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86岁,独居,生活是什么样的?

景芳源堂浏览:47

86岁独居生活是什么样的知识分子?这是朱锦沁86岁独居,他在抖音开了个账号,记录自己独居的晚年生活。独居的日子如何度过,如何和子女交代后事,怎么看待疾病和死亡。他把这些思考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份86岁老人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终会抵达的未来。下面是朱锦庆***自述86岁独居的一天是怎样的?我独居是自己的选择,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很孝顺。在我老伴儿去世后,他们怕我在老房子里想东想西,都主动要借我去他们那里住。但我盘算了一下,儿子女儿都有自己的生活,去儿子家住要占用孙女的空间,去女儿家住,要打扰女儿的作息。我一住过去,大家的生活习惯都要被打乱,不如还是我自己过自己的清净日子。

一个人住说不孤独也是不可能的。但怎么办呢?我还是尽量想一些办法把生活安排得满一点。早上六点多我就醒了,醒之后我也不起床,我懒,就在床上玩手机,第一件事儿是打开微信,给我手机里的三百多个联系人发早安图片。手机里的人基本都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我给他们发我花园儿里的花儿,加一些问好的字。早上我就用手机p图,花个几十分钟,有的人回,有的人不回,我也不怕别人嫌我烦。不过有段时间我发漏掉了几个人,老同学立马一个电话打过来,问我好不好,怕我出了事。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懂,要是同学群里活跃的人突然好几天不说话,过了几天可能就会收到补告。

这种威信也算是老年人互相关照的方式吧。每天报个平安,起来吃早饭,吃完药,第二件重要的事儿是视察花园。我最早喜欢养多肉,多的时候养过一百多盆儿,现在有个小花园儿养的就更多了。月季,牡丹,美人椒,绣球,橘子树,茶树,仙人掌,三角梅可能有二三十种吧。我都自己提着水自己浇花,来来回回得跑个十几趟,然后就是买买菜,我现在走得慢,买完菜回到家怎么都得十点多了,回来之后休息休息,给我在青海的老同事打电话,彼此互通一下消息,聊聊身体的情况。年纪大了,大家都有些病,互相交流交流,也就不那么担心了。聊完天就自己做个简单的午饭,有时候做多点儿,把晚饭也做了。接下来的时间,我是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身体的,一个是脑子的。身体上呢,如果天气好,我就出去散步,慢慢走,走个4000步。

要是下雨天,我就自己对着墙打乒乓球,锻炼一下臂力,达到500拍左右结束。脑子上呢,我是有做树读的习惯,十几年以前我就开始,以前在书上做,现在在平板电脑上做,已经通关到大师级了。人老了,脑子一定要多动,才不会僵硬。空下来的时间呢,我就看手机,和你们年轻人一样了,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给老同学帮忙,教他们用手机。我算是老同学里手机电脑比较懂的,我会在网上买东西,聊天儿,发帖子,还会做电子相册。大家的子女都忙,他们就来找我解决。我还给他们说要防止电信诈骗,不要信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视频。还有一个吧,我还挺喜欢在网上发评论的。

我是个四十多年的**迷,从上世纪****中国**五连冠那个时候就看那时候郎平还是球员呢。**这么多年新老球员我都叫得出名字,我就是看不惯现在微博呀,头条上的人老是对**瞎评论,动不动给人家起外号。我看见这种人身攻击我就回复,叫他们不要一天到晚发人身攻击。现在虽然我是八十多岁,对**的爱还是在的。夜里头的比赛不管多晚直播,只要是我们国家的,我都要守着看。反正啊,人有个兴趣还是很重要的。不看**的时候,我就看乒乓球,羽毛球。

