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009. 入则孝1 有人喊你,别不搭理

罗大伦浏览:17.2万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早上呢,我们接着来讲弟子规,那么前边儿啊,我们把总序给讲完了,就这么几句话,叫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哎,大家看呐,这字面儿呢,虽然很简单,但是呢它是什么?整个弟子规的纲领就是主要内容在这儿写出来了,要学什么内容?那么下边儿进入第一部分,叫入则孝。哎,这入则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家里边儿啊讲的孝顺,你要做到孝顺。那么这孝顺什么内容呢?哎,弟子规啊给我们总结出来了这些内容,我们怎么去做?那么首先学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那么这话呀,字面意思什么呢?就是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回答怎么样?不要拖延,对吧?马上要回答,立刻回答。那么这个表演出来什么样?就是这个。比如父母叫我大伦,我要马上哎,在这儿呢。回答一下,而不是什么呢?不是。

父母叫完我以后,我默默无声儿父母就喊,罗大伦,你在哪儿呢?还没声,过了半天才嚷,什么嚷啊,我在这儿呢,没看到吗?各位,这是另外一种态度对吧?那么这两种态度有什么区别呢?哎,这里边有什么道理呢?我们今天给大家细讲。首先呢,大家要知道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这个家庭啊,是你未来社会的一个演练场。那么我们从小接受教育在哪儿接受的,都在家里接受的,对吧?你生下来的,父母抚育你,然后呢?你上学?可是各位家里边儿的教育还占一个主要成分,那么在学校里边儿,孩子们表现是不同的,这不同因何而起呢?因为你家里边儿环境不同,所以家庭啊,一直到你离开家的时候,十几岁离开家了,那么之前呢,都是你的最好的演练场。在家里边儿演练呢?演练错了没问题为什么因为家里人不会记仇对吧?所以你在这儿演练你所养成的行为的这种习惯这种法则最终呢,在你身上会造成特别深的烙印那么日后你走向社会。您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完全来自于哪儿?来自于家庭里边儿。

所以呢,你看每个人的社会上啊,他做事的这个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对吧?好像有的人大家就喜欢,有的人大家就讨厌。那么为什么有此如此差异呢?他做事方式不同,那这方式从哪儿形成呢?基本上在家里边儿早就形成了,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其实在三岁以前呢,很多人的性格啊,都已经慢慢开始形成了,处事方式开始有了苗头了。然后呢,在未来的家庭教育里边儿呢,哎,逐渐给它形成,那么将来走向社会,它的行为模式这时候基本已经奠定了。那么后来呢,再通过学习有一些改变。当然我跟大家实话实说,改变并不会很大。我现在目前所见到的改变最大的就是宗教,很多人信了宗教以后诶,改变很大。那么除此之外呢?我觉得一个人想改变性格的是非常难的,很多行为模式他的性格模式在小时候就形成了,所以家庭是这个社会的演练场,那么在家里边儿你演练的很多原则的原则性东西。将来在社会上一样是有用的,两者呢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呢,各位要重视家里边儿的这个习惯的培养。

那么像弟子规在入职校第一句话讲的,父母呼应勿缓。这里边儿呢,这句话讲的是什么道理呢?就培养的是你什么品性呢?培养的是积极互动的一种品性。各位,这是这样的,我们一定要从道德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啊。那么道德角度告诉我们,什么道告诉什么?这世界是一个整体,对吧?你和世界的联系怎么样?非常密切,你所发出的信息最终都会怎么回到你身上来,回出来你怎么对别人别人怎么对你那么如果一个系统里边儿大家想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对吧。高效运转而不是互相诋毁冲突应怎么样应该发出善的信息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这是道德原则对吧。

我们讲道德经讲了很多遍这样的道理那么这个取决什么呢?取决各种细节,你去做去。老子的道德经里边儿讲的是原理,具体怎么做,人多讲没有,没多讲。人告诉你发出善念对吧,互相帮助等等。人告诉你这样的是原则,你发出什么,回到你身上什么对吧?你帮别人,最后大家帮你,那么怎么去做?各位细节里边儿,你看弟子规里分得非常细就一孝顺人讲了,那么多细节首先一个积极回应应务缓什么意思呢?各位就是我们在系统里边儿啊,互相要沟通的那么沟通的模式可以有两种模式,哪两种模式呢?我给大家表演一下,比如说这个互相发微信,那么我们现在都发微信对吧?那么在发微信的时候你会发现呢?哎,我们的关系会有两种关系,所以前两天我看微博上有一女孩儿写了说,一个人回你微信的速度取决于她重视你的程度哎哟。好家伙,后边儿无数人点赞,为什么有感受对吧?你会发现,哎,这人你给他发微信,他马上回复你了,说明什么?哎,他比较关注你,对吧?比较重视你。立刻回复了。

那么这种状态叫什么呢?叫积极回应。那么在什么状态下会积极回应呢?就是我们问自己,大家问自己啊,我们什么心理状态下我们会积极回应呢?我们在一种关注的,重视的,尊尊重的这种态度下,会怎么样会积极回应?对吧?会重视的,哎呀,然后这种态度多什么都是积极的。那么与积极回应相反的什么呢?叫懈怠或者怠慢。这怠慢就什么,就是那个缓字儿,硬物缓的缓字儿啊,就是慢字儿嘛。它怎么反应很慢?比如说你给人发微信,你说,哎呀,兄弟,你在哪儿呢?我们喝酒啊。结果这哥们儿第二天回了,你说他有没有时间?应该一晚上有时间他应该看一次微信对吧?没给你回,或者有人第三天给你回啊,我在干嘛干嘛呢?你说这个人跟你关系怎么样?你就觉得他怠慢我各位一次两次行。

