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157. 北京杀人狂魔宋京华大案完整版

鸭说电影浏览:1476

一名十七岁的杀人犯,伙同哥哥抢劫杀人,却因为未成年而被轻判八年,五年就得到假释。出狱以后,经济宽裕的父母马上就给他在北京花几百万买了一套房子,但是此人还是不安心好好过日子,一度怀疑之前是其女友将他们兄弟出卖或事后决定为已经被枪毙的哥哥报仇。因为始终找不到前女友,她就把罪恶的魔手伸向了九名十六岁到28岁无辜的年轻女子。杀人狂魔宋京华宋京华是内蒙古来京人员,1978年出生,只有初中文化。他的哥哥比他大一岁。宋京华的父母是在北京做生意的,家里经济状况非常的好。宋京华的哥哥当过兵,复员以后和弟弟都不急于找工作,每天就是玩儿,因为家里有钱,他们兄弟两个人当时对学习都没有什么兴趣儿。

每天在离家不远的工人体育馆附近婚,向停在那里的趴活儿司机收取保护费。1996年,因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不愿意交这份钱,兄弟俩就带着人实施了抢劫。事后他们又将司机杀害。当时宋京华年仅十七岁。1997年,法院判处宋京华的哥哥死刑,立即执行。宋京华因为犯罪的时候还未成年,被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八年。2002年,宋京华被假释回家。宋京华出狱以后,他的父母总是拿哥哥的事儿教育他,但是这在宋京华看来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刺痛。

宋京华从小哥哥就是他的偶像,因为父母做生意经常不在身边,哥哥就是他的保护伞,不管有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和哥哥商量。出狱以后,他一想起哥哥,心里就痛。他说不是那种简单的难受,是疼。他经常到哥哥的坟前大哭一场。宋京华一直想给哥哥报仇,他说,和哥哥抢劫杀人的时候,他有个女朋友,因为在女友离开他的第二天,他和哥哥就被警察抓了,而且当时的庭审中,他的女友还做过证人,他就对这个女友从此怀恨在心。宋京华说,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把他杀了并且碎尸。此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寻找,宋京华都没有找到前女友,于是他就开始仇恨女性,特别是和他前女友长得像的女性。

2005年,他就开始找和前女友样子相似的青年女子,想通过杀死这些女子来达到自己的报复目的。他不但为杀人碎尸买了斧子,刀,手套,塑料布等,还为自己找了一个帮手,叫严金光。这个严金光来自江苏,身体强壮,比宋京华小一岁。2004年冬天,他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认识了刚刚来到北京的严金光,两个人随后就成为了好朋友。有一次,宋京华提出来要一起抢劫,并且提出来把人弄上车以后人归他,钱归严精光。严金光和宋京华当时是一拍即合。2005年2月的一天晚上十一点多钟,宋京华开着自己的捷达车带着严金光去了丰邑桥的一个小区外面。

看见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宋京华把车靠边儿停下,严金光过去捂住了女子的嘴。宋京华开车门把女子拽上车。到了宋京华的家里以后,他逼着严金光把那名女子给掐死。第二天,他们俩把尸体抛弃在河北,女子随身携带的100元钱和手机全都给了严金光。

从这儿以后,宋京华和严金光两个人多次的半夜开车出去,先后在本市丰台,朝阳,平谷,海淀等地区连续作案,每次都是宋京华寻找作案的目标,再以打车名义将女孩儿骗上车或者暴力劫上车杀害被害人以后实施强奸。直至2007年9月的两年半内,他们一起劫杀了八名女子,被害人最小的只有十六岁,最大的28岁。此外,2006年11月下旬,宋京华还单独杀害了一名十七岁的女孩儿。起初,宋京华只是简单的杀人,可是到了中后期,他还特地在平谷区租了一间平房,专门用来杀人。碎尸。

作案的过程逐步升级,强度越来越高。这些被害女青年的交际圈子都很小,有些女青年失踪之后都没有人知道。因此,在被害人身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几起案件一直没有被侦破。直到2007年9月26日下午,宋京华劫杀了与他熟识的女邻居杜某,才致使案发。宋京华和严金光是在杜某的家里作案的。当时侦查员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刚刚开封的白砂盘香烟。根据杜某的家人介绍,杜某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员,没有抽烟的嗜好。侦查员就由此判断,这条香烟很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于是就对小区附近的烟店儿进行了走访。

