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巴菲特赢得十年赌约,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第231期

银行螺丝钉浏览:9376

大家好,我是银行螺丝钉,欢迎来到这期的螺丝钉带你读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本最近出来的挺有意思的新书,聪明的基金经理,很多朋友都听过当年巴菲特著名的十年赌约。巴菲特挑选标普500指数基金,跟另一个基金经理挑选的对冲基金比拼十年的收益,最后巴菲特大获全胜。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跟巴菲特打赌的基金经理西德斯。这个赌约是咋回事儿呢?时间回到2007年,当时西德斯挑选了五支对冲基金做了一个组合。巴菲特挑选了标普500指数基金,赌约的时间是十年,当时这个赌约被写入了财富杂志。巴菲特和西德斯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愿意参加这个赌约,自然是都认为自己有胜算。西德斯认为自己的胜率在85%,巴菲特认为自己的胜率在60%。

西德斯在书中也写明了自己当时看好对冲基金的原因。第一呢,是在2007年,当时美股的估值不算太便宜,美股在2008年才出现了五星级的大熊市。其次,对冲基金的仓位会更灵活一些,不像指数基金时刻保持近乎满仓。第三,在2007年之前的十几年,主动基金的收益大幅跑赢了指数基金,这些给了西德斯信心。在赌约开始的第一年,就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股标普百指数大跌,一度腰斩。对冲基金通常扛跌。

在2008年,西德斯选出的对冲基金一度跑赢了标普500大约50%。但是在2009年,美联储开始通过宽松政策刺激市场,美股走出了一轮慢牛,标普500指数逐渐上涨。在随后的2010年到2017年,标普500大幅跑赢了西德斯挑选的对冲基金。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87%的美股主动基金跑输了标普500指数基金,只有13%的主动基金跑赢了指数基金。为什么二零零七年之前十几年,美股主动基金大部分跑赢了指数基金,而之后的十年大部分跑输呢?有两个原因,第一呢是规模的影响。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如果有人能够跑赢指数,也就意味着同一时间段有人跑输了指数。在80年代到90年代,美股基金行业规模还不大,散户投资股票的比例比较高,专业的基因经理跟业余投资的散户同台竞技。胜算还是会更高的。

跑输指数的散户是主动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但是在90年代,主动基金的整体规模越来越大,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基金经理李德林奇管理百亿美元以上的规模。90年代的百亿美元按照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数千亿人民币。当主动基金整体规模达到非常大的时候,再想跑赢指数就比较难了,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跑输指数的投资者为主动基金贡献收益。第二个原因是费率。主动基金规模大了,超额收益下降,指数基金低管理费的优势就发挥了。要注意的是,主动基金并不会消失,即便是今天跑赢标普500的主动基金还是有不少,但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投资能力强的主动基金,规模越大,跑赢指数基金越难。所以只是简单的挑选市面上头部的知名基金经理,时间拉长后是很难跑赢指数的。例如A股过去两三年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普遍在规模超过1000亿之后跑输了大盘指数。

主动基金投资需要的是优选的逻辑,而不是只看名气,如果不会选,还不如直接投资指数基金。A股的基金市场现在类似于美股,90年代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在几十亿,可以挑选出一些跑赢指数的优秀的主动基金。基金投顾和指数基金暂时还是发展初期,到主动基金规模变大,就越来越难跑赢指数了。美股这个过程用了三四十年,A股的发展速度更快,可能再过一二十年就进入到指数基金时代了。这就是巴菲特赌约背后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4-02-06 02: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