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经略幽燕 |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豆瓣8.8)

七月流星_ey浏览:7471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儿书。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曾瑞龙先生的经略幽燕,副标题是宋辽战争的军事灾难分析。作者曾瑞龙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历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是宋代军事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但不幸因病于2003年英年早逝。享年43岁。本书就是他留下的三本重量级著作之一。说到宋朝啊,我们心里的感情往往很复杂,为什么呢?一方面,它是一个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艺术造诣很高,生活方式非常风雅的朝代。但另一方面呢,从外交军事角度看,宋朝的人设是积弱对外战争败多胜少,外交上不断割地赔款,忍辱负重。如何来解释宋朝这种辉煌与耻辱并存的割裂性,这是众多历史研究专家和历史爱好者一直关心。

争论不休的问题。本书作者曾瑞龙研究的重点是北宋建立初年公元九七九年和九八六年,宋太宗赵光义试图收复北方幽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这两次惨败仿佛是日后宋朝对外战争连续失败的预兆。北宋初年,对辽作战的失败,被历史学家认为是近视历史的一道分水岭,奠定了此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原农耕文明面对北方草原民族的防守与退让态势。也为北方草原民族进一步征服中原打下了基础。以这两场败仗为切入口,曾瑞龙先生独辟蹊径,利用学科理论整合的方法,同时使用了跨学科的多种理论和视角。包括军事战略,地理,政治制度,心理学等等,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宋朝对外战争的一再挫败,既是人事与制度问题,也是国家大战略内在矛盾的结果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我们越是渴望持久的和平,就应当了解战争。或许啊,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接下来,我们就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为什么北宋朝廷执意要收回幽云十六州?他在北宋开国大战略里占据了什么样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分析两次北伐的失败,检讨宋太宗时代北宋朝廷决策体系,战略部署到临场指挥的矛盾与不足。

第三部分,两次北伐失败给日后北宋整个军事外交政策的影响与冲击。首先,作者曾瑞龙在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宋代国事不如汉唐,是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的直接后果。在历代史学研究家中,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这两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宋朝自建立开始,他的军队就不能打,战斗力疲弱。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宋代军队不能打的毛病呢?历代学者甚至网络上的历史爱好者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让一大批开国名将卸甲归田,不再领兵出征。再比如,北宋后来又通过搞枢密院制度,把调兵权和指挥权分开,搞得将士之间彼此不熟悉。还有的研究者说,送出的疆域版图基本来自后周,失去了陇右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这个优良战马的产地。导致宋代始终没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来和草原骑马民族抗衡,诸如此类。

不过曾瑞龙说了自己并不满意这样的解释,因为他们都是一种单一原因决定论。和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一样,建立之初的北宋统一过程中培养的尚武精神还没有丧失,那些在统一大业中身经百战的强兵汉族也在那些能征惯战的开国名将。虽然在杯酒释兵权行动中退隐了一批,但依旧还有很多活跃在军事指挥第一线。不仅如此,历史学家眼中,那些削弱了宋军战斗力的制度,在宋太宗两次北伐的时候,要么还没有创立,要么刚刚建立,还来不及发挥影响。如果我们还满足于那些传统的解释,就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曾瑞龙在这本书一开头就独辟蹊径,从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大战略角度来分析宋太宗启动北伐的原因。幽云十六州囊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和山西省的北部。

由于十六州的北部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一线,两座山脉犹如相连的城墙屹立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势险峻,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军事防线。这在生产力低下,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无疑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侵袭的天险。不仅如此,幽云十六州的中部有两条奔流的大河,桑干河,巨马河,进攻的骑兵在这里行动缓慢,防御方还可以利用河流水系运送后勤补给物资。所以说,幽云十六州地区横贯交错的河流体系,形成了防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第二道天然防线。在唐朝,这块军事要地被称为卢龙镇和正武镇,是唐朝北部边境两个节度使管辖的地区。不过在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卢龙和郑武镇就被契丹人建立的北方草原帝国辽国给占领了。所以说,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收复幽云十六州,不但有军事防御和经济上的考虑,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对于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北宋来说,如果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就等于宣告自己才是天命所归。