果然,在一家烟店儿,老板认出了这条香烟是他们卖出去的,因为他在烟的外包装上做过记号,以防止有人拿假烟敲诈。老板说,案发的当天上午,有一个住在鹏润家园的老客户买走了这条烟,这个人就是宋京华。很快,在2007年11月6日,警方将宋京华抓获归案。到案以后,宋京华先被羁押在丰台区看守所。起初,宋京华不承认杀了杜某,也不愿意配合预审民警的调查,直到遇见了看守所一名安姓的警官。他的态度才发生了改变。安警官在接受采访时说,宋京华进去的时候穿得很少,而当时大风降温,他看自己的衣服宋京华也能穿,就给了宋京华几件。

同时他也耐心地开导宋京华,既然你敢做,你就应该敢承担。安警官劝宋京华堂堂正正的说出来也不枉死生。宋京华说,他当时感觉安警官就和自己的哥哥一样,我没有衣服,没有钱,什么都没有,都是管教照顾,我能碰上这么一个管教,我觉得这也算是命吧。宋京华随后向安警官就承认了杜某是他和严金光杀的。根据这一条线索,警方很快抓获了严金光。此后,宋京华还交代了另外八起案件。宋京华说,他心里也想过,肯定早晚有这么一天,他还向办案的检察官提过,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的那条烟其实是他故意留下的。

他自己也想赶紧了解这件事情。他还说,被他杀死的女邻居杜某和他关系其实还不错,只是有一次他在作案以后把其中一个被害人的头颅带回了家。没有来得及处理,结果被杜某看见了,虽然当时解释说啊是猴头儿,但是还是担心被举报,他就和严金光商议杀掉杜某。宋京华曾经说,他哥哥死后,他的心理压力跟别人的不一样。他说我心里的压力都是去杀人,去快乐,去刺激我的神经,到最后等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在外面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去感动的,杀的人越多,自己的良心一点儿点儿就没了。而在看守所里,他却为管架送他几件衣服而感动。到最后,感觉还是人能打动心吧。承办这起案件的检察官也说,宋京华曾经对他坦言,自己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都感觉自己有点儿变态了,以至于到最后宋京华自己也想赶紧的了结这件事情,想让公安机关尽可能地把自己抓获。其实宋京华这是两种极端的性格融合。如果你近距离和宋京华交谈,可能会觉得宋京华不是很饿的一个人,比如聊到他的父母,他可能会掉眼泪,但要是看宋京华放过那么多的案件。他实在是非常的残忍和暴力。他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所有杀人碎尸的经过娓娓道来,视生命如草芥一样。在法庭开庭审理此案时,宋京华和严金光均未辩解。宋京华的辩护人认为宋京华具有自首的情节,并且揭发同案犯的犯罪行为,建议法院对宋京华从轻处罚。市二中院审理后认为,宋京华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务罪,严青光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虽然宋京华能够坦白部分故意杀人,抢劫的犯罪事实,但其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法院最终分别判处二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宣判以后,宋京华没有上诉,他说,以前杀过那么多人,我也是慢慢去忏悔,我也知道最后的结果,我觉得挺踏实,挺好。2011年5月27日,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北京市二中院对宋京华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当天,宋京华看上去有些激动,但是没有哭。临行前,他表达了对看守所的感谢,对被害人的忏悔,也表达了对父母的牵挂,让父母多多保重。

随后,他在他哥哥曾经被执行的地点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如果当初宋京华第一次杀人就判死刑,那么这九个年轻女孩儿还会死吗?未成年能下手杀人的杀人犯,那比成年杀手更变态,现在偏偏有一些人还天天的为他们争取人权。可是谁来为这九个被无辜残杀碎尸的年轻女孩儿争取人权呢?1985年,周海亮出生在吉林市船营区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爸爸是一个单位的货车司机,他的妈妈下岗以后,在船营区河南街承租了一个摊床,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对于童年的记忆,周海亮的脑海里那是一片空白,他没有别的同龄人拥有的快乐。自打他从记事儿的时候起,父母就不和睦,经常的是吵架到深夜,有时候甚至还大打出手。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是被父母的打闹声给惊醒,因此他很小就经常地做着噩梦。父母们经常吵架,感情那就越来得越差,虽然是同在屋檐下,却是形同路人。由于家庭的战火不断,父母谁也没有心思来照顾这个儿子,周海亮的性格就变得是越来的越孤僻。他不愿意和别人接触,更谈不上沟通,对任何人都是充满着敌意。过了几年以后,他妈妈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业务竟然都拓展到了广州,经常是南下谈生意。当时的广州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物欲横流的世界使妈妈流连忘返。有时候他妈妈一两个月都不回来一次,妈妈不在的时候,爸爸对他是格外的好。

