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EP 109 / 造梗时代里,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三匹怪物儿浏览:1634

大家好,我是LITTLE FISH,我在北京。大家好,我是满满上海。大家好,我是乔娜,我叫乔娜。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也是最近的一个新闻,嗯,然后也不知道聊了以后会不会下降啊。不良价值自是第一件事情呢,这不是第一期了吗?嗯,但是这一期呢,可能就是说,至少在我看来就是可能更加的还有一种担忧吧,对吧,就是很让人想到联想起某一个时代会不会卷土重来的感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个教师啊,一个诚诚信的教师,然后因为在课堂上讲了一些不当言论啊。然后就被那个学生举报了,是不当言论,对吧?你说他什么不当言论,你你告诉我们呀,就是又不会说的,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啊。

然后就让你自己去微博上面去搜对吧?然后包括我看的那个有些新闻的那种视频的媒体,他就是把那个学生的举报举报,就是还有学生在群里面,可能或者他自己的朋友圈啊,分享了他的一些对于这个老师的看法。然后就是做了一个截图嘛,放在那里就是,无非就是他就觉得老师说了一些美国的好话,然后说了一些可能俄罗斯的坏话,就类似这种吧。其实我觉得这个老师如果按照这些学生引用的这个老师讲的一些话,没有什么学术的严谨性了,因为他可能也是也也许是一些牢骚吧。或者也许是一些吐槽,或者也许他就是发散开,然后就说嗨了,就说了一些这种政治性的评价的东西。就就就因为这个就要被举报,然后就要被好像是被打成汉奸或者是怎么样的扣上什么帽子,然后我觉得这个事情真的是就是让人非常的这就是感觉脊背发凉嘛。就是怎么现在的这个这个,这个,现在这种氛围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吗?你在我们国家说美国的好,或者说美国不好,说俄罗斯好,或者说俄罗斯不好,或者说只是说俄罗斯的某个人好还是不好。

这这个为啥属于不当言论,也是很值得探讨的。这种公共舆论上面的潜规则就是从来没有任何。所以我们就是一个潜规则的社会啊,从来没有。这些规则从来都不是明明面儿上的,从来也不会变成泥面上的,但是它永远都在那里。人是最近我们大家也都越来越感受得到,这种说起潜规则,国家大事的潜规则我们不能聊,我们聊聊职场潜规则。在职场上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啊?我就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一个,就是老于今天还刚上了一个热搜嘛,他不是说他下辈子他当流浪汉去吗?对呀,我们老大今年年初就发了一篇文章嘛,叫CHINA IS CHINA就是说大家很多人会问他。会,谁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吗?嗯哦。然后就求生欲很旺的说了一句,THE NICE CHINA也是CHINA,现现在现在除了就是同一反复,还能说什么话呀?其实说说到这个,我在我觉得也可以讲一个可能可以聊的一个方向吧,所以看到老于这个,嗯,老于这个热搜,那正好是今天的一个热搜吗?其实我特别能够理解他的这个出发点,因为我虽然说我我对于老于也也没有多么深的了解,但毕竟在这个公司干了这么久嘛,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他整个呃创业的过程啊。对吧?呃,他包括他的这个这个人的个性,这种知识分子,还毕竟作为知识分子,作为文人的一些情怀嘛,他还是会有的。