能够把整个华夏地区都纳入版图的大一统王朝恢复了盛唐时代的荣光然而,北宋建立时的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涉猎为生的游牧民族。在五代十国时期,他收容了大批因战乱而前来投奔的中原女真人口,利用这些人口开垦耕地,建造城市,发展手工业和贸易,国力大大增强。对于辽国来说,幽云十六州战略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更是南下侵略的桥头堡。但后周的周世宗柴荣却在九五九年出兵收复了十六州的瀛州,墨州两地。从此,辽国和南方的中原王朝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剑拔弩张,冲突升级的态势。

双方边境将领都曾不断出兵越境,进行小规模骚扰,攻击和掠夺。再回头来看看北宋这一边儿,总体来说,从九六零年到九七六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他在宋辽边界采取的是一种弹性防御的战略。这是因为整个南方的割据势力还没有消灭,根据北宋开国大战略,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所以赵匡胤任命李汉超,贺维忠等名将,让他们带兵分别驻守在紧贴幽云十六州的瀛洲,墨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仁丘,河间等地,防御辽军南下,但是不主动出击。曾瑞龙分析说,宋太祖时期之所以没有急于对辽国用兵,反映的是文人官僚坚持的内政主导论。刚刚统一的北宋,民生凋敝,经济低迷,必须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等到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超越辽国之后,再以雄厚的经济实力转化为作战实力。开启北伐。公元九七四年,北宋和辽国在雄州议和,但是脆弱的和平只维持了几年,这是因为九七六年发生主影俯生事件。

宋太祖赵匡胤神秘暴死,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这就造成了一种什么局势呢?曾瑞龙总结说,宋太宗明白自己夺取皇位的手段不清不楚,遭受非议的程度比起哥哥赵匡胤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对于赵光义来说,他迫切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和继位的合法性。南方的割据势力已经打完了,所以只能在北部边疆动手。辽国这个敌人对于北宋军队来说无疑更强大,不过一旦打赢,给宋太宗带来的光环也更显赫。从表面上看,北宋军事力量是优于辽国的。宋太祖末年,北宋的中央进军兵力高达19万3000,地方湘军37万8000,可以用来参加对辽作战的兵力高达十五到20万。而同时代辽国能够动员的有效战斗部队大概是10万人左右。另外一个让宋太宗觉得辽军战斗力并没有传说中可怕的原因是,九79年3月,在北宋消灭北汉的最后一战中,辽国向北汉派出了援军,结果在白马岭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阳曲县附近和宋军遭遇。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遭遇战。

结果呢,是辽军惨败,统军大将耶律迪列等五元辽国上将都在这一战中死于非命。这一战刺激了宋太宗的野心,他觉得辽军战斗力不过如此啊。辽国出兵援助北汉,违背了九七四年的雄州合议,那北宋大军直接进军幽云十六州就是名正言顺。另外,在围攻北汉首府太原的战斗中,北宋军队士气旺盛。比如一个叫金司的军官身先士卒奋勇登城,被打碎两颗牙齿,一只手中了炮石,两小腿都中箭,依旧是死战不退,亲手击毙了好几个敌人,才被战友从火线上抢下来。

宋开宗自己为了鼓励士气,也顶盔灌甲亲临一线,士兵们是倍感振奋。这一切都让赵光义觉得军心可用,和辽国摊牌,彻底完成统一大业的机会到了。确实,这个时候的北宋军队啊,战斗力确实处于一个峰值阶段。作者曾瑞龙分析说,北宋初年的军队沿袭了唐末和五代以来军阀部队的传统,就是好勇斗狠很多无奈十国到北宋时代的知名领兵大将都是胡汉混血的后裔。以勇武果敢为荣,主张在野外机动作战中捕捉敌军主力,实施决战,迅速获取胜利。北宋大将王全斌灭后蜀只用了66天,就是这种速战速决战略的最好体现。然而,如果从事后检讨,就会发现,北宋军队内部隐患已经诞生。首先,赵光义继位后,需要一批自己的亲信将领,选拔的标准呢,就是能够严格执行自己的决策,守纪律,不讲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恪守儒家忠君思想的人。曾瑞龙就举了曹彬作为例子。

