说的那种祥瑞的事情,不是谄媚,不是阿语,而是一种学术。严嵩并不是像后来有些人说的,为了取悦皇帝而溜须拍马,编造一些没有的事情,甚至于真正的理学学者跟大家说是很有操守的。理学一个可爱的地方就是他要求人做事比较严格,甚至于新的好坏。咱先不说做事您得懂规矩,很多事儿你不能做,这是理学是吧啊,用用行为去端正思想,这是理学的可爱。

不管我心里多恨你,反正我不能背地里诋毁你。是吧?我可以不理你,但是我不能背后捅刀子。这是理学掌柜是认为严嵩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寻找,所以发现好多事儿,就是为什么别人没看到,因为别人没在寻找你,因为寻找你就能看到。但是这不是因为需要而创作,这有根本性的区别。还是应该肯定。严嵩是个严肃的理学学者,他在很多方面的行为是符合理学规范。对他的指责有些不公允。掌柜认为严嵩是个学者,作为理学家哎,他有自己的学术。咱们就说说严嵩学术的这个学术成果,这个转化,这种祥瑞学说有什么用?严嵩50岁上,严嵩从这个从这个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被皇帝调为调任南京礼部右侍郎,升迁为哎。

升迁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从三品。哎从三品。第二年,第二年被升任为南京礼部右市郎,左市郎先先右后左,就从从从三品到3品。哎,这就怎么怎么完成的这一步升官哎,这一步升官很有意思,给大家说说,这就是严嵩搞这个理论联系实际啊。进行学术成果转化。哎,最后产生的结果,严嵩在这方面的研究啊,就在这个祥瑞学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但是还没有积攒到是因为这个就就给家。就给这个严嵩升官的地步。嘉靖七年,皇帝提拔严嵩进入礼部,就是礼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做事了。

我们以前说严嵩呢,严嵩这个人咱们前面说过他,他跟心学较劲儿是吧?那是学术斗争,或者说那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得不斗争。其实这个人平时蛮平和的啊,跟谁都不闹矛盾,这是严嵩为人为人圆滑,难听的说就叫为人圆滑是吧?哎,实际上这个人比较随和,这是严嵩的一个特点,以前就因为这个,所以他比较适合给皇帝刷晒,对吧?嘉靖六年,七年,当时整个嘉靖朝哎呀,那个乱了,哈哈,六年,七年就咱不说别人,就说这个大礼仪再起风波。但是这一次跟以前不同,这一次不是皇帝和大臣斗,这是朝廷里两派人爆发了殊死斗争,关键问题就是要给他皇帝他爹加身份。看穿了,不是我跟你说,不是嘉靖给他爹要什么的,而是大臣们在闹。皇帝已经觉得不管我爹是啥,反正已经不影响我的位置。这个问题你们闹闹更健康。

皇帝是乐见其成,愿意让大臣们闹。哎,于是于是打臣们就撒开儿的花儿了呢。皇帝呢?皇帝坐享其成,所以最终是大臣推动皇帝。两派人啊,就比赛谁给皇帝他爹家的身份更合适。你看当初当初咱们讲一开始的大礼是吧?杨廷和和大臣们是团结起来,不肯给皇帝他爹身份,现在现在是大臣们争着给皇帝他爹加身份。皇帝呢,白给干嘛不要呢?所以嘉靖六年开始给皇帝的身份,根据皇帝他身份的提高,开始给皇帝他爹修皇陵,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湖北老家。

哎,这就是明代一大皇陵显陵啊。这个显灵里没有皇帝,而是有皇帝他爹。你想吧,大臣们争争宠,你说谁能放过这样一个机会,谁都在争争这个工程的总监,哎,就这个给皇帝他爹修坟的这个这个任务。于是为了这个事儿,最终打的呀,头破血流,谁也不敢干,打到最后就是谁都想干,谁都不敢干。你只要争这个位置,立刻就有人弹劾你,贪污公款,弹劾你啊,乱搞男女关系,最终是是两派人都争。可是呢,谁也不敢去,居然北京礼部这个活儿最终便宜了在南京与世无争的严嵩,他跟两边儿都无瓜葛,而这一套呢,他又真懂,于是两边儿旗鼓相当,争执不下的时候,便宜了严嵩。

严嵩不粘锅,所以为自己赢得了这样一个意外的机会,给皇帝他爹修皇陵。结果这个活儿呢?严嵩以后的发展要没这个活儿,我跟你说,严嵩干到这儿就就到头儿了。按照按照明人家明朝也有退休制度是吧?50岁了你你还还能出多大彩儿啊?就是因为干了这个活儿,这个活儿最后让严嵩干出了彩儿,这是严嵩引起嘉靖对他对他注意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给皇帝的父亲修灵,修贤灵。首先咱得说,这活儿不好干,你就大家想吧。

就一件事儿,严嵩这几年就光皇陵上那瓦换了三截儿。跟娃有关的是,整个皇陵拆了重盖,干了四回。第一回是皇帝的,以王爷的这个身份下葬的,是吧?嘉靖在当皇帝以前,他爹就是兴亡,给了个面子,给了个嗜号,所以叫叫兴县网。哎,就是怎么说他是个王爷,是个王爷。王爷墓,王爷墓呢?是布顶,就是瓦顶瓦顶的。等到嘉靖上台,嘉靖跟他爹啊,就就把他。嘉靖不是跟这杨廷和争,最后把他爹争下一个,称帝吗?啊,称帝不称皇帝是吧?称帝那那那就比王高一级。于是呢?于是换绿吧,换绿瓦呢。换绿瓦的时候,这就严嵩已经开始干活了。

