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Vol.30 播客,就是为了人和人的真诚交流啊

文化有限FM浏览:15.5万

我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这期的文化有限,我是星光,我是超哥,我是大一啊。大家好啊,那这期咱们聊聊关于播客这个话题。可能一听到咱们聊这个主题,就知道应该是之前准备的选题,要不就没准备好,要不就没选题了,临时凑一下,哈哈哈,对,因为我们发现最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吧。很多播客节目也都出来了很多新的播客节目各个领域内不管是文化呀,媒体领域啊,资深的老师他们都自己出来做播客了所以我们也想就这个话题来聊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播客产业对那啊。我想首先问超哥跟大一老师啊,就是你们两个人第一次接触播客这个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嗯,我最早接触播客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东西叫播客,我只是觉得哦,在网络上好像能收听到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外的电台啊。然后当时是听谁啊,听糖蒜,糖蒜广播他们,我就觉得哎,一帮北京人特别亲切,就像朋友聊天儿一样啊,坐那儿每天胡侃。他们旗下又有很多的分支节目,什么聊电影的呀,什么聊汽车的呀,当时还有一个叫搪塞女子脱口秀的。就三个女生在聊她们的话题,然后后来就听到了集盒集合,因为也做得很早嘛,就是一个游戏的平台啊,游戏做游戏评测的这个公司,他们做播客,其实听他们的播客我听不太懂,因为我也不玩儿,但是就觉得特热闹啊,就几个人聊天儿,就特别陪伴。在那个时候就应该是听到了一些当时不知道叫什么的电台,后来才知道哦,叫播客,那你听的还是特别早的。

你想糖蒜跟集合都属于播客领域界的老前辈的老前辈,绝对老前辈,反正不是第一代,也是第二代了。因为第一代播客它应该是算,就像飞猪他们做的反播,那个可能是第一代播客那个当时那个播客可能还是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你得拿电脑浏览器点开链接才能收听所以就非常不便利这个可能播客的历史我们后头再说可能糖蒜他们就算是苹果手机普及之后比较接近大众视野的这一代嗯。嗯,嗯,那超哥呢,我也是听糖蒜哦,你也是那挺早我也是听我的一个特别好的哥哥跟迪蒙就糖蒜创始人之一跟迪蒙是认识特别好然后呢。他经常在朋友圈转转逃犯的内容,然后我有一次听了一下,给我乐坏了。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听播客那一期我应该是听的关于打麻将的故事就是我对播客的认识第一我觉得哇如果说直播是东北人占据了半壁江山我感觉播客就是北京朋友的天下然后都特别贫然后我就记得我听了。

第一期是那个打麻将给我笑坏了,我就跟个傻子似的就一直跟那笑然后他讲的是说他们有一个人打麻将要听牌然后憋了。一个特别大的应该是一条龙呃,然后卡五饼要糊然后那个当推倒之后说卡五饼糊了,一特别大的然后大家其中有一个人就就说说哎我记得底下已经打出去五柄了四个五柄好像都在底下都打完了怎么又有五柄呢。最后发现说再一看说那个其实是一四饼然后有一个人搓了一个鼻屎搓成球点在四饼中间充当五柄给我笑坏了。我就一个人咯咯乐半天。我说啊,怎么还有这么贫的节目我一开始听那个就感觉跟听相声是一样,的感觉只有北京人特别适合做这个事儿我感觉一张嘴就都是故事嗯。

嗯,嗯,所以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从播客里面发现了新的世界。我是因为最早的时候其实我听的是大内密谈然后糖蒜和基合我以前是真的不太知道虽然我我以前有时候也玩游戏但我也不玩主机游戏所以不太清楚然后糖蒜是大一老师之前他在听的时候给我介绍过他说有一个播客特别好叫唐蒜广播你可以听听然后那个时候我就对我答应了但是我们没听实际上是没听但是那个呃。大内一谈是我自己他们刚做的时候我听过几期我感觉聊的还挺有意思的。我我还是听到了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还感觉收获比较好的,轻松愉快,寓教于乐。对哈哈,所以后来那个大尼米谈他们就是糖蒜啊,集合啊,大尼米谈,这他们属于比较古早的一些广播节目。后来就是随着这个知识付费啊,什么这些玩意儿兴起啊,那就这两年有更多的播客节目出现了。对,大概大概这个脉络吧。

哎,我想补充一个我早期听得特别嗯喜欢的一个播客叫鬼影人间啊,讲鬼故事的,是吗?对,就是我,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喜欢这种恐怖片儿听鬼故事。然后自打张震老师退出这个音频圈之后,我就没得听了,我就特别想说,哎,就这么多人做播客之后,没有人专门讲鬼故事吗?然后我又网上搜搜了好多,都是那种就是很粗制滥造的啊,就感觉也不太好。后来就找到了这个叫鬼影人间这个博客,一个男生他自己讲,后来又多了一个女主播,让他们俩就是会念听众的这个发来的鬼故事。然后他们也会跟周德东专门的合作,就是拿到授权,然后来播讲周泽东的鬼故事,然后他们在里面会配一些音效,音乐什么的。我发现诶,他们好像这作为一个我理解的,就是民间机构做的还挺好。那个我听了很久。然后他们后来还搞过好多创新的形式,比如说写一个鬼故事开头,然后撒开出去,听众可以往下写,续着写,续着写回来再发稿发回来。然后他们在鬼故事中成对鬼故事接龙啊,然后他们再讲出来然后再怎么样怎么样反正就是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玩法让我觉得哎。