所以我其实特别能理解他讲这个话的这个出发点,嗯,就是尤其他作为一个北大的一个学学生。确实当年是非常有有一些理想的嘛,就不管这个理想是这种啊,追求自我的实现,还是说追求社会的进步等等,它是是有这个理想的,但是呢也确实是这个阴差阳错,然后就嗯诶,被他抓住了这样级一个非常啊大的商机。然后呢,这个产产业也这个它自己的企业也越做越大。那当然他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是要为底下人负责的呀,他的这个热搜,底下的这些啊,评论一个个的,真的是没眼看,我就发现这些人已经彻底的就是,就是完完全已经就感觉感觉,怎么说呢,感觉可能也算是一种社会割裂吧,就是底下的评论的话就是非常非常的。就是拒绝任何一点共情的,就底下的评论就全部都是,那你不要你,就你现在就可以啊,你现在就可以当流浪汉呀。你把钱给我呀,我要啊,你不要我要。愤世嫉俗的这种嘛,就是我觉得现在整个的互联网的很多的啊,网民啊,或整个表达出来的这种文化,这种这种思想状态,是非常愤愤世嫉俗的,就就是一个词,就是SNIC,对吧,就是觉得一切都是钱,一切都是权利,然后没有任何的意义,一切都是假的,然后这些人说什么话都是都是骗人的。这些就是凡尔赛,然后都都是那些有钱的人才才会说这种话,没有任何的共情的这么一个空间了。我觉得是这样,但你可以对他说的话持一点保留态度,但是我我,我觉得就是你从那个评论里面看到的。

那是完全是赤裸裸的仇富,就是没有任何的,而且也会觉得就是里面有种很不公平的感觉吗?就总觉得所有今天就是有钱的人,他都是有罪的。对,我就这种这种感受我觉得还是很强烈的,从这个评论里面感觉到,然后这个就就让我又又感觉就是觉得特别恶心的一点。对吧,像这种热搜啊,然后就放评论了啊,然后就放出来都是一堆这种评论。嗯,而且我觉得最最搞笑的就是这种评论呢啊,而且很多有这种评论是看上去很嗯很技巧的一些评论啊。就是特别就是造梗的,特别能够造梗的那种评论,这个也是最近我在啊一本书里面也有看到。

有写嘛,就是说今天的这种互联网上它的这种像表情包这种造梗的这种文化,其实它真的是已经形成了一种反制的力量嘛。就是大家都会觉得这种东西就特别有意思啊,你比如说看到别人说了一句,就是很讽刺的,很有讽刺意味的一一个笑话,然后一个段子,然后大家就会觉得或者造了一个表情包。很很有意思,把一个政治人物,或者把一个有名的人,然后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的一个表情包。然后觉得非常有意思,然后大家就完全就是的思考和公共的,这个表达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就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啊,就是把这个段子一分享,把这个表情包一分享,然后就没了,就是他的公共表达就是到这一步了。然后可能他自己的思考也就停留在这一层了,完完全不会对于啊任何一个像公众议议题去做一些比较深入的一些思考。当然这个就是也跟平台有关系吧,比如说你用深入思考的东西没人看嘛,对吧?然后反倒是这种表情包这种非常浅的东西就传播力量非常大,然后慢慢它就变成一种流行文化一样。的你好像你不知道这个梗那你你就落伍了一样。所以大家又要到一拥而上的去去了解,那就变成那种非常非常浅薄的这种呃,这种文化其实在那本书里面,这个美国人写的书嘛,所以他就会,他其实从他就已经开始反思,就是说这种互联网的这种文化,其实对对他们美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吗?从这样子的一个小的例子吧,我是可以看到,就感觉挺割裂的,就是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理想了。

而觉得而且不仅仅是不再相信理想,而觉得理想是是资本家拿来画饼的,资本家拿来骗人的就是,要不然就觉得是资本家拿来骗人的。要不然就是觉得是可能全力劳累骗人的。那这也让我想起那个维州写的,嗯,他的有一句话我觉得也是非常的就深得我心,因为我自己作为一个老师,我经常就觉得我的学生会有这种状态。他写的就是说维洲,就是说嘛,就有些学生他总是那种是那种,就是说一些非常冷漠的,一些愤世嫉俗的话出来,然后比如说随便什么东西,他都会觉得哼,那无非就是怎么怎么那,怎么怎么样,是吧?就好像我之前教到一些学生,我稍微他们就说哼,打拳了,又打拳了,就这样是吧,就是拒绝进行进一步的去思考和和交流。那那个维州就写说他们是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因为今天互联网的这种生态嘛,是吧,可能这种热梗的这种流行,可能他们觉得啊,我什么都知道了,无非就是内部就是这样子呢,他觉得自己什么都知知道了,但是却啊过早的丧失了这个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好奇心。我觉得这点就是说的特别对,那这就大家太早的就看破红尘了。说实在就就觉得自己通过这些梗,通过这些表情包,我已经对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的运行,对吧?对,政治,就包括全球政治,我已经了然于心了。啊,对,身份证治等等等等啊。