曹彬支援大将,待人宽厚,廉洁自律,更像二战中的美国五星上将。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是个出色的组织和协调大师。但是曹兵为人谨小慎微,过分听话,而且作战指挥风格太保守,不敢冒险,这就为宋军之后的失败打下了伏笔。其次,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个人的统治,方便指挥军队,逐渐开始强调军队的组织纪律性,这就给宋军带来了什么变化呢?首先是皇帝个人不断干预作战,从大的战略布置到具体战斗指挥的细节都要过问。其次是开始强调野战中的阵型。由于缺乏骑兵,北宋军队习惯的作战方式就是战斗中要保持一个密集稳定的队形,也就是所谓的阵,然后用盾牌,长枪,大刀和弓弩等远射兵器相结合,防止对方骑兵突破,打坚决的防守反击。但是过度拘泥于阵型,让宋军的战场临阵应变能力迅速弱化,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刚才我们了解了北宋初年宋辽双方的战略态势,幽云十六州对于双方的重要性,以及宋太宗上台之后对北宋军事体系的影响。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次北伐的大致经过。看作者曾瑞龙是如何复盘利用现代军事研究成果来总结北伐失败原因的公元九79年5月,在灭亡了北汉之后,赵光义直接挥军北上,自治幽州。宋代的幽州故址在今天北京大兴县西南部广安门附近。宋太宗这个大胆举动,就是想兵贵神速,打辽国一个猝不及防。6月23日凌晨,宋太宗率军抵达了幽州城下,兵力大约是10万。当天,宋太宗就亲率禁军在城北和辽国北苑大王耶律西底和统军使消桃谷两支敌军进行了第一次野战。辽军寡不敌众,被迫入城固守。由于宋军行动迅速,直到此时,辽军才得知宋军进入幽烟地区,仓促之间难以组织大规模增援,所以只能依靠驻军死守。

直到25日,辽国后续援军才陆续到达。最先来的耶律雪谷部冲破了宋军防御圈,进城增援后续的耶律沙,耶律斜枕,肖干等部只能在城外扎营,准备与幽州的守军里应外合。此时作战态势对宋军是有利的。首先,宋军出战小胜,又让辽国援军的大部分不能进城,只能在外围观望。另外,幽州附近原属辽国的中原居民也开始牵牛淡酒犒劳宋军,幽州变成了一座宋军围困下的孤城。但是胜负的天平在一夜之间倾斜。

7月6日,幽州外围的辽国援军和围城宋军在幽州西北的高梁河,也就是今天的西直门外会战,宋太宗亲临前线指挥,结果宋军大败。这场失败在宋代史学著作里提得非常含糊,只是说宋太宗率军围困幽州,久攻不下,军事疲惫。太宗又恐怕辽国不断添兵救援,所以主动下令班师回朝。而反过来,在辽国这边儿的史书,比如辽史里,对高梁河之战就写得比较详细,而且很不留情面说。7月6日,辽军大将耶律莎和宋军大战于高梁河,另外两名辽国大将耶律休戈和耶律斜枕出骑兵从宋军侧面实施突击。导致宋军大败。

宋太宗抛弃部下独自逃跑。这一跑导致第二天宋军各部由于失去主帅,群龙无首,在辽军的铁骑冲击下伤亡惨重。曾瑞龙分析说,失败的责任主要在宋太宗,他不等其他部队会合,就率领清军和辽军进行会战。原本的预备队被用来攻城,也没有布置失败后的预案,导致原本可以前来支援的预备队,也就是距离宋太宗亲军最近的曹汉。米信两支部队在幽州东南,距离战场有十几里远,没法赶来,让宋太宗一支孤军被辽军多路夹击。先胜后败。这场败仗有点儿像拿破仑在滑铁卢本来自己占据上风,结果在战役快结束时防守防,从侧翼杀出一支胜力军来,瞬间改变局势。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辽军对宋军有生力量的杀伤似乎没有宣称的那么大,因为几个月后的满城会战,北宋又能轻松投入8万大军,可见主力还在。不过,这场遭遇战的失败,对于宋军精神和战斗意志上的打击就非常严重。

孔辽政开始在宋太宗和宋军将士们心里逐渐形成一个例证,就是自从高梁河之战后,宋太宗本人再也没有亲自上前线,而且对于麾下将领的约束却越来越强。不肯下放作战权,还要从远方遥控,间接干预将领们的前线指挥。这些举措为北宋军事制度日后的僵化和失灵开了一个坏头。高梁河之战后,宋辽两国维持了大概六年的和平,北宋没有进行任何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但是在公元九八六年,宋太宗拍板决定再一次进军悠焉地区。这中间六年发生了什么呢?从现存史料看,北宋朝廷内部在合战之间游移不定。