这个挺有意思的然后后来因为去年还是前年吧,因为一些政策原因他们就不能叫鬼影人家不能叫鬼了就改名叫哈喽。怪谈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听一下我也觉得啊,听现在如果搜索的话就搜索哈喽,怪谈可以找到是吧,对对对,然后大老师,你听会的都是夜里听吗?哦,夜里不点我都是白天听那说明这个节目还真是有一定效果啊,很能吓对还是挺做得很好的他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啊。然后那个我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老师说他特别喜欢听那个鬼故事的那个节目吗?你判断一个鬼故事的节目是好是坏的标准是啊,是特别简单是不是能吓到你吗?对,我觉得这个是基本,就像喜剧电影到底好不好笑一样啊。像张震那个鬼故事还是比较初级嘛,就是它里面很多就是尖叫靠音效,对对对,靠音效,效音响其实是比较那种,就是隔制你的那种技巧。但是像周多东老师这种鬼故事,他其实周多东写的所有的作品里面都没有鬼,都是人跟人之间的这种悬疑的故事。所以我听觉得还是他还是往前走了一步。对这种上周大一老师给我推荐了一个节目,其实不是讲鬼故事的,是讲那个电影电视剧里面的阴森的配乐的那期。我一直没敢听,因为那期我一直没敢听,因为他说那个讲的挺好的,然后那里边配了好多配乐,都特别恐怖,然后我就一直没敢听,然后而且他给我推荐的时候说了一个。

因为我开车上下班嘛,说了一个,我说那个我说行,我开车回去的时候听听然后他给我说一他说你听吧。听完回头你发现你车上多一人儿然后我就我就没敢。我原话是说,我就没敢听,晚上下班路上回家听90点钟开车回家的时候你从后视镜往你后座看一眼看是不是多了一个人哦。就我就没敢听,一直放在我的带锅列表里。没想到大老师,你原来是这样的人,对我有这个爱好,欢迎大家跟我多多交流。对,就是鬼故事听多了。然后我还想就是接下去问。其实大家也都提到了播客这个事儿,它有点像以前熟悉的前互联网时代的那种广播,什么交通广播,娱乐广播,音乐广播,各种题材的也好,大家可能就是通过这个声播的方式。

然后有主持人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聊天儿或者是给你传达一些信息给你其实前互联网时代的广播大概就是这样子那其实我想知道的是在播客之前可能我们三个人都接触过的就是这个广播就正叫我们怎么讲就叫正统的广播吧。那我们接触正统的广播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就是在正统广播时代有没有什么对你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儿?反正我就是以前都是上学的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听我们包头特别著名的一个广播台,地位类似于北京的交通广播的那个台好像是调频88.2兆赫。应该也是包头广播。交通广播台,那里边有一个主持人特别著名,叫大力,我现在还记得一个DJ大力就是包头的人大家可能听我说话也能听出来有口音呢。然后比如他说话老往上扬,就是这个包头口音加上播音腔,就会变得特别怪而且他会有主持一档那种深夜类似于午间夜话的那种节目你们就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就是这种包头话播音腔然后故作镇定呢。

就是深沉的在晚上要跟你聊这种心灵鸡汤的嗑包头五周同对对对刚才有一个听友跟我说他内心特别痛苦就是后边往往那扬哈哈笑半天大一老师呢。广播时代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我可以给大家分享那可是启蒙了我妈好像就特别喜欢听广播就她说她怀我的时候就每天听广播因为那会儿就还没有一类属于胎教你对因为那会儿也没有录音机。真的是没有什么慈爱这那都没有就只能听RADIO然后这个他跟我说。然后后来我可能小学到一二年级的时候吧,我就特别喜欢听那个评书相声。那会儿北京文艺广播现在也是叫87.6,北京文艺广播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是放空中校林。就是传统经典的相声啊,小品啊,然后中午还有一个重播好像是一点半吧,还是十二点半我忘了,空中校林两个主持人一个叫万海一个叫张宏这两位老师应该都已经退休了。当时他俩就是在主持的过程中就一捧一逗那种感觉然后再放这些段子我可能得听了十来年后来就换人了后来北京文艺广播下午又有了一个叫开心茶馆儿啊。

一个叫大鹏的,一个主持。叫大鹏的这个人他在北京或者是在北方,其实推动相声的现代化其实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因为是他最早把类似郭德纲把德云社的相声是拿到了广播电台里面来放哦。才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线下小剧场,更多人知道了郭德纲包括当郭德纲后期跟中国曲艺界有BF之后他还是比较支持他们的作品啊。所以就是大鹏后来现在这K心茶馆好像节目还在但我好久没听了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主持就是我的这个对曲艺的爱好可能是从从小学到中学到后来上大学。都是有这么一个陪伴。广播给我的是这个印象特别深。