其实独居大概就是这样,一天天也蛮开心的。每天呢,我也会和儿子,女儿打电话,女儿怕我一个人住出意外,在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装了监控,有什么事儿他们也都能知道。我想应该也有不少同龄的人可能是和孩子一起住,孩子上班了也是一个人。如果我的生活能给大家一点儿启发,也是蛮好的事情。我这个年纪长肿瘤也无所谓了,很多人看我视频以为我的身体特别好,其实我身上早就一堆毛病,以前得过肺结核,39岁就发现了高血压,再后来又有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也不是特别好,每天都要吃很多药。现在我对这些病有个基本的看法,慢性病我慢慢吃药,认真管理,肿瘤我就不管了。都这个年龄,我就假装没有。****年检查扫出我胰腺上有湿性病灶,医生建议我做穿刺确诊一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一开始我很慌的,胰腺癌是癌症之王啊,如果是恶性的,基本就是不治之症,要是查出来结果不好,那我到时候是治还是不治?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我心里反而是清爽了。我和医生说,我就不做这个确诊了,就当做不知道这个肿瘤。我都活了八十多岁了,也差不多够了,能潇洒的过一天是一天。如果确诊了是恶性的,家里人和自己思想负担都会很重,如果是良性,也会时不时担心考虑手术的情况,索性就不想了。八十多就这个好,有些不好做的决定就交给老天爷吧。这么想明白之后,我的心态就平稳了,很多医院开的慢性病的药我都认真吃,每天也坚持锻炼,注意生活质量,控制得了的病我好好的控制,控制不了的这个病灶我就当没发生过。人呐,愁眉苦脸的生活也是一天,开开心心生活也是一天,我还是选择开心点儿过。我和子女坦诚交代了身后事,老伴儿走了之后,我就开始想安排身后事的问题。他临走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没能交代下来什么,但他单位上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我都知道啊。

可要是我走了,我的孩子们又不认识,我的同事也不清楚我各种各样的安排,不愿意他们到时候茫然无措。当时我就决定要和他们当面谈一谈。这个事情主要就是三点,不要抢救,用最便宜的骨灰盒,不要追悼会。一方面我不想在病榻上拖累儿女,另一方面我也不愿意在临终之际受罪,一切从简,不要麻烦别人。一开始他俩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一开口他们就是说,妈,你不要说这个,拒绝面对。后来我也慢慢说服,每次见到他们就讲女儿,就逐步能接受一点儿财产上的事情,我做了安排,房子卖掉钱,子女平分,我就靠自己的养老金,医保该花花,该用用,我也不去特地节约什么钱了。

我把女儿和原来单位的同事拉了个群,让他们彼此认识一下。群里面的人有的还在职的,有退了休的,我这些老朋友都是知道流程怎么走的也能帮忙跑跑腿我走以后抚恤金呐。手续呀,他们还能互相帮忙交代好这些事儿后,我也怕他们以后忘掉细节我又把这些都在纸上写了一遍收好儿子至今没法接受安排后事的事情。他不能听到我嘴里说死,就不想面对这个事儿。后来我也不说服他了,他照常来和我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儿。我呢,就在家里的抽屉里放了信封,里面是交代儿子的事情,一张给他的银行卡,我的存款儿子女儿一人一半,所以一人一张卡。然后一些需要处理的文件。

我把这些事儿发到网上后,很多人都说我豁达,看得开什么的。要我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见到的死亡太少了,到我这个年龄就知道死是很近的事情。微信上的老同学真是一个个变少,有人就是跌了个跟头,过两天就没了。我还有个同学就是突然说头疼,头疼,过两天就猝死了,一句话也没留下来。我不愿意这样人事无常,到老都是要走这一步的,逃避也不能让这个终局消失掉。这么想的话,你何必老是害怕死,逃避死啊。我也是个学医的人,之前在青海做鼠疫研究,见过的生老病死比较多,所以说对死这个事儿看得也很淡。人呐,真的就走这么一趟,与其忌讳这个结局,不如想的直白点儿,未雨绸缪,安排妥当,才能自己过个潇洒的晚年。

发布时间:2024-03-21 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