反对开战的是北宋朝廷里的一部分士大夫官僚,他们感觉打仗是件非常危险,不划算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隋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唐朝之所以藩镇割据,就是因为一味的对外开疆拓土。开疆拓土必然导致民生凋敝,也会导致将领拥兵自重,变成对中央政府的危险。所以田西,吕蒙正,赵普等文官就劝说太宗不要再对辽用兵了,小心重蹈隋炀帝,唐玄宗的覆辙。但宋太宗依旧不那么看。曾瑞龙总结了几个宋太宗坚持要打的理由,首先,他必须完成收复悠焉的壮举,完成统一来证明自己继承了哥哥赵匡胤的遗志。甚至有所超越。

第二,还是在垂涎幽烟地区能够带来的军事地理优势。第三,在九七九年之后,宋军又和辽军打了满城之战等六次会战,宋军四胜两负,战绩并不坏。所以宋太宗和手下的将领也觉得高梁河大败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第四个因素是,辽军作战有一个特点,寒而弥坚,也就是说,以骑兵为主。常年生活在北方的辽军,喜欢在冬天作战,讨厌潮湿炎热的夏天。

宋军如果抓住敌人这个弱点,胜算应该会打。公元九八二年,辽圣宗耶律隆旭继位,宋太宗曾经派使臣前往祝贺,顺便谈判,但和谈没有取得进展,所以第二次北伐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启动。史称雍西北伐。这次啊,宋太宗觉得应该吸取高梁河战役孤军深入的教训,所以作战计划就该全面稳妥。但是雍西北伐依旧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在这里啊,曾瑞龙援引了利德尔哈特等近代军事思想家的学说来剖析这个宋太宗的战略布置和指挥。哈特有个观点,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战略构思,在落地执行中也会因为各种意外或者临场操作导致失败。曾瑞龙在这里还强调了一点,如果用现代战略眼光仔细拆解的话,宋太宗的作战计划是有问题的。

由于史料的缺乏,雍西北伐的作战计划只有只鳞片爪存留下来。大体上说,宋太宗的如意算盘是吸取上司北伐轻率冒进的教训,来个稳扎稳打,两路大军分进合击,声东击西,东路军正面进攻幽州,吸引契丹的注意力,然后西路军穿过太行山,燕山山脉,收复所谓的山后地区,也就是今天晋北高原大同一带,然后直抵幽州西北,与东路军实现对幽州的南北夹击。听起来很完美,是不是?但是曾瑞龙说,这个作战计划有严重的缺陷宋太宗设立西路军的目的是为了切断幽州和辽国后方的联系。但问题在于,辽军增援幽州的主要路线不在山后地区,而是在辽东方向山海关一带。所以说,即使宋军进入山后地区,完成对幽州的夹击,但既不能阻挡辽军继续增援幽州,也不能阻挡辽军战败后向辽东方向撤退。另外,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多路大军之间的呼应配合始终是个大问题,一旦沟通不畅,就会出现被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祖籍幽州的宰相宋淇因为对故乡的地形比较熟悉,提出了一个简单直接的替代作战方案。不分兵集结一个兵力占压倒性优势的重兵集团,从中央山地突破,来抵消辽国重骑兵的冲击优势。具体进军路线是以益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作为前进基地,沿着吕梁山脉向东北方向攻击前进。

一旦辽国骑兵来突袭,立刻上山构筑防御阵地,直到抵达幽州城西,然后派出军队挖开桑干河,利用河水在幽州北部造成一道沼泽屏障。防止辽国援军逼近,这样能够为宋军争取十到十五天宝贵的时间来攻克幽州。这个作战计划,用现代军事眼光来看,确实比宋太宗的强,手段和目的比较一致,以攻略幽州为唯一目标,整个行动都紧密围绕攻略幽州展开。处处针对契丹骑兵的冲击优势,比较有的放矢。但很遗憾,宋太宗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九86年3月初,雍西北伐正式启动,宋军分三路出动,初期依旧是节节胜利。西路军由潘美指挥,这一路从雁门关出发,连克环州,朔州。

