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三章】老子真的主张让人无知吗

2023-08-09 10:19:2016:08 172.1万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接着讲《道德经·第三章》,这一期我们探讨一下,老子到底是不是主张愚民政策呢?


第三章提到三种天下大乱的处境,就是老百姓相争、当强盗、心又乱了。接着又出现圣人了,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先听听原文怎么说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原文意思并不复杂,就是说,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去竞争去比较;不重视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不展示显耀能引起人们贪心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扰乱。


所以呢,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总是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并且使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圣人只要遵循这种无为的原则,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了。


在《道德经》里,有20%的篇幅都是与天下大乱这个处境有关的。那天下究竟是怎么乱的?主要是因为统治者的三个作为:


第一个,统治者如果尚贤(就是去推崇杰出的人才),老百姓就会相争了。“贤”这个字是指卓越。在古代,一个人在德行上卓越称作“贤良”;在能力上卓越,称作“贤能”;在智慧上卓越,称作“贤明”。


换句话说,古代在形容一个人的水平的时候,常常会就德行、能力、智慧三个角度来进行判断。“贤”这个字代表杰出,那么统治者如果推崇、夸赞某些人杰出,那老百姓为了获得肯定,当然就会去相互竞争较量了。(就好比上学的时候老师一直夸奖学习好的学生,那其他同学肯定就会拼命竞争学习了)


《庄子·外物篇》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演门有个人双亲过世了,他因为悲伤过度、面容憔悴而被封为了官员,原因是上级觉得他孝顺;乡里面人就学着他消瘦毁容,结果死了一大半人。这个故事同样是在提醒我们:如果你上位者推崇什么是“贤”,老百姓就要拼命去附和、表现了。


《道德经》接着说,如果统治者重视难得的东西,百姓就会去偷、去抢、去骗了,就当强盗去了。


然后,如果统治者展现出让人想要的东西,就是“可欲”的东西(在这里的“见”要念成“现(xiàn)”,就是展示出来),那么人们看到这么多东西,欲望不就来了,心思不就被扰乱了吗?尤其是现在商业社会,这种事情更难避免了!


老子用这三点说明了天下为什么会乱,他把责任都推给在上位的统治者,这是古代的情况。


接着又说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老子说,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会做四件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这个字在《道德经》里面指的是“单纯”,我这里翻译成简化人民的心思,让老百姓不要有复杂的念头;让你肚子吃饱,但是不要想得太复杂。就是说心思要单纯,肚子要吃饱。接着“弱其志,强其骨”,意志弱一点,不要非得如何不可,一山望见一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碗外的,但是身体要健康。


这等于把一个人分成两方面来看,就是对于一般的百姓,一个是有形的身体,一个是无形的心思。身体要吃饱喝足,好好活着;但是心思尽量简单一点,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有太多复杂的欲望,因为欲望太多的话,就会造成各种麻烦。


所以后面就有一个重要的词了,就是圣人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这四个字就让老子受到很多误会了,说老子搞愚民政策,让老百姓变得很笨,无知无欲,就是让老百姓不要有知识,也不要有欲望。


但在这里我们要代替老子问一个问题,请问:这种愚民政策是行使的手段,还是要达成的目的呢?


如果它是一个手段的话,是为了避免让老百姓陷入竞争、窃盗、混乱等等更大的困境。所以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而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老百姓所知道的东西越单纯越好,因为“知”一定带来“欲”。所以在这里就值得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分辨了。


与“无知无欲”相对的是“有知有欲”。人有理性,自然会想要知道。但请问:你知道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有正确的“知”,就会有正确的“欲”。所以在后面,老子提到了圣人的欲望,圣人他是悟道的,他的欲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好的,都是正面的,就因为他有正确的“知”。


那怎么判断“知”正不正确呢?我们以前说过,老子的“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用认知来区分,第二是用认知来避难,第三是把认知当作启明。


一般人,很抱歉,认知都还在“区分”的层次。你一旦区分的话就会产生欲望,你知道什么更好,就去追求了。就像前面讲的:你说谁比较杰出,我就要向他效法,与别人竞争;你说什么是难得的东西,那我就要去争取;你说什么是值得我去欲望的,我当然就要求了。如果说你的认知有偏差,那欲望当然就也是偏差的,这样的“知”不是带来困扰吗?


我还记得念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说在郊外看到蛇要小心。如果看到蛇的头是椭圆形的,代表这个蛇是没有毒的;如果发现蛇的头是三角形的,那就有毒了。但是老师所谓的“三角形”我们都误会了,我们以为是数学上的三角形,实际哪里有这样的蛇呢?


所以这只是一种大概的形状上的区分,人对万事万物一定要做基本的区分。自古以来,人类可以生存发展,必须学会区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所以人类的认知是必要的,没有区分如何生存发展呢?但是区分之后,会带来一些后遗症。为什么?区分之后进行比较,一定有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最好?这一下欲望不就层出不穷了吗?