比如说一个女的出来说点什么女权主义的话,那就是打拳。对啊,然后一个啊,谁谁谁出来讲话就是五毛啊,那个可能就是小粉红对吧,就是他,他就只是停留在这个这个标签式的。然后嗯,非黑即白的,然后觉得我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不需要再去了解了。但明明他他们这个年龄的话,应该是有点儿好奇心才对,怎么就就就?其实就是感觉他们虽然那么年轻,但是心态好像已经老了一样,是是不是因为他们从小接触的信息太多。虽然他们已经过早的就已经出于一种,是吧?真的就是过早的有点看破红尘,我觉得还是缺乏那个独立思考的能力。嗯,就是我们就经常说嘛,所谓的名词也好,就是名字也好,它就是把一个高度复杂的事情概念化。

这样子的好处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比较便捷,但是这样子的坏处就是缺乏全面的看待问题的。像如果是这么喜欢用这种高度概括名词的,所所谓的打拳也好,小混红也好,就是喜欢用这些高度概括名词的人。他就是懒呐,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嘛,所以就会选用这么简便的符号化的语言。对,然后我是我是有看到一个啊,也也是还我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嘛,一个海边的西塞罗,也还是一个比较还不错的一个年轻人写的一个问号。哎,经常觉得很惭愧啊,起起码比我们小十岁,接近十岁哦。但是我觉得他的包括他的阅读量啊,他的这个思维的深度啊,自己人,人家不停输出的这样子的一个频度。我觉得实在是非常的敬佩。

他有描述,他有描呃,描述一个现象就是我就上描述非常精准啊,就是因为举报的这个事儿呢,他就回头跟他的做那个青交嘛,对吧,青年教师的朋友有聊过,然后他的那个青交朋友就跟他说,呃,他现在上课时就是非常小心的对,然后就是绝对不会去多讲什么,就照本宣科。那说那些学生呢,他他们也就对吧,就来就记笔记,反正他们也不会提出什么任何的我有价值的疑问。或者对跟学老师有什么进行深入的探讨,他们无非也就是就就就来这么混个学分嘛。他说,那你这样子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学到东西的学生不是挺不公平的吗?毕竟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会去举报老师的那种,对吧?这个他的朋友呢就提了一个非常嗯,就当然是也可以说是比有点偏激了,但是我我真的觉得对,我就是同样也是作为老师,还是蛮有感触的啊。一句话就这个他的老师就说那那个老师就说。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算是这些学生,那也是他们活该的。他就说,你看像现在那些举报的事情出来以后,你永远都会只会看到啊,就是可能校方马上进行处理对吧?然后那可能网上会有对这个事情的探讨,但是学生没有一个会站出来啊,比如说对为自己的老师进行一个辩解。或者为老师或或者说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会的,就所有的学生都是说白了就是冷漠的看客嘛。

就他们沉默的来学习,沉默的来哎,拿个学分儿,然后再沉默的毕业,然后再沉默的走上工作岗位啊,然后就变成这么一些沉默的大多数。就虽然你看我教的这些学生都是家境还不错的,但对他们来说,也就是在另外一个圈子圈层里边去沉默而已。维州就是写的纪念他的好朋友的文章吗?他最近写了好几篇,因为他的他的一个好朋友是在就在三月13月15号去世的嘛,然后就他写了好几篇。他每一年都基本上会在这个时候写一篇。哇,我觉得真的是看着我真的是太感动了,就是他的好朋友,那个好朋友其实是一个,就是一个学者嘛,一个其实非常有前途的学者,对,就是天妒英才这种,本来他应该是在学术上面有非常高的成就的。就是他这个这个他的这个好朋友叫做张辉嘛,那就是非常非常的啊,太过于钻研了。但是我我看他这几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是特别感触的,就是嗯,就是这种理想,其实就是这种理想主义的这种精神。嗯哇,我就忽然觉得简直是就跟不是一个世界的一样,真的读起来,我就觉得像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会觉得太不可思议。

