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艺术一起旅行【12】杜勒:跨越阿尔卑斯山也要追星

2018-04-16 09:00:02 1317
声音简介

【标题】“和艺术一起旅行”第12期:

杜勒——跨越阿尔卑斯山也要追星



延续上一期,我们谈到文艺复兴初期一位重要的尼德兰艺术大师,范·艾克,与他和哥哥共同制作的《根特祭坛画》。


而除了接受委托制作宗教画外,范·艾克也游走于贵族富商间,替他们绘制肖像画。


范·艾克《阿诺芬尼的婚礼》


其中一件《阿诺芬尼的婚礼》(The Arnolfini Wedding Portrait),它的知名度不亚于《根特祭坛画》,因为画面种隐藏着许多值得讨论的讯息。


这件《阿诺芬尼的婚礼》,是由意大利富商阿诺芬尼委托范·艾克进行制作的,纪录一场他与新娘的婚礼,在画作上有艺术家用拉丁文签下的一段话:杨·范·艾克在场,1434。


这张画充分体现了尼德兰地区在十五世纪时候的风俗民情,描绘一段神圣又美好的婚姻,而艺术家与上帝是他们的见证人。新郎站在左侧,而新娘站在右边,将右手交予新郎的左手,代表着两人庄严的结合。


以油料作为调和剂,此时已经被艺术家娴熟地掌握。我们在上一回所述到,油料能更完美的呈现出层次感以及透亮感,因此艺术家在这件作品中,描绘了许多可以反光的物体,例如金属吊灯与镜子。


画面里镜子里面的细节


从镜子的反光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画家与见证人的形象,这是艺术史上第一次,我们如此直接地感受到艺术家的在场,亲眼看着这一切,而我们这些观者,彷佛就是艺术家的眼睛。


画面中,还有许多细小的物品描绘,例如地板的拖鞋、墙上的念珠、床边的小扫把、窗台与桌上的水果等,看起来是如此的日常与真实。


许多人解读画面中的符号元素,例如烛台象征着上帝的在场,狗象征着忠诚,而镜子代表了纯洁与明亮清澈的眼睛等等。


但这么多的细节,都指向了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功力。


耐心地、仔细地刻画物体的细节,是北方文艺复兴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的独到之处,他们就像范·艾克这面精准反映出物体的镜子一样。


著名的艺术史学者宫布利希甚至这样说道:“也许我们可以做个不至于太离谱的猜测,凡是卓越的呈现花朵、珠宝或布料等美丽的外貌的艺术家,可能是出自于北方,尤其是尼德兰艺术家之手;而凡是带有粗率简朴的轮廓、清晰的透视法、能够稳定掌握人体之美的艺术家,就可能是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了。


北方文艺复兴的重要大师们,除了活跃于十五世纪的范·艾克以外,在往后一点时间的十五至十六世纪里,还出了一位日耳曼地区的大师杜勒(Albrecht Dürer)。


杜勒自画像


十五世纪前后,意大利是艺术家心目中重要的艺术发源地,年轻的杜勒也深受吸引,他几次长途跋涉,穿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拜会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其中也包括前几期我们提到的威尼斯画派艺术家,乔凡尼·贝里尼就是杜勒极为仰慕的大师,他们也有过会晤。


杜勒向大师们学习重要的艺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带回阿尔北斯山以北的故乡,这为求新知而不远千里的坚定,简直堪比玄奘取经。


为艺术鞠躬尽瘁的精神、无穷的热情与出色的观察力,都成为杜勒日后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日耳曼最重要的艺术家的原因;而这一切,源自于他深谙新知识对技术革新与改进的重要性。


在出入阿尔卑斯山的时候,杜勒也运用观察力,将山谷间如画的风景以水彩画记录下来。不同于我们先前介绍过的几位文艺复兴艺术家,大部分只着墨于他们在蛋彩画和油画上的成就,但是在提到杜勒的时候,经常会先谈到他在水彩与版画领域的杰出贡献。


杜勒《野兔》


《野兔》(Young Hare)就是杜勒运用不透明颜料绘制的一件水彩画,充分展现出他对物像精准的观察。


动物的题材深具挑战性,兔子的毛发从不同方向生长,导致光影斑点错落,不像表面光滑的物体一般,能够好好的掌握光影变化。然而尽管色彩、光线与肌理成为巨大的阻碍,杜勒仍用极为科学观察的手法,跨越了这道难题。


从画面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一束明亮、温暖的光线从左上方投射下来,并在兔子的右边留下一道阴影,也因为融入阴影的描绘,使兔子的耳朵与身侧的毛发得以呈现的更细致。


细看兔子的眼睛,甚至能见到眼球反映着兔子所身处的外部空间,两块光点乎是透入的窗户的阳光,可见杜勒极有可能是在工作室里面,对兔子做精准的描绘,也因为如此逼真,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蜷缩着身体,灵敏的观察着外界状态。


杜勒《祈祷之手》


另一件同样描绘细致的《祈祷的手》,是杜勒为了一系列《海勒祭坛画》而制作的近似之作,可惜《海勒祭坛画》已经在十八世纪因为大火而焚毁,幸好《祈祷的手》留存了下来,现在保存在奥地利。


关于这双手,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听说杜勒自幼家贫,为了学习艺术,与同样对艺术充满憧憬的兄长商量,先让一个人去工作,赚钱提供另一位学习,并在先学习的那一个学成归来后,再反过来资助对方。


于是杜勒先接受哥哥的供给去习艺,却在回到家乡后,发现哥哥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双手给磨得不再适合画画了。杜勒深受感动与震撼,于是在哥哥睡前祷告的时候灵感乍现,画下了这幅《祈祷的手》……


这个故事被经过辗转流传,已经被改编成许个不同的版本,也有一种说法是朋友,不是哥哥,甚至经过学者考究,这幅画的参考对象,极有可能是杜勒本人的手。


不论传说故事的真相为何,在真真假假的历史流转中,有形的东西仍旧被保存下来,并且让世世代代都为之倾倒赞叹。我们在看到《祈祷的手》的时候,依然着迷于杜勒逼真而写实的素描功力,这就是艺术能够超越时空而直指人心之处。


下一回,我们要再稍稍将时间朝近代拉近,进入十七与十八世纪的“变形艺术”。


本期节目由“六柿”撰写提供,由“赵亚男”协助播音

背景BGM:  

张一益《Promise》

逆时针向《我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声音主播

823537

简介:艺术,也可以用听的。在典藏,让艺术与文物,说自己的故事。

下载客户端
iPhone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