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是什么在身体里唱歌

一直聊下去浏览:2329

嗯每个人都想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对父母来说,幸福是儿子满堂,家庭和睦。对孩子来说,幸福是要有健康的父母美好生活从健康开始。各位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我是芳华。当然在今天节目一开始呢,我还是特别有责任给大家提醒,那就是我们优惠活动也是十一国庆。这次活动盛世啊,所以希望收音机前的新老朋友啊,咱们要抓住机会。攀禺今天的节目里呢,我想和大家呢分享一些感受。最近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位病人啊,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得很好,通过检查呢,没有发现症状。

但是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里想,医生就不相信啊。后来呢,这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以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想。看来,听懂支架的叹息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永远不会相信患者的说法。其实道理很简单,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最有发言权。不是因为医生认为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了。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医生在观察,病人在体验,一个站在床旁,一个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呢?那么多年前,有一位外科专家啊,是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术,胃癌全部切除了。在弥留之际,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他告诉同事说,我自己也做了一辈子的胃癌手术,原以为切得越干净越好,这个时候才明白病人有多么痛苦。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来说,哪怕是保留一点点味,生活质量也会高得多。从病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有生理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

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啊,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生命。从人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医生必须高度关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只能关注疾病本身。近年来呢,很多医疗纠纷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之后呢,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事实上,客观指标并不能够完全替代主观感受。很多医生只是一门心思治病,并且认为治疗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该忍受。

事实上,有的痛苦病人是无法忍受的,这就直接导致病人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由于缺乏共同的判断标准,医患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时下所谓一些医疗技术似乎越来越先进,但是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为什么低技术时代拥有高满意度,高技术时代反而遭受低满意度呢?也许这正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死学,重技术,轻感受,重客观,轻主观,重循证,轻叙事,重医疗,轻照护。结果呢?医生做得越多,医疗纠纷越多,医生承诺越多,患者抱怨越多,那么医学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失去了人文的制高点。因此,医学绝不能沿着技术至上的轨道狂飙,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感受,从病本位迈向人本位。道德可以弥补技术的缺陷,而技术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

一名医生即便掌握了人类所有的医学知识,照样会有医疗误差,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要减少这种医疗技术固有的内在缺陷,唯一的办法就是密切关注病人,这恰恰也是人本类医学的基本要求。有的医生虽然资深,却怠慢病人,忽视病人的痛苦,使病人提心吊胆。有的医生虽然年轻,却用心守护病人,时刻关注病人,被病人呢,认为是放心医生。美国社会学家霍兰认为,医者呢?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但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是不可或缺。

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此乃医者的最高境界。好听众朋友,在您关注收听节目的时候,如果有问题愿意跟芳华沟通,跟我互动的话,您可以加我的微信,微信号呢是芳华的汉语拼音,后面有四个数字零五三五。感谢关注和收听下次节目,我们再见

发布时间:2024-01-02 15: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