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贝佐斯:没有遗憾人生,只有恰当选择

完颜_胤浏览:491

欢迎来到大佬在线,一个只讲核心的课堂。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佬在线一个只讲核心的课堂。今天咱们来谈谈贝佐斯的思维。二十多年前,互联网风投出现,有人选择固守成规,同样也有人选择激流勇进。1995年,贝佐斯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截止到2018年,贝佐斯2018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一个人资产高达1120亿美元。

遥遥领先于马云。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接下来就和大佬在线一起一探究竟吧。我发现了一个决策框架,能够让决定变得非常容易,我称之它为遗憾最小化框架。贝佐斯会想象自己到了80岁的年纪,然后回顾人生。我会想要尽可能的减少过往的遗憾。

我知道,当我80岁的时候,我不会后悔曾经尝试过这件事情。亚马逊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贝佐斯如实说,最小化一看框架是贝佐斯离职创立亚马逊背后的思考方法。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他带领亚马逊走到今日,做出了今日令人羡慕的成绩。简言之,就是,我们做任何决定,最终都有可能会后悔或遗憾。但是面对多个选择时,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后悔或者遗憾最少的那个。

第一点,最小遗憾化框架的提出贝佐斯在创立亚马逊之前,一直在华尔街打拼,收入颇丰,成吉傲人。1994年,贝佐斯发现互联网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这个数据令他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有一天,他对老板说,老板,我想做件疯狂的事情,我打算开家公司,在网上卖书。于是他俩在纽约中央公园逛了两个小时。最后老板对他说,你这个打算听起来很靠谱,但这个事情更适合那些眼前没有一份儿好工作人去做。

这句话让贝佐斯苦思良久,为了能做好这种重大的决定,他努力寻找正确的思考框架。他也和妻子讨论过这个念头,妻子对此非常支持,无论你做什么,我都百分之百支持你。最后,他找到了一个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做出人生重大决定的框架,他将其称为遗憾最小化框架,并坦言这是他影响一生的理论。1995年亚马逊创立那一年,贝佐斯30岁。四年后,这间书店的总市值超过了300亿美元。从而,杰夫贝佐斯就成为全球最大的亚马逊网络购物中心的缔造者。贝佐斯说,我把自己想象成80岁的模样,并思考现在。回望我的一生,我要把遗憾时间的数量降到最低。这种思考模式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我知道,在我80岁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这次尝试而后悔,我不会后悔参与到了互联网这个我认定是了不起的事件中来。我知道,哪怕是我失败了,我也不会遗憾,而我可能会因为我没有尝试而最终后悔不已。如果你能想象自己年满八旬并思考老了的我会怎么想呢?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因此而摆脱每日琐碎的困扰的干扰。你要知道,当时我从那家华尔街公司离职创业的时候,恰逢年终,这样连年终分红都没有我的份儿了。就是这类短期的事情会干扰到你的判断,只要你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你就可以做出生命中重大的决定,而不至于日后后悔了。二十多年前,贝佐斯萌生了创办亚马逊的想法,创建了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院的想法令其兴奋异常。因为这个东西在物理世界里根本无法存在。十六年后,他说,他为那个决定感到骄傲。

第二点,贝佐斯是如何使遗憾最小化的?一,逆向工作法。贝佐斯后来还将这种逻辑应用到他个人生活当中。每当他不得不做出重大决策时,他常常会以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逆向工作法。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你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最初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去工作。贝佐斯认为,亚马逊网站设计的总体哲学是对客户的友好,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顾客的身上而不是网站上。

他的目标不仅是让浏览书籍变得更容易,而且要这样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正是这种哲学之下,亚马逊发明了一键下单的功能,以方便谷歌购买。还有书内阅读,书内搜索功能获得了广大顾客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追捧。正是这种为顾客着想的态度,赢得了顾客的好感。亚马逊的书评区更像一个社交平台,人们在这里畅所欲言。也正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顾客群体和良好口碑,亚马逊的图书销量不断地提升。