周海量就幼稚地想,要是我妈妈总不回来,那该有多好。但是这一天真的也就来了。就在周海亮十二岁的那年夏天,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儿,经常吵架的父母又是大动干戈,打的是昏天暗地。第二天,妈妈便负气走出了家门,从此也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几天以后,周海亮被告知初母已经离婚了,他被判给了妈妈。因为妈妈要去南方做生意,她就只好住在姥姥的家里。虽然是他判给了妈妈,但是妈妈一年半载也回不来一次,他对妈妈的感情那是越来越陌生,倒是平日里性格粗犷的爸爸经常来看的。

总是给他买好吃的,到了六一儿童节,还带他到公园儿去玩儿。小学六年级以后,爸爸就把他接到了身边。父母亲离婚以后,爸爸又重新的组成了家庭。这个新家庭里的继母姓姜,86岁,是个十分刚强能干的女人。他在东市场做买卖已经多年,由于精打细算,而且经营有方,家中就小有积蓄。这个继母为人也善良,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着周海亮。但是自从踏入到这个家门以后,周海亮便对这个继母是充满着敌意,他总是拿继母和自己的妈妈做着比较。认为是继母逼走了妈妈。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之下,周海亮常常的是搞着恶作剧,戏弄着继母。好在这个继母是个宽厚的女人,从来也不和她计较。继母和前夫又生育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虽然年龄都比周海亮大个一两岁,但是小孩子扎堆儿的地方,那就容易出是非。自从周海亮回到他爸爸身边以后,尽管他爸爸吩咐他你一定要叫哥哥姐姐,但是周海亮的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而哥哥姐姐也都是非常讨厌他,不跟他玩儿,孤立他,而且经常是用好吃的东西去馋它。哥哥姐姐时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就是你算什么东西,来我们家干啥?以后把你赶走。

这些话虽然不多,但是却深深地刺痛了周海亮的自尊心。他常常的是背着家里人从家里跑出来,什么空门洞子,水泥管子,他逮哪儿睡到哪儿。每次离家出走,爸爸和继母都发动全家的人去找他,有时候回到家里都已经是后半夜。越是这样,他就越遭到埋怨。越是埋怨,他越觉得自己呀,在这个家里,那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他常常是毫无来由地躲在一旁痛哭流涕,夸大自己内心中的委屈,哀叹着自己的命苦。小孩子嘛,闯祸那是常有的事儿。周海亮闯祸的时候,教子严格而又方法简单的爸爸往往就是对他大打出手,这个时候,哥哥姐姐们总是在一旁幸灾乐祸,这时间一长,在周海亮的幼小心灵里,对继母,哥哥姐姐那积满了仇恨。

就在这种畸形心理的陪伴之下,周海亮也就一天天的长大。时间来到了1999年秋,已经是十四岁的周海亮由小学升到了初中,个头儿长得已经和爸爸相差无几。从小就在单亲的环境中长大的周海亮时常是有着一种自卑感,同学们也都歧视这个性格孤僻的小男孩儿。渐渐的,周海量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爸爸和继母也是经常教育他,你要趁现在年纪小,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周海亮呢,却是越来的越厌倦校园生活,他更看不惯同学们的白眼儿,听不惯同学的恶语重伤,于是他就经常的偷偷逃学,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聚在一起,沉溺于各种的游戏和玩耍当中。他继母的生意是做得越来越顺,家境也就越来得越殷实,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也是越来越多。继母的心是不偏不倚,自己生的孩子有的,周海量那一定也不缺,有时候还经常的给周海量一些零花钱。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继母的钱渐渐的也就赢得了朱海亮的心,周海量呢也就变得越来越实际。他想,不管心里是如何的和继母较劲儿,但是万万不能得罪这棵摇钱树。