东路军曹彬部也接连拿下了旗沟,固安,涿州。中路宋军在田重进率领下从河北涞源向北进攻,也打了胜仗,生擒辽军猛将大彭毅,斩首数千。不过,辽军虽然初期被动挨打,但是宋太宗作战计划的弊端开始显现。三路宋军步调不一,前进速度过慢,辽军的增援部队开始从辽东源源不断向幽州地区进发。四月初,辽圣宗已经亲率御营禁卫军到达幽州的外围。在新城,宋军和辽军进行了激烈的野战,双方射出的弩箭遮天蔽日,宋军大将米信手持大刀,会同援军李济,宣布与辽军进行了短兵肉搏,杀死辽军超过千人,但米信部下的精锐部队龙卫族三百多人也大部分战死。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正在战局相持不下的时候,东路军曹彬这一路出事儿了。这是因为曹彬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有困难,曹彬就命令全军退却到雄州就是保定附近的雄县。

先补充物资,在北上攻击。然而退兵路上,宋太宗的手令就来了,说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岂能轻易退却?曹彬手下的各军将领也闹起来了,说,我们就等着打胜仗立功呢,你随便退兵,岂有此理?这个时候啊,曹彬不善于临场指挥,意志薄弱的缺点就暴露了。他屈从于圣旨和部下的意见,掉过头来向涿州继续进军。不过这个时候,辽国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优越的长处就体现出来了。在前往涿州的进军路线上,辽军各部已经赶到,宋军一边攻击一边前进,二十多天才赶到涿州,结果粮草用尽,四面被围。曹彬被迫第二次退兵,结果在退却时,在涿州西南的齐沟关被辽军赶上,宋军人马互相践踏,死伤惨重。于是宋太宗的信心一夜之间消失,命令各路宋军立刻退兵。到了七月,原本收复的山后地区重新被辽国占领,雍西北伐宣告结束。从此,北宋对辽的军事外交政策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和平与防御时代。

曾瑞龙点评说,第二次北伐如果纯粹求稳妥,就应该以西路军为主力,在夺取山后地区之后,立刻停止攻势,转入长期防御,把这块地方建设成为从侧翼威胁幽州的基地和桥头堡等待双方军事实力进一步此消彼长的时候再做行动。反过来说,如果纯粹以夺取幽州为目标,则应该采用宋祁的战略,大军长驱直入,在辽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就夺取幽州。那么,如何来检讨这两次北伐的得失呢?曾瑞龙分析说,失败的根源在于送出中央政府对外战略决策的矛盾性。一方面要应顺文官士大夫的建议,希望边疆保持持久的和平,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又有恢复悠焉,实现中原一统,恢复昔日盛唐荣光的执念。宋太祖的突然去世,以及宋太宗的仓促继位,又让这种政策的分裂性进一步显露出来。宋太宗出于维护自己权利和地位的考虑,决定采取冒险性的军事行动来达到目的。但这种赌博失败了。事实证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积极弹性防御策略是有效的。

从九七九年到九八六年,从满城之战开始,宋军利用弹性防御取得了一系列中小规模的胜利。毕竟,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军队很难通过主动进攻获胜,因为草原民族的骑兵拥有绝对的机动性。可以选择在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在最有利的战场上和对手作战。草原骑马民族的军事优势必然转变成政治和外交优势,他们既可以遵守合约,享受宋朝送来的巨额财富,也可以随意撕毁合约,兴兵南下,进行劫掠。而宋朝只能被动应对,疲于奔命。

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在之后历代宋朝皇帝和士大夫官僚眼里都是难以容忍的。事实上,纵观宋代大多数的对外军事失败,比如元丰年间的宁夏之战,开启北伐等等,都多多少少带着宋太宗这两次失败的影子。就是在长期和平之后,谋求通过一次冒险性军事行动改变被动局面,但最终以惨败告终。战争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涉及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资源,如何规划长期与短期目标,如何计算投入产出,以及在博弈中如何预测对方的变化。并做出反制等等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择,也是我们在和平时代的日常中经常遇到的挑战利德尔哈特曾说。一部人类战争的历史就是不断失足犯错的历史。了解前人的决策失误,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长足的借鉴意义。宋太宗两次幽州北伐的失败,不仅源于当事人的决策失误,也源于宋朝身为农耕文明国家所导致的路径锁定。

一次次军事上的失败,让宋朝痛苦的恢复理智,回到和平外交与军事防御路线上去。然而,高风险,高回报的冒险军事行动带给宋朝的诱惑却从未消失,并最终导致了巨大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经略幽燕的失败,为1127年的靖康之变埋下了危险的种子。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发布时间:2024-05-19 08: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