不要等到技术成熟了再去打造产品,而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适时推出新产品,并在推行新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技术。如此才能让产品得到用户的喜欢。企业在竞争中先人一步,这也是贝佐斯逆向工作法的智慧零售业的三件事。贝佐斯说,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物质上,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在不变的物质上是多么令人激动人心的原则。那么,贝佐斯所谓的那个不变的东西又是什么呢?瞬息万变的零售业当中,非常非常普通的三件事,第一,无限选择,第二,最低价格。第三,快速配送。贝佐斯说,即使再过十年,也不会有用户跳出来说,哎,贝佐斯,I LOVE YOU,爱拉为亚马逊。但是我就是希望你价格再贵一点,我就是希望你的配送再慢一点。

贝佐斯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公司,一种是尽可能说服客户支付一个高的利润,也叫高毛利。另一种是拼命把价格降到最低,把利润让给消费者的公司,也就是提高效率。我觉得这两种公司都非常成功,不过我坚定地选择后面这种,也就是COSCO选择的那种。他是怎么做的呢?布斯德斯通在一网打尽里这样描述道,亚马逊云业务在长期没有竞争对手情况下主动降价51次。贝佐斯是这样说的,我不想重复史蒂芬乔布斯的错误,将IPHONE定价过高,从而使智能手机成为吸引大规模竞争的众矢之的顾客至上。以上普通的三件事背后的核心是什么?是客户体验?全世界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就是亚马逊的文化。我们几乎每一个公司都说这样的话,但只有贝佐斯把这句话上升到了比宗教信仰还要严格的地步。

并且真正执行。我们来举个案例,亚马逊会员服务2005年,一名亚马逊中层员工提出以收99美元年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两天内配送服务。以当时的物流水平看,从华尔街到公司高层都觉得这一定是疯了。但是贝佐斯力排众议,将这个项目坚持下来。当时最反对他的是他的CFO,也就是首席财务官。这个首席财务官非常有战斗力,是贝佐斯的战友。但在这个项目上,这个CFO说,免费送货不是什么创举,只是让我们未来的资产负债表再一次出现问题。有一次开会,他甚至让提供这个贱人辞职。

目前,亚马逊这个配送服务全球会员数已经过亿,按照每人每年99美元的会费计算,这笔收入将接近100亿美元。但迄今为止,这个项目还是亏损的。亚马逊在这个项目上权益上的投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我们回过头看,99美元这个年费刺激了会员充分利用配送服务价值的心理,下了更多的订单,大量顾客因为这个服务成为亚马逊的粉丝。这被认为是亚马逊历史上最划算的投资之一。贝佐斯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执行顾客至上原则的呢?一般而言,有两种创新的驱动方式,技能导向型和逆向工作法。

技能导向型的代表是苹果。乔布斯曾经说过,我就是有能力,我就是能耐大,我就是美学,我做出来的东西大家都愿意买。但是贝佐斯这样说,我没有乔布斯这个能力,并不是因为我有了什么能力让消费者一定来买。而我一定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消费者需要什么东西,反过来说,我就做出消费者需要了那个东西,也就是说,他锻炼一个什么样的能力呢?一定要从消费的需求出发来触摸到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这也是逆向工作法。第二点,选择塑造人生在2010年的一次演讲中,贝佐斯这样讲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德州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我帮忙修理风车,喂牛,接种疫苗,也做其他家务。每天下午我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拖车型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游遍了美国和加拿大。

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参加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的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的队伍。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爷爷开着车,奶奶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很讨厌烟味儿。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出任何借口做些估计或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不记得细节了,但是广告的大意是说,每吸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无论如何,我就能为奶奶做个算术,我估算了奶奶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只香烟要洗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一个合理的数字。接着,我统统坐在前面的奶奶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教他宣布,每天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我清晰的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了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有了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

相反,我的奶奶哭泣了起来。我的爷爷之前一直在默默地开车,他把车停在路边,走下来打开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我惹什么麻烦了吗?我的爷爷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吗?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奶奶道歉?我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法知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在房车旁边停下来,爷爷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姐夫,有钱你会明白善良,你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天赋和选择不同。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容易,毕竟他们与生俱来,而选择颇为不已。