他为了讨好继母,每到节假日,周海亮便围着继母的店铺是不离左右,漫不经心地帮着继母打点生意,心里面却盘算着怎么能从继母那里讨来更多的好处给自己。继母也是常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满足他的小愿望,遇到了人生大事儿,继母那也是毫不吝啬手中的钱财。就在他上初中的时候,为了让周海亮能上一个好一点儿的学校,继母就一次性地拿出了5000元钱给他交了择校费。周海亮满脑子的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他早就没心思上学了。2001年的春天,周海亮刚读到初二的下学期,课程是越来的越晦涩难懂,越来的越跟不上他学习的兴趣儿,也就是越来越淡薄。一天,他就偷偷地辍学了。

为了瞒住爸爸,他一到上学的时间就躲到姥姥的家里,或者是躲在网吧里,一呆就是小半天儿。周海量偷偷辍学的事情最终还是被爸爸知道了,但是除了把儿子狠狠地骂上一顿之外,恨铁不成钢的爸爸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为了自己的儿子将来有个吃饭的职业,爸爸就让他上驾校先去学开车。等到驾驶证拿到手里以后,周海亮始终也是没有找到车开,于是他就在一家洗浴中心当上了服务生。由于他从小就好吃懒做,没有一技之长,老板对这小子也很不满意,最后不长的时间就被炒了。犹豫失业以后,周海亮更是整天的无所事事,各种各样的愿望充满着脑筋,但是没有钱,哪个愿望他也实现不了。周海亮就硬着头皮又向继母要钱。

基姆当时答应的非常爽快,吉姆说,行,只要是你干正事儿,你要多少都行。周海亮是职务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要钱的正当理由。看到他怅然若失的样子,继母就好言相劝道,说啊,小亮啊,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想个正道儿了。周海亮不但没把这些话听进去,反而认为这是继母有意的在奚落他,一赌气,扭身儿又走了。回到家以后,周海亮是越想越生气,还十分偏执地认为这不是亲妈,就是不行啊,看我离开你们,我能不能活。想到这儿,离家出走的想法就再一次的萌生。就在他准备离开家门的时候,突然就萌生了一种恶毒的想法,他想,反正再也不回这个家了,有啥值钱的东西,我先划了点儿。他翻了半天,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翻到。

道士在继母的抽屉里有3000元的现金。周海亮就想,人就是这样,时偷不时要我管你要钱,你不给,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周海亮就把这3000元的现金揣进了兜儿里,猛地关上房门,愤然地离去。离开家以后,周海亮在吉林市的大街小巷是四处的游荡,每天出入人才交易市场,准备找一份适当的工作。但是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任何的特长,常常的就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由于无处栖身,周海亮便四处寻找着昔日的同学,每天出入网吧,晚上就在网吧里过夜。他从家里偷出来的钱很快也就花光了。现实社会的无情打击,是周海亮刚离开家门时那种雄心壮志瞬间的化为乌有。直到这个时,他才想起家里的种种好处,想起了继母的种种好处。

在外边流浪了半个多月,他想回家,想当面向继母认个错。宽厚仁慈的继母也许会原谅他,可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继母却冷冷地对他说,你不是能走吗?走了就不要再回这个家了。每个月我给你300元钱,再把昌邑区那套40平方米的房子给你,你自己去过吧。听到继母这些绝情的话,周海亮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对继母又充满了仇恨。被继母赶出来以后,因为昌邑区的那套房子的租期还没有到,暂时也没有办法收回来,周海亮就无处可去,只好是再次的四处流浪,过着惨淡漂泊的日子。

但是周海亮手里仍然是不缺钱花,因为每隔三天两头儿他就向爸爸要。爸爸呢也很慷慨,每次要钱,他最少一次给儿子100元。做爸爸的当然有爸爸的想法,他想,儿子长这么大,享受的父母之爱实在是太少了,做爸爸的心理时常就有一种负疚感。现在所能补偿的也许啊,就只剩钱了。有了爸爸的资助,周海量是花钱如流水啊,经常的出没于网吧,歌厅以及一些高消费的场所,有时候还学着影视剧里的情节像模像样地触起了女朋友。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海亮在上网聊天的时候结识了一名叫金小光的网友,两个人谈得很投机,渐渐的也就成了好朋友。这个金小光比周海亮小了一岁,满脑子的都是鬼主意。要论起离家的时间,金晓光可比周海亮还要长。金晓光已经离家一年多了,金小光没有念过初中,在小学二年级就不念了。原来,金小光的父母都是开出租车的。在两年之前的一天晚上,父母开车在大街上兜揽着生意。