我听你们俩说,就是勾起了我很多回忆我自己的那个听广播的历程就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然后就我爸第一辆车他买了之后然后每天送我上下学当时也没什么可听的然后我记得他那车里面当时还不是CD还是得放子带那种播放器然后除了放磁带之外。就是广播然后我初中的时候每天他送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听广播他就会开着那广播一般他都听那个交通广播103.9然后交通广播里面最著名的除了那个交通信息播报之外。就是有很多节目然后在那些节目里面就像大一老师一样认识了好多当时特别有名的主持人和播音员我觉得如果他们这帮人将来进到播客行业会对播客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对然后除了1039之外就是刚大一老师提到87.6还有包括音乐广播990还有97.4对还有那个国际广播就好多调频的广播然后当时是我记着上初中之后为了让我学英语然后给我买了一个随身听然后随身听就也有那个收音机的功能然后每天晚上的时候我爸我妈都说你要听一个小时英语磁带啊。然后我就把英语磁带放那个收音机里然后就开着那个播放键是播放磁带但与此同时我戴着耳机然后把收音机开开就相当于我提上行实际上听的是收音机但是磁带还在放然后爸妈一进来检查的时候。我就把这收音机等儿点一下,然后收音机就关了,然后就继续听的这声语就是我就经常干这种事儿。就印象特别深刻,然后就当时听了很多广播,我想想那个初高中的时候我们上大学以后哎,高中高中有那个时候所谓劳记课就是劳动技术课刚有然后劳记课会让我们做很多手工然后有一次让我们做就做一收音机然后因为我们每周有只有一次老记课在就是一次课你不可能完整的做一收音机因为它给你的东西都是最原始的给你电路板儿给你那个电信过你们这应该是精工实习啊。怎么能是老就吧,就给给你那种无线电比什么电阻啊,电容啊,这些东西然后让你按照它给你的图用电焊上去然后他那一次课一个礼拜一次课大概你能把收音机从零件儿最终组装成一台能够收到音儿的收音机可能要起码花四次课的时间就一个月然后当时我们就每次做每次做一点每次做一点然后我就特别认真做后来最后全班只有三个人还是两个人最终组装成了。那个收音机就是把那零件组装成一个成型的收音机然后然后唯一个能收到台的就是我做的那个。而且那个收到台只能对就只能收到两个台然后这两个台的收音效果都极差就是你能隐隐约约听到里边有人声在说话但是不太听不太清楚他说的是啥但是能收到然后老师就在那个次牢记课上给了我最高分儿然后我特别高兴我说我靠我自己能做收音机了就特别有成就感哇。

我有印象因为我跟星光是一个学校的我比你高一届嘛,我那个就没想我记得是一个黄色的一个壳子跟口粮糖似的那么大小对吧。对对对对不不不大不大啊,因为它只有收音的功能然后一个一一小块电路板对完全没想。我这是完全没想。这儿我必须得插一个广告,就是单身女性再看看星光老师现在星光老师有一个有一个新的技能会手工做收音机女博士。Q的爱唠嗑的女博士,你听见了没有?这儿有一个会会做收音机的单身男士,咱们继续聊,往下往下继续聊。下一个话题就是刚才咱们讲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播客,也讲到了前互联网时代的广播。

然后我现在特别想知道的就是现在在你们的日常生活里面你们都通常是在什么?场景下会听博客?我觉得这样咱们先看一下各自小宇宙的收听时间哦,那肯定我最长,是吧?我最短。超哥,你多长时间?12时30分钟。哇,这么长时间吗?哦,我是181小时,我229小时。哇,那你最多,你最重度。那我们从轻度的开始说,您最清楚的开始说。对,我是属于这种一心不能二用的人,就是兼顾能力特别差,如果我要做饭的时候听广播我就会一直不动就一直想听他说什么得听清楚了就过于好打听。听播客就得躺平。

我现在听播客都是哄我儿子睡觉的时候,他还没睡之前,我躺在那儿塞着耳机,然后躺平了听,然后那个就恨不得要做笔记了,就必须得全神贯注的才能听,所以我就没法儿陪伴大一老师呢。我是上下班路上我都会听,然后像超哥说的,做家务的时候,比如有时候我洗碗什么的,就也会听一下我主要也是从那个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因为我现在开车上下班然后我为了。开车上下班的过程中更专心的听播客我甚至专门摆了,一个小音箱放在了,我的车里最关键的是我现在小宇宙的代播列表里面想听的节目估计已经有上百期了。但是因为代播列表太长没有那么多时间听就还一直在增加其实播客这个东西嗯,要说新其实挺新的可能也是在近一两年才兴起的这么一个概念大家都在聊这个事儿并且也有一些资本准备进入这个行业在观望然后很多人也都想要自己去做这个播客不管是业余啊。还是职业那但是如果你要说这个概念旧呢,其实这个概念也挺老的因为你像咱们之前提到的糖蒜啊。集核啊,大内密谈啊,其实他们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儿了,所以也不算是一个夺心的概念。那我就想先来说一下就播客这件事儿,它本身的一个历史,或者说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然后以及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经历过哪些事儿。然后有里程碑的事件啊,或者是代表性的节目然后这个这一趴呢?主要由大一老师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播客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实是苹果推动的包括像播客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都是苹果他最早是做IPAD PAD,再加上CAST就是PODCAST,就变成了现在的播客。就是他把这些在网上分发的独立的音频内容集合在了它这个PODCAST里面。嗯,然后随着他的做ITUNES的这个越来越广泛,最早POCAST是集中在ITUNES里面的嘛。就是就是你可以听音乐,你也可以听POCAST。是是这么一个情况。然后当时就国外先起来,很多人就会把自己的音频内容包括很多专业的机构,包括美国广播电台,什么NPR这些电台,他们都会做自己非常专业的POCAST的播客节目。放到苹果上面去分发。这个为什么在美国会起来呢?因为也是就像超过的场景很像。因为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嘛,他们公共交通并没有我们这么发达,所以美国居民他们就是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其实蛮长的啊。

他们就对这种音乐类的或者这种POCAST的播客类的内容需求量非常大,这也催生了一个产业链,就是美国有专门很专业的公司去做播客啊。这是苹果推动的。然后到了这两年,我忘了哪年苹果的发布会,他把POCAST专门拿出来做这个独立的应用嘛。就是你现在你看LOS十三里面POCAST是一个专门的图标,就叫那这个图对,就叫播客。那很多人就会纠结说,那到底什么是播客?嗯,这个概念其实有点儿像非虚构,就是它不是一个非常准确,有明确边界的东西,它只能说我们只能说什么不是播客?就比如说相声,我们传统认为它就不是播客。