接着就是认知的第二个层次,“避难”,避开灾难。由于我见多识广,知道某些情况开始不错,但后面就会有后患。那怎么办?我就先收敛自己、节制自己来避开某些灾难。有一句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棵树长得比树林里面别的树更高,那么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客气吗?当然是先摧残这棵树了,谁叫你长得比别的树要高呢?


树木不能选择自己要长得如何,人可以选择。我要避免太早显示自己的某种优点,很多时候我就要收敛,要自我节制,说不定就可以避开灾难了。所以人如果对许多事情了解多了,尤其对历史故事知道多一点的话,就不会重蹈覆辙,走前人失败的老路,这是我们说的“认知是一种避难”。比如看了《孙子兵法》,就知道打仗的时候什么样的情况有可能是敌人的陷阱。


但是重要的是认知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悟道,这个时候认知称作“启明”,这个“明”就是光明的明。《道德经》对“明”这个字特别重视,后面我们还会讲到。


所以在老子看来,人的认知其实有三个层次

一般老百姓是留在区分的层次,这样可以让他过得安全,但是相对的就会出现各种欲望。认知的第二个层次是避难,你受过教育,念过一些书,知道各种复杂的处境,前因后果纠缠在一起,你就知道说,先得到这个,就会成为别人斗争的对象,最后反而陷入困境。比如你在世界上有所成就,总会有人把你当对手,所以有些人就学老子,避开灾难。


我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厚黑学》,就是教你用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避开各种困难的。但那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啊!在这一方面,老子思想的影响范围很广,包括像法家、兵家、阴谋家等等,但他们也只到把认知作为避难的层次。


老子真正目的是到第三步,把认知当做启明,好像心灵之眼忽然张开,悟道了。悟道之后,看待许多事情就完全不同。


第三章最后一句提到,让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制造事端,为什么?因为百姓如果进入了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你聪明人再怎么搞事情,都是无法煽动百姓来达成你个人欲望的。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由此可见,老子的目的,是要用圣人这位悟道的统治者来妥善治理百姓。一般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来自此处。无为而治,表面上是无心的,没有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什么都做好了,社会也上轨道了。实际上做了吗?做了,做到了不推崇、不重视、不展示


说到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孔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无为而治者,就是舜吧”意思不一样。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因为肯定人性向善,所以统治者只要行善,老百姓自然跟着你走,你不用刻意做任何事。道家的无为而治不一样,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德行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就是我不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任何事按照它自然的趋势,自己就做成了。


《道德经》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子的思考方式。春秋战国末期,天下混乱,因为社会环境问题,老百姓不可避免的互相争胜,偷窃抢夺,内心想法也复杂混乱。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就需要圣人来治理。


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表面上看好像有一点消极,让老百姓吃饱喝足,身强体壮,心思单纯,无知无欲,但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能把天下治好。所以这一切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特殊情况,老子相处的特殊办法,当然也就不是人们说的那样,老子提倡愚民政策了。


从《道德经》第三章,我们能收获什么呢?当然,我们不可能接受和赞成这种好像要回到古代的原始社会状态,但至少我们可以拿来作为个人修养的参考。


想想你自己是不是也陷在某些混乱的状态里面,心思浮动不定呢?那通过老子的这些话,是不是可以反省自己,让心思稍微单纯一点,欲望减少一点?正如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说的,“让我的欲望不要超过我的能力范围”,我的欲望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话,就会少了很多困扰。


【课后思考】

老子其实不是主张反智主义,不是反对教育或主张愚民的,他的目的是要设法达到天下太平的效果。我们今天可以把老子的思想用在自己身上。请问:在这个时候你听了《老子》这一章的观点,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娃娃鱼exe

无为即无心而为,不刻意而为

听友240997361

关键得虚其心,实其腹。名利充实了内心,肚子空空。肚子吃饱内心才有机会虚。那个什么虚空粉碎才能少欲。这个无用的虚,说也说不明白的虚里面待久了,回到实在问题上就可以知道虚而不虚。

听友240997361

无知无欲和那个清心寡欲有啥区别?

听友240997361

无知无欲,为什么不是无所不知后而无欲无求?无知者的欲最重。区分不是知不足吗?

晃悠20112011

瑞士人的生活状态就好像那种情况,简单而幸福。

猜你喜欢
《孟子》三章

本专辑将播送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

by:HappyFancy

真的真的真的是一只大恐龙

小恐龙芬利正在分糖豆,一只大恐龙走了过来,要抢走整罐糖豆。他向芬利炫耀自己有多强大,能跳得很远,还能将大石头推上小山坡。可是芬利说,他有一个真的真的真的很大的朋...

by:奥斯卡的故事城堡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内容简介】楚渡发现神识不但能传音,还能传影!他用神识画了一副图案,图案中有人物模板、有系统商城、有系统任务!第二副图案,是一个聊天的框框,叫九州神仙群!第三副...

by:一点辣椒都不要

第三章 犯罪人

第三章犯罪人第一节概述一、犯罪人的概念二、犯罪人概念的外延第二节犯罪人的本质属性一、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一)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的同质性(二...

by:玉玲心理

第三章:聚焦系统

只把力量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