当他们把车开到大东门一个提班儿的门前时候,因为乘车人不给钱发生了口角,他的父母双双被人砍杀,妈妈的伤势最重,造成了瘫痪。治疗了一段时间以后,家里的积蓄很快就花了个精光,妈妈的伤势仍然是不见好转,爸爸就每一天的借酒消愁。有一天,爸爸带着金小光去医院看望妈妈,特意的还给妈妈和金小光每一个人买了一双鞋。但是就从那天起,爸爸就像空气蒸发了一样,在人间消失了。直到今天,金小光也没有再看到爸爸,时间一长,甚至连爸爸长什么样儿他都记不起了。没有了生活来源,金晓光很早就辍学了,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能够活命,金晓光就开始在社会上闯荡。他当过乞丐,当过小偷儿,什么都干。认识周小亮以后,他才结束了四处流浪漂泊的生活。

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周海亮对金晓光特别的同情。和金晓光比起来,那自己幸运多了。虽然他被赶出家门,但毕竟爸爸还给他钱花,他用爸爸给他的钱在西山的脚下租了一间房子。和金小光一同居住,还把两个人的对象也带到这里。一段时间以后,金小光又通过网友认识了和他同岁的石磊,并且把石磊也引荐给周海亮。这个石磊的父母是九年前离婚的,他被判给妈妈以后,有好几年没有再看的爸爸。

他和妈妈住在姥姥家,以前呢,母子俩就靠收房租维持生活,认识周海亮以后,这三个人就开始形影不离,也就再也没有回到过妈妈的身边。这三名少年都是单亲家庭,都有过不幸的童年,都是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时候,父母却突然的离他们而去。小小年纪,他们便过早地尝尽了亲情丧失的切腹之痛。共同的遭遇使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从此,三个人共同居住在周海亮租的房子里,平日里所有的花销也都是周海亮隔三差五的向爸爸要钱来支付。三个年仅十六七岁,涉世未深的孩子,怎么能抵挡住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风雨和诱惑,单靠周海亮的爸爸给的那点儿钱维持三条欲望强烈的生命显然是不够。他们便在大街上沿街乞讨,实在要是讨不到,他们就去偷。

在积攒了一些现金之后,三个人头脑一热,便想金盆洗手谋个正当的职业。他们就在二道贩子的手里进了一批劣质的服装,然后拿到夜市上去卖,但是因为不懂行情,最终还是赔了老本儿。2002年7月8日,三个利欲熏心而又一筹莫展的少年躺在床上,各自的脑海里盘算着最佳的发财捷径。始终是对继母恨的那是刻骨铭心的。周海亮在沉思良久之后,阴森森的就对他们俩说,我继母有钱,背包里每天都有好几万,要是把他抢了,那可发财了。经过了一番密谋之后,三个人决定立即的采取行动,由金晓光和石磊出面对周海亮的继母实施抢劫。在这个期间,周海亮给了金小光50元钱,让他到市场上买了三把尖刀,分别放在了身上,留着抢劫作案时候用。随后,金小光又准备了两把尖刀和一支玩具手枪等作案工具。在此之后,周海亮先后三次带领着金晓光和石磊来到继母所居住的地方,秘密地勘察了继母回家时候的几个必经之路。

然后暗中窥视,静等着继母归来时再做动手。然而,一连几天,继母总是同爸爸一起回家,这三个蓄谋已久的少年始终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下手机会。7月16日上午十点左右,居住在吉林市船营区华南小区的姜女士就像往常一样从家里出发。准备去德胜门副食批发部打理生意。当姜女士从家走到七十米外的一个菜市场的时候,一直在继母家楼下暗中窥视的周海亮等人终于是等到了最佳的作案时机。他看见继母一个人从楼里出来,周海亮就指了指他的背影,对同伙说道,赶快动手就是他。周海亮害怕继母发现自己,说完便转身离去。金晓光和石磊假装是玩耍,蹦蹦跳跳的就绕到了姜女士的身后。