比如说他这个张辉和呃,维州,他们都是乡下来的孩子,他们是那个上海,那个崇明,崇明的嘛,崇明岛的就是乡下的孩子,对,所以就是一直他的这个好朋友就是张辉的话呃。但他们俩是从高中开始就非常痴迷于文学,历史这些东西,我我觉得也也也非常的佩服,就他们那个时候的阅读阅读量就非常大而且会到处去搜罗那些旧书啊。然后去各种图书馆找那些呃,真本书来看嘛,然后去做他们自己的研究然后张辉到大学的时候的话也就是继续去呃。去追求他的这个呃,文史方面的这个这个学术的理想吗?但是你想它其实一直从物质上面来看的话,嗯,就是嗯,比较比较艰难的。对,你想想看吗?对吧?他本来家境也没有什么,然后他自己还就一门心思的去做学术的研究。其实当我看他的文章,后面也会有很多的啊,也也会有一些评论,就是一些网友的评论,读者的评论,然后就写说啊,真的是觉得很难以想象嘛,就是像,尤其像今天。

嗯,像我们当年可能文还会看到好多文章里面或杂志里面,是吧,写一些啊,比较有理想主义的事情,现在感觉就完全已经看不到了,那所谓的理想主义都是那种理想主义。我们也不要的,就是上个星期吧,然后我领导就找我,就回去的路上就跟我聊嘛,他就问我换工作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我原来在一个央企嘛,嗯,要是这个年龄了,然后为什么会换到一个这么累死累活的?他说,是因为收入高很多嘛。我说,然而并没有。他说,那你图什么呢?我说,其实我是有点儿理想主义的人,就是我会觉得嗯,我原来的工作让我所看到的只是那一个行业。嗯,然后我不知道在别的行业有没有更多更厉害的东西可以移植到这这个行业来用,所以说我就选择了换工作,到了这个平台确实让我看到了,更就是在整个水平上公认的嗯,更好的行业的一些实践。嗯,所以对我来讲,我觉得我是增加了见识的,然后他就特别不能理解,你知道吗?就觉得这种东西你说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我明显是去了一个性价比更低的一个植物。

但是你只是为了自己想看一些觉得不一样的,更先进的东西,而且你看了这些东西,你不一定将来你还用得着,用不着。但是我就觉得作为我们来讲,我们不一直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嘛,是吧,如果是有更好的东西,为什么我不去看一下呢?哪怕我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哪怕我性价比不高。但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尽管尽管我我同事也都是精英嘛,但是我觉得我这种思想都不是很被人理解。我真的觉得就是我们这个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嘛,对吧,就是真的,就像你所说的,一切都是性价比,反正每次你要说点什么理想呢,对吧?然后就会有人在那儿说啊,这个人,那么多人都是啊,拼尽了全力才能过上一个普通的生活。你还在那儿讲理想,那我就觉得哈就是总总,把这种对立起来看,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嘛。啊,就是,就是难难,难道说就是比如说没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基础就不配追求理想了吗?对吧?或者说你就必须要先追求一个经济基础。但是有多少人现在有经济基础的,谁又还有理想谁?所以所以我我真的觉得我现在真的是觉得就是我们这代人对吧,那包括我跟嗯,可能我们的一些同事啊,尤其是我们这代人啊,也算是这种八零对,尤其是八零后对吧,这S八零或者是九九零,前面一点的就我会觉得真的,就确实会觉得比较能够聊得来,但聊得来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保守。反而是我们的思想比那些年轻人要先锋一点,对不对?就这些年轻人一个个都非常犬儒啊,要不然就是很犬儒,要不然就很势利,要不然就很要,要不然就非常的沉默,没有任何的就是想法,小心翼翼。对对对,对我,我其实会觉得说那个A I智能的出现,其实会打破一些人,就是对一些这种固固有的,他们他们想要坚守的这些东西,就是不愿意去冒险的这种东西,会,我觉得会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一些挑战吧。