知识付费,因为它是TOC的这种生意我们可能认为它也不是播客那有声书可能也不是播客剩下的可能都算播客我有一个问题因为那次咱们不是在那个咱们一堆播客群里边儿播客主播群里边儿大家在讨论什么是播客吗?我我有点儿想问但是我没好意思问人我怕人家说哇?这一做播客的还不知道什么是播客其实我不知道我就想问说就是播客和广播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我觉得内容上是一个东西只是说班子不一样尤其是像就是播客可以聊一些尺度大的不让广播不让聊吧。是不是因为你像咱们的国内的广播啊?最早它其实都是为政治服务的,那是为了一个国家的宣传机构播新闻它有一定权威性所以它有很字正腔圆的主持人这种那像播客呢?我说班子不一样就是因为播客更民间一点儿你像糖蒜最早金光也介绍他们很多音乐类的节目他们也有一个一度的一个SLOGAN就是做中国的海盗电台啊。这么一比可能很多人就明白了,说那海盗电台那个电影大家都看过吗?就是一个独立的一拨人,然后在公海上弄艘船就往英国输送这些摇滚乐纯凭爱好,然后也不一定挣钱但是他们做出来了。大家很喜欢的内容现在我觉得就是我们国内的播客的这个班子,大概是这么一群人,也有很专业的人专职在做,像大内,像日坛,像李如一这种他们是非常专业,的播客从业,者来制作这样,的节目也有很多比如像咱们这种可能从兴趣。爱好,开始或者从情节从情怀开始做那我们都不是这个行业,专业的播音员或者什么从业者都不是那我们的班子肯定没有人家专业啊。那我们做出来这样的内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或者答家会捧场来听。大概是这么一个东西,我要我补充一下,其实大于老师刚才那个分类就是播客跟广播的区别。

我是同意的就是制作方其实叫制作方的不同或者叫内容输出方不一样然后我还想提供一个视角就是其实播客跟广播另外一个大的区别其实就是渠道的不同所谓渠道的不同。就是其实广播是靠频段来做传播的。所谓频段,就比如说什么调频87.6,调频103.9,这每一个都其实是一个频段,它是靠那个,就是比如长波,短波通过这种方式去传播的这么一个技术上啊。通过这种方式去传播的,比如说呃,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呃,我们在前互联网时代我我想做一个电台比如像海盗电台刚才提到的他们是租了一个船然后在这个船上搭了一个可以对外发布广播用某一个频道用某一个频段去对外发布广播的这么一个系统然后所有有收音机的人只要调到他们这个系统。调到这个频段上,就可以收听到由他们这个系统播向外播发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架构,比如说比如海盗电台,呃,他比如被政府查封了,说我要查封你,那政府一般来讲,查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派警察去把你们这帮人抓起来不让你们再拨了。相当于从源头把你们掐断另外一种掐断的方式是他可以通过管理你的频段来掐断你比如他就在这个频段把你这个频段屏蔽了。

或者叫根本就不让你用这个频段你比如在中国你要想做一个自己的就通过这种方式做一个自己的广播电台你需要先向政府去申请使用某一个频段才行。你像为什么,为什么交通广播是103.9,是因为政府分配给他,你就用103.9来做你的交通广播。你不能今天流浪3.9明天用90这不行所以它频段是固定的然后它电台也是固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然后现在的播客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流量这种方式去做你的内容的分发我可以通过。比如你自己搭了一个台,比如像糖蒜,像大一老师刚之前提到的,他是通过一个网络的链接才能够收听到他们的节目那他那就是说他们自己搭了一个网站他们把他们的音频放在那网站上你登录他们网站可以去听他们的东西其实可以类比成之前的电视节目和现在的三大流媒体网站什么优UBE啊。优酷啊,其实这种关系就有点像这种关系我们刚才讲的它是一种媒体形式嘛那我们像它作为一种内容那你们觉得播客?其实我我一直想问你们就是,那它如果作为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呈现方式和视频啊,文字啊,图文啊这种媒介相比,你们觉得它的差别在哪里?我是觉得除了就是音频这种形式可以让人更专注,这是第一,第二可以让人更亲切,就更贴近这个听众之外,另外一点就是你看我比较了,一下那个播客跟之前的广播有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之前听广播就是听完你就走了,听完就没了。比如说我听那个7+5亿的评书,我可能这期听过了,我再听下期,那我可能再下期,我有事儿没听见,那再下期我很难就再听一遍,除非有别台重播,还有点儿像那电视节目,也就听过就走了。

但是播客不是播客,因为它可以保存,可以放在一个地方不动,那就没,只要不删,只要不被下架就永远在。所以你可以反复听某一期节目反复听某一期节目它有这种时效性和保保流性的这么一个区别。我觉得这长尾很长,一个对,对对,有这个叫播客的一个优势。对,你像我,你像我自己用小宇宙的时候有时候会特别惊讶地发现哎,收到一个提示说呃,谁谁谁又在那个咱们的某一期节目里面评论了然后我一看这期节目就是十几十期以前的节目我说哎。为什么十期以前的节目现在还在评论呢?然后点开一看是他刚听完然后他刚才评论的对所以就这种很难在广播里面发生就这种事儿对。这是我觉得是它的一个优势。

但是同样呢,我我也观察到可能有一定的劣势的原因在于什么,就是播客它是线性的,就是它的内容是线性的。比如咱们仨今天聊这个话题,我们聊第一趴的时候,我们就得聊第一趴,第一趴第一个话题,第二第一趴第二个话题。我很难说,我聊完第一趴第一个话题,我紧接着能够跳到。就是在听的过程当中,听众很难从第一趴突然跳到第二趴,我不想听第一趴,我想跳到第二趴,然后我我第二趴,听完我再跳回第一趴,然后我再跳第三趴就很难有这种但是视频就可以文章也可以。文章我看完第一自然段,我可以拉到结尾先看结论,然后我再翻过来再看第二自然段,视频也可以,但我们也看到了,其实像小宇宙啊,像青芒啊,他们在做的一些关于专门针对播客的一些产品上。他们针对这个有考虑,比如他们通过时间轴啊,通过那个小宇宙里面打点的方式啊,你可以很快速的跳到某一个点去听。

