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理性借贷!银保监会发文提示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

安清心浏览:1.5万

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感谢收听喜马拉雅头条频道独家播出的跳出合同里的陷阱。我是主播安欣欣。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广告,或者接到一些电话,表示自己是正规机构,可以办理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的贷款,甚至可以洗白正信。尤其是办理贷款的电话,对方都自称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取得了客户的信任之后,得到了具体的银行信息,再表示为了提高效率,先不到柜台办理业务,而是在前期线上处理资料处理好之后再到银行柜台面签。这就是现在一些信贷中介的一个套路,先用大行的名头拉拢客户,建立信任,然后再是客户信用的情况,确定到底是在哪家银行办理。实际上呀,他们并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而是现代中介。其实信贷中介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之后层层加码的服务费。甚至有一些信贷中介利用银行信贷的幌子进行民间借贷,这其中的潜在风险是更大的。

由于信贷中介乱象频发,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2022年第七期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谨防三类陷阱,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某某银行,某某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理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者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实际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的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特别提醒,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接待,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一是要从正规机构获取融资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进行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信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二是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

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款,及时还款。三是警惕向无关账户的转账要求。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收听,期待下次见

发布时间:2024-04-07 12:4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