就是会鼓励大家,就说你,你必须得踏出去,你必须得打破你自己就是想要守住,或者是想要就是小心翼翼活着的那种感觉。那我觉得可能大部分人会在这种条件下,反正就是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对吧?比如说你,你,你抢走了一些。比如说,反正就是不断往往山上跑呗,对吧?如果洪水来了,反正我就不断往山上跑,而且而且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更更加恶劣的这种心态。是啊,比如说猛兽来了,我,我就不断往前跑,只要我不是我,只要跑过后面人就行了嘛,对吧,就是这这种内卷嘛,就是内卷嘛,就是典型的就是,那就继续卷呗,那挑战更多我就再卷呗,反正只要我能够再卷过一个人对吧?提升一分干掉千人,我觉得这种心态可能还是很难转变的吧,那就是都会有路径依赖了。我觉得比如说像今天我还是跟那个休息室供能老师们聊天呢,就是像比如说刚刚结婚的呃老师,那么也是在聊这个学区房的问题啊。然后这个还有一个特别逗我们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在在在咨询这个到底是先学啊BADD还是先学ABCDD比较好?所以就是就是我,我,其实我就呃,当然我就知道这种话题嘛,肯定就顺着他们说一说。

但是我,我,我真的内心就是很想说这个,对,都呛,G PT末了你你还是想在些干毛呀?对呀,我对。其实我觉得趁G P T FOR出来之后,我大概想了一下,我觉得以后什么样的工作是不会被取代的。其实我觉得真的就是体验类的,嗯,就是什么体验类,就是比如说F ONE赛车,哎,对,你不可能有机器人去,对不对?对,比如说一些竞技类的项目,就是比如说你篮球赛,足球赛,你看一群机器人在那里踢足球干嘛呀?对不对,就是那种这种完全是对那种身体类的体验,对体验类的这一种一定不会被取代。其他的如果只是完成工作的就是为了就是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想要用一个什么东西去换钱的就是每个人都有办法用这个东西去换钱的这种工作是基本上将来都会被AI取代。就变成了最后。人其实很有可能就是真的,你就是得去体验生活,各种方面去体验生活,就体验你的人生,不然你就没意义了。但是你看很多那种科幻作品,最后大家都可以都是在虚拟世界里体验人生,你最后体验完了之后,不外乎就身体产生多巴胺让你开心吗?而直接你在虚拟世界里一样可以让你产生多巴胺让你开心哎,可是就是因为这个,这个问题哈,其实就延伸出了,不是,现在很多人就怀疑说,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虚拟世界。

我们其实就是别人的的替身,在体验这种生活。那如果我们又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那他在虚拟世界里面搞不好会把人类就是重,就是重新再演进一次,他可能在虚拟世界里面又再演进一次说他又创造了一个机器人然后又来取代你在虚拟世界的东西就是变成套娃了你知道吗?就套层套一层对永远都在黑客帝国那样是的呀,所以这这肯定而且我觉得肯定会影响人类的演演化的吗?嗯哎,不过包括你说现在的那个生育率下降,等等等等,对吧?我觉得人类的演化还有包括就是医疗的进步,是吧?其实我我我觉得人类本来就已经在深度的介入自然的这个演化了,以前很多可能不能活下来的基因现在都活下来了。对吧?真的,人人人已经在深度的改造,真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以后以后真的是不知道人会对自己的心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

发布时间:2023-12-16 17: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