专门去听某一个内容所以我觉得随着播客的发展这些技术也是在不断进步的那可能现在的劣势以后可能也就不称其为劣势我是这么看的刚才我们都说的是从用户角度或者是从行业角度来看播客和其他媒介的比较嘛。但是我想从主播之间或者是人跟人之间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播客就是为了人和人更真诚的交流。这种交流它不仅是说主播之间的,也是主播跟听众之间的。对于我来讲,什么是一个吸引我的播客?我当时就列了三点,我就想,第一点呢,就是不蓄意给别人上课,就首先,当然这个纯个人感受啊,就是我觉得我们三个在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是我们真正好奇的东西,是我们想听对方的彼此的想法的时候会讨论的东西不是说哦,咱们仨今儿坐在这儿要给听众普及一个什么知识从来没有这种从来不做这样的东西。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东西。

然后呢,第二个就是说主播的声音,它是一个比较好听的,你个人能接受的一个频段,一个频率,因为我们必须得承认,就是有些人的声音,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嗯,你就是听不了某一些频率的声音,你就觉得这个声音我听着特别难受。那这个没办法,我觉得那这就是播客跟主播之间的一个非常有嗯缘分常奇妙的一个连接对然后第三个呢?有信息量这个有信息量我觉得就是在一个现在大家这么多媒介和时间可以分配的时候人家为什么要来听你的节目伊朗我喜欢的播客它不是纯情绪的表达它也不是纯经验的表达当然这个经验如果你是个名人咱另说啊。因为现在大部分做播客的朋友他可能还不是这么出名的人包括咱们三个都是就普通人对吧,我没有必要听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讲他的情绪。这个是没有信息量的。这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三点,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人的真诚交流。我觉得一个好播客除了大老师说的那几点之外,可能就是因为好多人啊,就是我,我自己现在听了很多播客我要咱们三个也在做一档播客节目所以我自己的一个观感就是很多人其实说也有很多播客的朋友在讲。就是播客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陪伴感。但是呢,嗯,一开始的时候嗯我还是挺认同这个说法的,但是随着就是听的东西多了,然后自己也在做,然后感觉上就来讲我觉得陪伴感这个事儿吧。如果说他有的话,我觉得他优先级也不应该那么靠前,也就是说我我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比如比如说有一个新要做播客的一个朋友,他他说我现在也要开始做播客了,然后别人问说,那你想你的这个播客,你的目的,或者说你的愿景是什么?他说,我没什么目的和愿景,我就想给喜欢听我声音的听众提供一种陪伴感。

嗯,如果他这么说的话,我也能理解,但是我周童老师感觉你看就我有点忐忑,就是我忐忑的点在于哪儿呢?在于首先这种陪伴感。这种陪伴呢,肯定是真实需要,但是我并不觉得这种陪伴感是一种刚需,或者说它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为什么?因为它可替代。比如说我想要陪伴感,那我听音乐也可以啊。北国人们一定要听你的这个播客,从你的播客里给我提供陪伴感对吧?或者哪怕我听白噪音也可以啊,这种也是陪伴感。那为什么我一定要从你的播客里去给我听陪伴感?我自己是对这个事儿稍微有一点点的,就是我认为陪伴感是必要的,但是我不觉得它优先级应该往前排。可能它的优先级应该排在打一老师刚才说的,那三点再往后我其实做播客的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身边的有一些人,经常有些人就会说咱们的节目觉得有点儿重哦,对,就是米亚老师就说说你看我我打开你们节目如果我是想那个干其他事儿的时候就是想找一个声音放着轻松。

愉悦的时候我就不会听你们节目对他就说听你们节目就感觉特别重反而放松不了。对对对,他说,就是特别思考,所以我其实也不知道,就别人老问我说哎,你们的节目好像跟其他的节目听起来不一样。其他的人就可能都是在聊天儿什么的,他就问我,你们是怎么想的?就从我自己出发,我是觉得说我,我跟他的回答说,因为我们只会这个,我说,比如说聊人生经验,我们三个也没有什么丰富的人生经验。对吧?就是你要是跟人家聊这个斜的腰的也不行。所以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说这个轻和重之间怎么取舍我觉得我觉得超哥这个问题特别好就是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咱们三个人在真正做这个事儿的时候嗯,也会怎么讲呢,比较困扰吧,或者叫是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问题,因为用户的反馈啊,就是很多种,多种多样,比如大部分人说你们这个聊得好,都是赞扬励的,对,很感谢他们对鼓励的。然后但是也会有人就觉得说你们这太重,因为我我确实也遇到过这个,因为太重的人就不听了嘛,就除非对,对,尤其是不是好的朋友会说,是的,是的,尤其是我在线下我肉身推广的时候。就比如叶新认识一个朋友,我就会跟他说,哎,我现在跟两个朋友,我们在做一个播客节目叫什么什么。你关注一下,快快快关注关注,然后就盯着他订阅感觉地铁第二维码的人对地推地推播客。