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于两个稚气未脱的男孩儿,姜女士当时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当他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的时候。危险已经是迫在眉睫。看到姜女士已经发现了他们,金小光和石磊一不做二不休,突然的就掏出了腰里的尖刀,一前一后把她给逼住。姜女士知道这是遇到打劫的,于是他就把挎在肩上的背包紧紧地揽在怀里,一边大声地呼喊着救命,一边和两名突如其来的歹徒展开了搏斗。但是终因是寡不敌众,姜女士很快被救,两名志在必得的歹徒摔倒在地,金小光死死地踩住了他的脸部,使他动弹不得。随后两个人又大打出手,并且对姜女士喝道,赶紧把钱和值钱的东西都掏出来,不然我们就要你的命。

经过了一顿拳打脚踢,江女士的双眼顿时的模糊起来,他隐约的就发现,袭击他的是两名穿着黑色T恤的小男孩儿。他心里明白,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不会轻易地把他置于死地。他就一边死死地把包压在了身下,一边继续的大声呼救。呼救声很快就引来了很多的围观者,看到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再不得手,那就很难脱身了。金小光是上前一步,猛地就抢下了姜女士的背包,和石磊一起冲出人群,撒腿便跑。闻讯以后赶来的退休职工刘某是姜女士的邻居,他看见歹徒准备跑,于是就顺着歹徒逃跑的方向追出去能有一百多米。金晓光和石磊看刘某追了上来,便停下了脚步,手握着锋利的卡黄刀对着刘某叫嚣道,你再追再追,我就杀了你。刘某看见歹徒手中有刀,正要弯身捡起地上的砖头儿进行反击。

金晓光和石磊转身就跑,瞬间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为了防止双双都被擒,金小关和石磊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逃跑,金小光是一口气儿能跑出去二三里之遥。在一个偏僻处停了下来。他急于知道姜女士的背包里到底能有多少的含金量,当他打开背包,顿时就惊呆了,他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有了钱以后,三个人就开始不停地消费,整天的带着女朋友出入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悠哉悠哉。

只可惜呀,这抢来的钱还没有到半个月就全花光了。接下来的日子,周海亮感到了一种从来也没有过的空虚和恐惧。他知道,这次抢劫继母,那和以前偷继母的钱性质是截然不同,上次是继母心软饶过了他,这一次继母并不知道自己参与了作案。如果继母报案,警察迟早会找到他,强烈的恐惧感就使他惶惶的不可终日。这个时候,他就想起了继母的种种好处,感到了自己愧对继母。以前只觉得继母和他带来的两个孩子在平日里对他不好,因此心里就格外的排斥他们,凡事儿都钻牛角尖儿,并且对他们充满了仇恨。现在一想,其实继母对他很好,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可谓是用心良苦。他想向继母认个错,到外面打工干啥都行,挣够了五千块钱以后,便马上还给继母,求得继母的谅解,或者是来到公安局投案自首。但是一想到即将到来的牢狱之灾,内心也就立即的紧张起来。

他压根儿就不知道,继母被抢的岂止是他知道的五千块钱,他更没有预料他对金小光那么好,金小光竟然欺骗自己。在这种惴惴不安的心理驱使之下,周海亮熬过了入监前最后几个自由的晚上。他想回到继母身边探探口风,又担心语无伦次地露出马脚。为了驱赶心中的恐惧,他就和同伙频频地出入网吧,但在网聊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心绪烦乱,总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2002年7月20日的午夜,正在网吧上上网的周海亮突然就预感到末日即将的来临。他抬起头,猛地就发现在他的身边站着几位威风凛凛的警察。完了,一切都结束了,周海亮绝望地低下了头,一双冰凉的手铐早已经靠在了他的手腕之上。

抓住周海亮的正是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分局的刑警。自从案发的那天起,警方其实就一直也没有停止侦查破案的脚步,几乎是碾着周海亮的脚印,一步一步剥茧抽丝,锁定真凶。在周海亮被缉拿归案的同时,金小光和石磊也落入了法网。三个同病相怜的畸形少年在共同做了一场发财享乐的黄粱美梦之后,终于从流浪儿沦落为阶下囚。本应该在父母身边快乐生活的黄金年代,却要在铁狱寒窗中度过一段难挨的囚徒生涯。在看守所里,面对着荷枪实弹的看守,一向是性格倔强的周海亮终于是留下了悔恨的泪水。他说,每当夜晚来临,仰望浩瀚的夜空,繁星点点,他不知道哪一颗星星是属于他自己。

他经常是一遍又一遍的喃喃自语说,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发布时间:2024-02-01 2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