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从七普数据看大国人口形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 5

左家半亩良田827228浏览:269

从基普数据看,大国人口形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五八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东北,西北人口持续流出,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区域,大都市圈儿城市群集聚,但分化加大。六个人口萎缩省份全部位于北方,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2010到2020年,东部人口占比上升二点一五个百分点,中西部下降零点七九个百分点,西部上升零点二二个百分点,东北下降一点二零个百分点。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为39.9%,25.8/300,27.1/300,二百分之6点98分。

省看,2020年广东,山东两省人口超1亿,分别为一点二六一点零二亿,合计占全国的16.1%。河南,江苏,四川等九省人口在5000万到1亿。云南,江西,辽宁,福建,陕西等十七省人口在1000万到5000万,宁夏,青海,西藏不足1000万。一零年间,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六省人口萎缩,分别减少55.5万,65.7万,79.6万,115.5万,337.9万,646.4万人全部位于北方。人们用脚投票,奔向南方。我们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

再到近年的越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城市层面,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一二线人口持续流入,但增速放缓。三四线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出。都市圈层面,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分化加大。城市群层面,人口进一步向核心城市群集聚。从国际看,美国人口迁移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在地区层面,从向传统工业主导的铁锈八洲集聚。要向能源,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西海岸,南海岸集聚。

二是在城乡层面,人口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大都会区集聚。日本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在1973年左右,从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级集聚,转向为向东京圈一级集聚。人口急剧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需求向大都市圈,大城市群集中。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但人地分离,供需错配,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中国城镇化战略长期存在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倾向,与人口迁移趋势背离。分地区看,2009到2016年,东部城镇建设用地增量比例低于城镇人口增量比例12点9分点。而中部,东北,西部分别高一点七四点46点8分点。

分程试看2006到2016年,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城区人口增长36%,土地供给仅增长14.42%万人以下的城市人口增长3%。土地供给增长26%点。一,人地分离,供需错配导致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而且货币超发使得广义货币增速多高于名义GDP增长油,其刺激供给短缺,优质公共资源负极引领在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尽管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逐渐调整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但任重道远,共识还未形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建议,以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为核心,加快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更多发挥房地产实体经济功能,回归居住属性和制造业属性。请参考泽平宏观深度报道中国人口大迁移的新趋势,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六大失衡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4-01-06 0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