然后我在做这个事儿的时候,通常啊,他关注了之后,我就会让他说,你随便你看题目,你想听一个,你感兴趣听,听完给我一个反馈,我特别需要你的意见,我们希望你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改啊。然后他后来听过一两期之后,给我的反馈嗯,就有有很多人吧,他们就会说,你们聊得挺好的,然后也挺深入的,挺好听的。确实这个事儿对我也有启发,但是呢,可能我嗯,就真正在我通勤的时候,或者在有场景的时候,我不会选择听你们的博客,就会感觉说你是在给我,就是你讨论的这个问题呢,也挺有意义的,但是我真不想在休息的时候想这事儿。对,我也不想听你,我也不想听你们仨聊这事儿,就是你们仨聊的虽然很有启发,很有意义,很有知识含量,很有信息增量,但是我我,我还是感觉我听个歌儿听一下可能好。或听听人给我讲故事,或者哪怕听鬼故事呢?可能都比你你们这个强所以这个也是困我觉得这个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到底是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我我是我们是需要进行调整吗?改进吗?还是说我们就就卡好我们的位置那可能咱们三个人的性格和咱们三个人的经历那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咱们三个人做出来的节目也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卡卡住的位置或者叫所谓那说的好。听一点儿就生态位我们在播客产业里面生态位就是这位置我们高也高不到哪儿去我们也上不去那可能我们低也低不下来那这个就因为是跟咱们三个人的经历和咱们三个人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也可能是因为这个我不知道大一老师怎么去看我觉得超哥说的。

特别对就是我们也不会别的,主要是主要是能力所限。那要会说相声,可能咱就是一个群口相声节目了。对,如果声音好听,我们可能就做ASMR去了,对吧?那因为我们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和信心,所以我们只能说尽自己的努力。我们把我们真正想知道的事情拿到这里来,然后我们真正觉得特别打动我们的作品拿到这里来讨论讨论。三个人能互相的启发,启发,激励,激励,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而且我觉得我们不是为了做播客而做播客,做播客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说。咱仨嗯,哪个作品特别受启发对学习小组咱这初心对吧,然后呢,这个学习小组可能就是在一个路边儿对吧。我们正学习小组正聊这事儿呢,那边儿上可能有个朋友在隔壁桌儿他听哎,这仨人聊这事儿,我好像也挺感兴趣的那就欢迎你搬把椅子过来坐着咱就一块儿咱不是说大讲堂里我今儿没一跳说这仨人今天要开一个研讨会了然后你要不要预约来一趟肯定也不想这样大老师刚才说那个搬把椅子那个我觉得特别好这也是我观察播客的时候因为我就是做这个事儿吗我有一个特别奇怪的问题就是做什么事儿呢?就别人都是做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我是干一行怕一行你看我以前做电视节目的时候我我我做电视的时候我很少看电视节目因为我就不是那种特别研究比如说我当时做访谈节目按道。理我每天应该看那个OPRA对吧,看这些这个60分看人家怎么访谈但是我就不想看因为我每次看那些呢。就是老就是特别紧张就是老会觉这儿自己这儿不行自己那儿不行完了干不了了算了对,所以我就不会,我就刻意会回避,不会看这个。然后现在做播客呢,我也是尽量听的时候你看我听的也特别少我就特别害怕我就变成了,一个纯学习式的听播客缺少了听播客这种享受。然后呢,大老师说到这儿,我就会觉得说我看这些播客的时候发现一个特别有趣儿的事儿也可能看出来播客和其他媒体内容的不同就是你看播客的时候底下大家留言的时候很少有杠精就因为很多播客大家其实都是在抒发观点抒发看法对吧。说我觉得这个事儿好我就这个电影不好我觉得这个文章哪儿写得特别打动我如果这个事儿你在博客上发或者在公众号上发哦。你就能看出来一堆就底下骂了,我觉得你这个人不行,这那这那。

但是在播客里边儿我发现很少有这种这种冲突对话式的讨论我还想了想说为什么后来我想了想我说听播客肯定就是如果他真的觉得你说的不行直接就关了就是能够听下来的人听下来的人他都是对这个讨论好像还感兴趣还挺认可你的对吧。不然我为什么听一个人那么讨厌人在那儿叨叨叨叨半天叨了俩小时就为了跟他抬个杠所以我也觉得这个就说明了播客的好。因为时间足够长,所以能够劝退一些杠精。如果大家有想做内容朋友的,可以觉得就是来从播客入手就感觉这个圈子特别PC LOVE对没有那么多抬杠也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确实过于不红所以所以刚刚咱们也顺便聊到了就是我们三个人做这个播客的一些愿景或者叫一些想法为什么要做这播客想把这个播客做成什么样子其实我个人特别同意戴老师说的就是那个比喻就是我们三个人在一个桌子上闲聊然后如果你在旁边的桌上听到了我们的闲聊。感觉有兴趣,你就过来跟我们一起坐下聊一聊。对,我觉得这个比喻是特别好的,代表了我们的一个心声。同时超哥说的那学习小组也是另外一个特别好的目目的就是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从去年咱们开始做这个播客到现在我们每一期的选题其实我们都是要做功课我们都是要要么看书要么看相应的作品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是一种反向对自己的推动和激励我自己想过就如果我们不做这个节目不做这个播客我可能在这半年和一年快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根本不会看这么多的东西根本不会看这些作品所以就是对自己是一个反向的激励和推动同时也在利益过程中首先是对自己有成长其次是我们想把这个东西分享给愿意跟我们一块儿唠嗑儿的朋友们。

对我觉得是这两个最重要的目的。说到这儿,我必须揭发一下大老师,给大家揭发一下大一老师,大一老师给我们在那个准备的内容里边儿曾经推荐过两次大部头的书。大概都是八十多万字儿的书,然后让我们去看,我都看完了,挑灯夜战看完最后这个选题没有做。没有做。M SORRY,巨后。但是但是确实如果不是为了做这个节目,我真的这种书我都不会买,所以也是真的,所以这是我觉得这个节目特别好。然后下面我们我们就继续最后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就是你们觉得播客这个事儿他会有未来吗?我这说完会不会被群体DIS死?我的妈呀,说STUDYIF花了1亿美收了那个节目嘛。