您又问他啊,最近有没有时间呢?我们聚一聚。哎,又过了两三天才回应,我,最近呐,忙没空。各位这叫什么呢?这是怠慢。有的人说我们俩关系好,不在意这个,我跟你讲,再好的关系,您这么互动一段时间以后,两人关系都会冷下来,信不信都会很长时间不联络的。为什么?因为这一种怠慢的这种呼应说明什么呢,说明没重视你好像呢,觉得没有那么重要的事儿所以他放到了好多事儿的后边儿那么有可能这人真是忙得不得了也有可能但如果他一直这样的话哎。觉得不对了对吧,没有一个跑的朋友会这样的虽然呢这事儿也有例外,好比说我的朋友圈里边儿好几千人每天大家都是干嘛。都是问我病的,我真的回答不过来,然后有朋友没事儿就给我聊点儿哎,这种其他的话题呢,我可能有的看,有的没时间看都,然后就没有回答。然后逐渐你会发现这朋友就很久很久,慢慢慢慢越来越疏远,这是我的遗憾的地方。

没办法因为实在精力是不够的那么这种情况一般不正常那么正常的人互动里边应该什么样应该是积极互动对吧?积极互动甭管怎么样积极应答那么我呢,仅仅是用微信呢来做个模式来讲的什么呢?讲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实际上你心里边儿有什么样的情感,你外边儿才会体现出来什么样的互动形式。所以所有的形式都是有内在情感的。那么我们心里面怎么样应该充满了这种关爱对吧,对大家的尊重,等等,你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对大家就应该什么互动应该积极些。对吧?快一些。那么这种互动的这整个这种模式哪来呢?各位都是人们进化来的,人们在动物的时候,就现在动物也是对吧?那么动物之间互相,你说为什么小鸟儿天天叫来回叫,为什么就是要确认团队的存在?因为鸟儿是一群一群的,那么早晨起来,你看鸟哇,还有一群人在叫,为什么呢?在确立这辈子不断地呼应,那么动物也如此在自然界里边儿充满了风险对吧?那么小动物,你看它不断在小声叫,那么为什么叫呢?哎,他妈妈听到,知道它位置在哪儿对吧?那母兽一叫,哎,小小的这个小动物就知道,哎,就跟着它走因为它知道,它位置在哪儿所以呢?这种声音的互动呢?是一个团队连接的纽带那么如果积极互动这是好事儿那么如果不积极互动这小羊天天不叫啊。一点儿不叫那么这大的哇,叫小羊不呼应各位这坏了怎么样它被狼吃了大的不知道是吧?所以呢,互动是一种什么,一种你结成团队的一种纽带。

而人呢,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对吧?大家更是如此,这个互动更加重要。如果你所有团队都积极互动,你看大家沟通怎么样顺畅,那么这样呢,大家就更容易啊,这个凝聚在一起。如果互动,大家都是我发出一个信息,办公室没人回复,过两天有人回复我在这儿呢,然后另外一位同事啊,在这个内内部群里边发现谁有那个前几天那个文件呢。大家都没回复,过了两三天啊,我这儿有一份儿,各位您说的团队能干不?所以呢,各位您别看这是什么,这是小事儿,这种细节啊,就决定了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所以家里边儿你跟爸妈这互动呢,就是一种锻炼,爸妈只要一喊你哎,马上答应一声,体现的内心什么是尊重?对父母尊重对吧?是重视。

然后呢?我怎么样?我积极呼应建立起来这个循环以后,这也是一种爱的循环呢?那么父母听到你的呼应怎么样,就放心,你是在哪儿在哪儿对吧?所以呢,这种呼应建立下来以后呢?你到社会上去你将来跟大家也积极呼应别人叫哎,在这儿我马上给你提供资料对啊,那么良性循环你叫别人的时候怎么样别人也会良性循环的马上来呼应你那么大家效率都提升了而且您约在一起了那么如果我怠慢的话各位这是另外一种人生态度了就是一个分水岭啊。前边是积极呼应,后边是什么懈慢怠慢。如果你懈慢怠慢别人,道德原则什么,你发出什么世界回归什么,结果怎么样呢?哎,你怠慢别人,别人也会怠慢你。那么当你发出什么求助的时候,大家怎么样也会延迟呼应。那么这样下去,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怎么样就会慢慢被打散了。所以您看呢?这是小事儿,但实际上它什么?讲的是我们人作为一个组织,如何能够更有效的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所以它讲的是我们整个团队如何更好地凝聚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您看的简单呢?所以积极呼应是一个重要要素所以呢?父母呼应环里边儿讲的是积极呼应那么最终积极呼应它反映什么反映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人生态度所以啊。弟子规里边小字句我们仔细分析是有心理学基础的,它是有社会的基础的,是有道理的。好吧,各位亲爱的朋友们,那么我们今天就聊到这儿。那么留一个作业,什么作业呢?我们今天呢,在单位上要想一想,哪件事儿我没有积极呼应,哪件事儿呢?我怠慢了,那么怠慢的事儿你赶快补救。

比如一个朋友向您发出一什么邀请,或者问候您一句,您在朋友圈里没回复,赶快回复一下,对吧?我们以后就要尽量积极呼应。是这样好不好那么非常感恩大家的收听,明天的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发布时间:2023-09-23 0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