这换绿瓦的时候,严嵩这就是严嵩的活儿。跟着呢,朝里就有人说,不成,哎,皇帝他爹这个身份呢,特殊,他跟其他的地还不一样,应该按照神处理。咋办呢?绿瓦全拆下来换黑瓦。明朝是这个,你看明朝的这些庙,它那个皇帝是黑瓦的,换黑瓦,中央定了换黑瓦,严嵩这边儿全拆,绿瓦全下换,换换黑瓦。另外一一边儿一看呢,不成是吧?这这他们领先了,干脆皇帝他爹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应该和皇帝一样,和皇帝身份一样。严嵩这活儿跟你说,挺累的,这黑瓦还没上完呢,全部拆下来换黄瓦,得跟那定龄一样。黄瓦还没拆,还没还没都都上完呢。为你说这装修的活儿累死人啊。这严嵩还是挺能干的啊,这活儿这活儿干得蛮利索,这黄瓦还没干完呢。

另外一边儿又提出不能让他们不能让那边儿领先,这样还不够。显铃应该和整个的十三陵的位置一样,那时候不叫十三陵,那时叫定名,和定陵的位置一样啥意思?那不是一个人的灵皇帝将来和皇帝的子孙万代都可能住显灵,而不住在北京的以后的这这个这个定理吗?于是于是得按照北京十三陵,天寿山那样改造湖北老家显陵就是将来它不是一个皇帝的陵。于是于是开始修神路,修大红门。哎呀,这个活儿,这个活儿就干不完了。严嵩50岁,眼看着这辈子就是显灵基建处处长了,这才是当时的风险。你敢说皇帝他爹是啥,我就敢进一步。我问大家,你觉得严嵩咋出彩儿啊?是吧?这皇帝他爹现在都跟朱棣边儿上边儿下了,你还能说啥?你总不能说黄历他爹超过朱棣吧,是吧?你皇帝他爹他爹没做过皇帝呀?你咋说呢?谁能想住,高照朝里这帮大臣,最后谁也没有说过严嵩呀,严嵩是不出手,严嵩一出手,我跟你说,要不这个人得有学问啊,这个有学问,到关键时候他是有用的。严嵩的学问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作用,严嵩一句话就盖过了此前所有的人。啥话?在新的陵墓安葬皇帝父亲的时候,天空出现彩云。

我们给这个皇帝陵墓做祭祀的时候,有仙鹤飞来。彩云仙鹤是吧?这这人家严嵩的专业祥瑞学说,把祥瑞学说和皇帝父亲的陵寝人改造结合起来,这算是科研成果转换。你们最多争取的争取到嘉靖皇帝批准,是吧?我这个这是老天爷批准了,关键是你想想嘉靖的心情,这是个人才啊,是不是?于是嘉靖立刻就就把严嵩升为南京礼部左侍郎。不用等三年,老天爷都说话了,这样人才能让老天爷说话的人才,怎么也得是3品,不能是从三天。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年严嵩到嘉靖嘉靖八年,八年还是九年。就这一两年之间,严嵩到北京述职,述职以后就被皇帝留下了他和张聪。严嵩和张聪两个人是同时成为皇帝经言的讲官。经言大家知道吧,就是皇帝也上课,皇帝也上课,这个,这个上课叫经言经言呢。

嘉靖,这个严嵩和张聪同时成为成为皇帝的讲官。对于这样的学术,皇帝表示,啊,这个,我爸爸这个啊,这铃木出现祥瑞这样的学术我没听够。关于祥瑞,我父亲铃木上出现祥瑞这件事,以后要要月月讲,天天讲,是吧?要常讲常新严嵩,你看一下子。就因为这件事,被皇帝留在身边,成为皇帝身边的学者。他算是被借调进入北京的,他的关系还在南京啊。但可是按理说这这严嵩这算是一步走对,那就以后应该步部队了,一步登天吧。可是实际上并没有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关键在哪儿?关键还在严嵩身上,严嵩他就不是有目的这样做的,他是蒙上了,甚至于他都不是有目的的蒙的,而是不知道怎么这一脚就就踩上车了。就赶上了。所以后面严嵩很多年没有升迁,甚至甚至于后来开始倒退了,是吧?到到嘉靖十年的时候,严嵩没有继续在北京发展。

到嘉靖十年,严嵩又被皇帝退回了南京去,单见南京礼部尚书。这啥意思呢?就是从皇帝的身边又走出了皇帝的核心团队,八年进去的,到十年又出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了严嵩被退货呢?哈哈,今天时间又到了,是吧?这个话题咱们,咱们正好明天讲。人。这辈子我跟你说,你真的不知道赶上哪趟车,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到底领导他哪根筋搭错了。好多事都是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不明白,但是事后看就是那样。

严嵩既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崛起的,所以我们就注定他也不会明白为什么现在他被皇帝放弃了。等到有一天,我跟你说,严嵩要明白了这里边的事儿,啥叫天威难测这四个字,严嵩要是想明白了,那时候就不是家境玩严嵩了,而是而是严嵩玩皇帝了。不过现在啊,呵呵,还是皇帝玩儿,你没商量。欢迎大家加掌柜的微信公众号,掌柜说历史,汉语拼音的全篇。掌柜说历史,我们明天继续

发布时间:2023-10-29 04:3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