然后我就看好多做播客的圈子,大家开始狂欢哇,是不是播客有未来?我就特别想说真的没戏我就去查了一下那个节目主持人的履历我说这个就相当于高晓松做了一个节目做了一个播客卖了一个亿或者是高晓松都不能算这罗永浩老师做了一个内容卖了一个亿对跟播客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人家去做一个视频我觉得也能卖一个亿是值一个亿的人去做了个播客啊。对对对一年挣一个亿的人去做了一个播客首先我说一下我的标准我认为什么叫一个行业能长大啊。就是肯定是它的商业化,价值被无限放大就是从事播客的人能挣着钱就是靠只干播客这件事儿活得很好。有一个体面的高收入然后我觉得这个才是这个基础好,我觉得基本上在中国没有戏就没有大钱进来。所以大家也没有什么时间和信心和精力好好搞这个事情对,我觉得,所以这个事情我自己判断就是大家自娱自乐。然后从业者之间的这个做一个小而美的事儿挺好,略显悲观啊。然后那个大一老师呢,因为大一老师本身在看理想其实也做过很多就我们所谓的音频节目吧。它个风还有点区别但是可能在对这个商业化的这个事儿上对也有自己的一些也有一些自己一些看法我我想听听你是怎么看的最近我听播客就是刚才我说那几个筛选标准嘛。我我其中有一个就是信息量很重要然后我在听到现在很多播客不管像随机波动这样就是它内容真的非常的过硬以外它也有很多很垂直的播客现在开始做了。

比如之前我听到一个叫还是COFFEE专门聊咖啡的一档播客那你说它们聊的是特别专业吗?还是怎么样我我判断不好因为我不是一个咖啡很熟的人然后我也看到,比如说像晚莹做博物志,它是一个专门讲博物馆的一档播客。是的哦,他好像还做哈利波特哈,对对,他还有一档播客叫哈利播客啊,他是跟大家一起读哈利波特的原著。像这种就非常垂直那类似于这样的产品,包括像李后辰老师做的翻转电台啊,那可能要听他的,你得翻墙才能听。然后再包括之前李如一老师他做的那些非常硬核的内容,IPN网络旗下对那像这样的内容。我觉得以我们做知识付费或者是音频节目的标准来看它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足够付费门槛的一个节目了。

那为什么他还在做免费呢?就是因为付费这个行为对大部分用户来讲还没形成,但是我不认为他最终能形成。我跟超哥在这点上我是一样悲观的。我觉得知识付费最后是干不成的,对,很可能会被播客,OTT就像微信取代了付费短信一样播客因为现在我能我能看到的好内容是越来越多。我不知道这个情况能持续多久,但如果能持续的越久肯定越好那大家就会发现那天我还问星光呢?我说你最近还听知识付费的东西吗?他说不听了说因为播客我还听不过来呢?而且播客内容很好我为什么还要花钱去买你那一档节目然后追着你每周几每周几更新那播客怎么活下去呢?我想如果乐观的话,它可能是个TO B的生意,它不是TO C的未来。可能播客的流量或者是某一个风口起来了,有投资进来,然后各个品牌看到了播客的影响力或者能力。之后他们进来投用户粘性,对他是来投,这些用户可能能做BRANDING,也可能能做销售。我我刚才超哥说那个不能做销售或者销售不利的话,我还觉得不一定。

刚才大老师说的过程中呢,我就在想说我自己脑补了一下啊,未来如果他真的是这种平台化了之后这播客到底该怎么挣钱我自己都想的要不然就是播客真的火了。这个领域火了,要不然就变成了,首先会加好多广告就跟优酷是一样的然后你想去广告怎么办买一个网站的会员卖会员这是一种然后第二种呢。就是卖东西我其实自己对于就我自己本身对于内容带货这件事情也一直是存疑的因为我觉得是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他要平衡自己在做内容产出和挣钱这件事上太难了那比如说因为咱们现在是做书的时候。不是为了推广吗?所以呢,我们做的时候就比较从容。比如说如果有一天当我们需要靠推书来养活的时候,那我们在挑书的时候在说的时候是不是还能保证我们内容质量的纯粹以及我们三个人干这件事情的热情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现在看到就是特别成熟的比如说这种视频平台就是视频短视频已经把这个内容带货这个事情跑了很多了嘛。

对吧,当你的内容完全变成了为带货服务我们能看到有一些UP主的水准确实在下降,我觉得还挺难的。我觉得如果我来做这件事情挺难的但是如果王晓峰老师你听到了,我们这个节目的话请给我们打钱然后对。今天我觉得咱们讨论那个播客啊,不管是咱们自己的做这个播客的初心和愿景还是咱们对播客产业的一个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实果我觉得都还蛮深入的了。那节目的最后我们每一个人给大家推荐三到五个自己常听的或者是想推荐给大家听的播客节目啊。对我就不推荐了,都你们俩推荐吗我一个听了,十二个小时的人不配推荐播客把我的抠打都留给你们俩我我觉得就是我们的播客跟以下我们要推荐的播客其实差距都非常非常大我们要推荐的可能都是我们非常非常认可甚至想成为的播客的样子包括这些做播客的人。也是非常厉害的人,或者是行业,我们的榜样是这样的榜对是我们的榜样啊,跟大家分享我在看我这个订阅列表啊。排名不分先后,我先说,那可能我想跟大家推荐日坛公园儿吧。先推荐日坛,就是李叔跟小伙子都是北京人嘛,所以我觉得他对我来讲挺亲切的啊。