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选择塑造人生正是因为贝佐斯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才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三,我们可以如何实现遗憾最小化呢?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可以将遗憾最小化框架称为做长期打算。我们来说一个法则,叫实时法则。心理学家西蒙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心理学法则,意思是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大约十年的艰苦努力。相比于这个法则,更多关注日常短期与长期的决策。贝佐斯的遗憾最小化框架适用于任何人在个人和职业生物中的重大改变。一,终局者思维如果你开启一个任务,但是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你可能会想着试着改变一下,那么你可以从任务的最后开始入手。这个方法的开始需要你的想象力和日历。

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你的任务完成了。现在睁看你的眼睛,在任务截止的前一天写下任务完成,然后仔细看看你的任务,并且分析每个部分有多少来源步骤。为每个步骤做标注。接下来决定每个部分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计算天数或小时并且写下来,然后从任务完成的日期开始倒数,并且标记出每个部分的最后期限。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用新的方法来审视你的时间规划。如果你从已经完成的观点来看到你的项目,你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坚持自己设定的时间表的必要性。这种方法需要一些时间去练习和适应,但你会发现它有助于你克服焦虑。

从零开始努力如果你以已经完成的计划开始进行逆向计算,可能更容易通过障碍和最后的期限。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讲过,人这一辈子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知道。另外这件事情最核心的点到底是什么呢?贝佐斯的最小银行化框架不也是这样告诉我们了吗?他始终以客户为出发点,为客户创造利益。第二点,坚信并用结果证明选择是对的。当你做好第一个选择后,人生的第二选择也痛苦的出现了,一个是努力证明当时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另一个就是放弃,换一条路再试试。

贝佐斯每年一封股东信反复强调和说服资本市场,亚马逊正在接受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从交易直接挣钱,而从持续服务用户上挣钱的新商业模式。亚马逊这二十多年的股东信里面,每封信后面都有1997年亚马逊第一封股东信的副本,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非要让我们在公司财务报表的美观和自由现金流之间选择的话。我们认为公司最核心关注点应该是自由现金流。贝佐斯用这种方式向股东反复强调,自己要做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改变。贝佐斯确实够狠,用连续20年不盈利的自我亏损来构筑企业的护城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亚马逊市值跌了80%,这么糟糕局面下的贝佐斯还乐呵呵地告诉股东说。股价虽然跌没了,但是你们要放心,我们的业务超级健康。

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但重要的是你要像贝佐斯那样努力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这个努力的过程伴随着无数的质疑,同时也是你个人不断蜕变的过程。很多人做了选择,但是并没有做好蜕变的准备。人一旦做出想要的选择,从事想干的工作,就要立马动手,努力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困难,要敢想敢做,未来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三,做一个疯狂的人吧,不给自己设限,理智的人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而疯狂的人会坚持让世界去适应自己。萧伯纳的话,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都高估了眼前能够做的事情,却往往低估了能坚持一年,五年甚至20年能够做的事情。贝佐斯的疯狂在于他反反复复向世界宣称,一定要真心实意为顾客着想,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还要不断创新。同时具备着上述三大条件的公司简直是凤毛麟角,更何况他坚持了20年,并将持续的坚持下去。

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每个人在头脑中设定的种种极限。正如大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所言,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生活上,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只是过眼云烟,可有些总会令我们心驰神往,以至于自己也想成为那样优秀的人。拥有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拥有他们无形散发的内在气场。但是我们总会想,还是算了吧,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结果也极有可能不尽人意。

或者说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再或者我要忙了,我没时间等等。以上这些想法都是为自己不愿行动找了借口,也是不折不扣为自己涉险。要知道,人一旦为自己设限,认为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情,那真的就没有任何能做到的可能了。在设定目标时,取乎上者得其中,取乎中者得其下。抛弃那些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来的精神细菌,去更广阔的人生里摸爬滚打吧。好,感谢大家收听,咱们明天见

发布时间:2024-01-12 18: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