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说话留余地的职场智慧:“知道了”是什么鬼,藏着鬼谷子的变化思维(下)

有声的镜时浏览:125

上集,咱们讲了两个帝王不把话讲明的故事。不知道三个字后面藏着的其实是千变万化的可能。这则帝王心术,就如鬼谷子所说的,以辩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源或方的教诲。也就是说,运用变化的观点来讨论万事万物,所阐明的道理是无穷无尽的智慧和计谋,各有各的形态,有的灵活圆转,有的方正直率。了解这种暗语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又有什么用呢?首先就是像理解万历和乾隆皇帝的话一样,当你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领导有时候也会回答,知道了。看起来好像对话没法儿再继续了,但是其实后面的工作很可能才刚开始,很有可能领导对你的汇报不置可否。

你的工作白做了。也有可能领导还没有对此事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还有可能就是领导不满意,但却没有做出明确指示,那么你回去可就要做好准备了,再多收集些资料,或者再深入的做些工作,以免领导的意图变化的时候你措手不及。那么如果同事间的对话知道了又是什么鬼?先来做一道职场应用题,某天下午,小明快下班了,他的同事突然抱着一堆文件走过来,说,请你加班儿,帮我处理一下这种情况。小明应该怎么回复?答案只有三个字,学习。

万历和乾隆回答说,知道了。这是什么逻辑?想必大家经常会在一些商业活动宣传广告上看见一行小的不能再小的字,活动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虽然法律上并不认同这行小字有什么法律效应,但是商家这么做也是很有必要的,就是为了抢夺解释权,避免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走。实际上,知道了三个字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解释权。如上面的例子,同事要求小明无条件地帮助自己,作为同事,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小明大可以用知道了,给予不置可否的回复。面子是给了,话你也说了,至于他如何理解,就是他的事情了。

同时你也就有选择和退却的余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帮还是不帮。如果你觉得可以帮,那么知道了就可以理解为我帮你。反之,如果你觉得不愿意做,那么当同事恬不知耻的来要成果的时候,你就可以和蔼地告诉他,你只是说,我知道了,但是对不起,我并没有说我要帮你,因为你没把话说满,所以可以进退自如,进可攻,退可守,若是他还想纠缠你,完全可以帮助他提升汉语听力能力。知道了,和我帮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都是成年人了,连这个都不懂还混什么职场道理在你这头儿,你可以随心所欲的预知理论。所以如果对方是职场老油条,听到知道了,自然也会发挥老油条的主观能动性,不再纠缠。大家都是明白人,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怎么样?没想到知道了三个字还有这么多内涵吧,要不要回去应用一下

发布时间:2024-01-14 13: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