然后他们每次聊的话题也都还是我会感兴趣。然后像李叔他们做日谈,也在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包括最早我们一起合作做那个日本动画电影那个节目然后后期他们做了各种什么说归说啊。这种深度访谈啊,包括什么天地无用邀请3000老师去做其实日坛公园他们对中国播客的尝试和推动还是贡献蛮大的。这是我推荐日谈的一个理由。然后我想推荐跳导FM。跳导呢,他是中信出版社,他们做了一档播客,他这个可能嘉宾不固定,然后每次都是邀请不同的作者呀,编辑啊,来聊一些关于文学方面的事情。嗯,我觉得聊得还挺好的。嗯,如果大家有对文学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然后再推荐一个叫天才捕手FM这个也是我跟星光最近都非常喜欢的一档播客啊。主播叫猛哥啊,他那个SLOGAN叫打捞带劲的职业故事哈,我我之前听几期有什么卧底警察的然后有什么戒毒警察的都特别带劲然后他这个带劲呢。

倒也不是那种惊悚或者是故意去哗众取宠的那种状态好像猛哥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播音专业的从业者所以他声音也很好听啊。这是我说的那个就是声音能跟你对上路的里面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听一听,然后我们家猫叫了,等一下啊,然后然后我最近就是也听到了一个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聊天儿类的播客。叫ALL RADIO,这个我正常推荐这个呢,啊,是吗?那我先推荐完你再推一次。他不说我就是听,我就是说提醒你说我正准备问,哎,你怎么没推荐这个啊,RADIO几个大男孩儿吧,然后我听他们聊天儿就特别开心他们从事潮牌方面的工作好像也开店什么的我听他们聊天儿每次都特别欢乐是我每最近近期每次都会等着他们更新的一档节目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下S RADIO那个拼音有点特别它是UUL然后SUMSON RADIO RADIO就是那个收音机那RADIO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嗯好我推荐完了其实刚刚大野老师说这几个播客也都在我的那个订阅列表里面都是也是我想推荐的然后有几个都是重合了所以我今天在准备最后这个环节的时候特别想到了很有可能大野老师推荐的跟我的有重合度极高所以我就多写了几个代代推荐哈。哈,然后对我我我我第一个想推荐的是那个一讲博客叫东亚观察局对因为我自己特别喜欢那个就是历史政治类的可能方向的内容听得比较多然后东亚观察局就是三个固定主播啊。樊一如沙青青陈晓星三个老师然后他们三个人每周会根据这个他们讲的内容就是聚焦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特别有特别典型的东亚国家然后围绕这三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一些文化,的现象,去做这个内容然后特别的有启发而且特别有意思就是他们三个人聊天儿也是聊得特别的有有意思就像圆。

桌,派,那种感觉一样对这个推荐,东亚观察局就对政治和历史,尤其是对东亚三国政治历史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去关注一下对这是一个。然后另外一个就是JUSTPOD旗下的一个节目叫杯弓蛇饮,对,它是讲那个专门聊酒的。呃,两个主播钱老板超过戴红镜啊,钱老板和戴红镜这两位老师他们两个人都是资深的酒类的从业者然后开了这个播客专门聊酒这个酒不仅局限于葡萄酒也有白酒威士忌啊。各种酒然后他们会通过这个酒不仅是聊怎么喝他也会把这个酒是怎么做的它的历史它的文化等等的这些东西商业都会融会贯通在这个节目里面聊得非常好然后每次聊完之后我都特别想去买酒喝然后就特别想喝酒就勾起了是一档很能勾起你这个馋虫的这么一档节目对这个节目我也推荐我顺着你说的JUSTPOD我再补充一句因为JUSTPOD是杨一和陈艳良他们做的播客公司如果喜欢听播客的朋友会发现市面上现在很多你听到的播客都会有一个小LOGO告诉你是JUSTPOD的出品这个公司其实就是杨一陈艳良他们做的播客公司这个播客公司他们最早最著名的播客就叫忽左忽右左忽左忽右对也是一个非常有内容保障的一个播客然后信息密度极高对信息密度特别高。因为像他们这个公司JUSTPOD也对中国的播客其实做出了很多商业化的尝试啊,包括他们也是很早就推出了给企业定制播客的这种服务。

两个人也是非常关注媒体,包括本身就是媒体从业者出来的,所以他们对国外的播客的,动向也是有非常密切的,关注然后两个人也听了,大量的,国外的,播客然后有很专业的,制作经验这个也是挺难得的一个机构。我也希望大家有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JUSTPOD出品的各种播客,都挺棒的。对,他们是属于JUSTPOD,属于站在中国播客产业前沿的这么一个机构啊。然后另外一个我想推荐的就是无聊斋哈,无聊斋就是三个单口喜剧演员,就教主刘寿文伯伯,然后他们三个人做的一个节目,然后每期会邀请这个不同的嘉宾来讲他们的故事然后这个播客我推荐的理由主要是你上过第一是我曾经上过一次然后在那个讲的是那朝鲜旅游的经历但是这期节目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找不到了被下架非常。但是他们那个无聊斋其他节目啊也都是很好听的,对,所以可以他们那个口号就叫无聊斋,无聊的时候听一听嘛,所以大家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去这个订阅然后看一下对然后那今天我们这期节目就先聊到这儿然后关于播客然后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听播客啊。

爱上这个播客这个节目然后也能够找到更多自己喜欢的播客节目并且能够从这里面得到快乐。得到知识吧。啊,好,那今天就先到这儿啊。大家拜拜拜拜。有关关哦

发布时间:2023-12-20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