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商汤的嫡孙太甲在桐宫守丧自省,悔过后,伊尹迎太甲回到都城亳,并劝诫君王要注重自己的德性,与百姓相互依存。
太甲对于自己纵欲,违背伊尹劝诫深深悔过,拜谢伊尹能及时匡正自己。
伊尹举例商汤爱民如子的德性,希望太甲以此效法,勤勉而不松懈。明君示范好“爱”与“敬”,才是治国之道,而非全才。
伊尹与太甲的对话,展现了中华文化“臣忠君,君敬臣”,一切以天下百姓长远利益着想的主流思想。

《商书•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好,我们看《太甲中》的原文。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惟三祀”,三祀就是三次的祭祀,那么这个在殷朝的时候,君过世那一年新君就继位了,新君继位的那一年就是新君的元年,也就是说要旧君过世那一年就是新君的元年,那第二年就是新君的这个二年。满两年就是新君的第三年了。惟三世也就是说头尾是三年其实是满两年。“十有二月朔”,那因为商汤的是这个十一月驾崩的,那么所以这个到十二月的时候呢就是三次的祭祀然后到了十二月,就是已经满两年也就是说三年的守丧期已经过了,就是除丧了,然后不必在守丧。“伊尹以冕服”,冕服就是古代的衮冕之服,古代的那个官袍上面绣很多的刺绣,那个叫衮服,然后戴上冠冕叫做冕服。

“奉嗣王归于亳”,嗣王就是继位的王,就是指太甲,这个时候迎请太甲回到国都来试试,叫做奉嗣王归于亳,那也就是太甲住在桐宫,那么前后大概是不满两年了。“作书曰”,那么这个时候迎太甲回来的时候伊尹又作书,因为太甲已经悔改,这个时候又要作书来训戒。说:“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伊尹跟太甲说“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就是君王,百姓没有君王。“罔克胥匡以生”,胥是接,匡是匡正,说百姓如果没有一个明君来领导,他们无法呢以正道来匡正对方,无法以正道来各畅其生。各位人民生活在世上要不要有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则,之后呢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那有人做错,那我们就要来劝诫导正。那谁来劝诫导正我们呢?如果是我们百姓——这个百姓的见识,就是维护自己的欲望,那谁来主持公理呢?没有人来主持公理。所以百姓如果没有一个明君在上面高高在上来领导我们,那百姓所剩下争执的都是私欲而已,那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能够各畅其生呢,那就没有办法了,乱了嘛。所以自古以来,有百姓老天就会降下一个领袖来带领他们,古代就叫做王。说百姓如果没有这个王做领导,没有办法彼此互相匡正,为什么?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啦,到底要听谁的理?那就听英明的王,他作为最后的公正的支柱嘛,对不对?

“后非民,罔以辟四方”,如果有一个领导者在上,而没有百姓,那如何去开辟四方呢?这个辟是开辟的辟,辟,另外还有个意思,就是法则的法。无以法正四方,下面没有臣他怎么去法正四方,他没有民,他如果去开辟四方?所以这个话的意思是说民跟领导人两个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的人讲民主民主,好像是都把这个君王看成是他的奴仆。各位,做君王的人心里要知道说我是为百姓服务的,我是百姓的仆人,他要这样想是可以的,做百姓的要想说,君王是我们的领导人。你做百姓的不能想说君王是我的奴才,那你的内心对王一点敬意都没有,请问当我们百姓有是非的时候我们还听王的纠正吗?你根本不甩他,最后百姓跟百姓的争执是以什么作标杆呢?以欲望利益为它的出发点,那公理何在啊?所以我们知道民主百姓非常重要,但是王重不重要,也很重要啊。王要尊重百姓,各位百姓要不要尊重王?要啊,那些在民主已经教育成,已经彻底失败,怎样失败?就是百姓最大,王是我的奴才。见到我的王、见到我的领导人、见到我的总统,还是什么,可以给他丢皮鞋。台风来了、水沟堵了,他如果出来巡视,我可以指着他的鼻子骂,你怎么不把我的水沟清一清。各位,我们现在是这样,叫做无法无天啦,你知道嘛!不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么。各位,清水沟还需要总统来清吗?那你的总统是来清水沟的吗?那那一些垃圾队的是做什么呢?就没事干了不是吗?

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说这个皇天这样眷顾我们商朝,有商就是商朝,有夏就是夏朝,“俾嗣王克终厥德”,使这个继位的王每一个人都能够显明他的德性,终就是尽,尽了他的德,也就是显明的一个君该有的德。说皇天特别眷佑了我们这个商朝,有怎么样英明的商汤做王,让我们学习使往后继承的王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他非常尽善尽美的德。“实万世无疆之休”,如果每一个继位的王都能够效法商汤这样的美德,那真是万世无疆的这种美事啊。“万世无疆之休”,休就是善或美,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世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王拜手稽首曰”,王呢就是太甲,这个时候太甲就向伊尹行礼,那么拜手就是作揖,稽首就是叩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得到呢,君也可以稽首于臣啦。那么这个君是十几岁的君,那么他的臣却是国家的元老——八九十岁的臣,那一个十几岁的毛头跟八九十岁的老臣磕头,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个太甲就说了:“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说我真是个毛头小子,不明什么叫做先王的德,”自厎不类”,厎就是导致,自己导致自己呢变成一个不孝之人啦,不类就是不孝,不善的意思。人性本善可是我自己却让自己走向不善的道路叫做“自厎不类”。

欲败度,纵败礼。”这个度就是法度,说一个人的欲望会败坏了法度。“纵败礼”,放纵久了就坏了先王所留下的礼法。“以速戾于厥躬”,速就是加速的意思,戾是违背或罪过。“速戾于厥躬”,就是自触其死,自己加速那个罪过的速度来加在他自己的身上,自己让罪过加自己的身上,而且还让他更快速,叫做“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àn]。”这个天作孽的孽,就是灾难的意思,老天降灾犹可违,你可以修德来避开大事化小。自作孽不可逭,逭是逃避的意思就是罪无可逭的逭。自己做的孽本来天下无灾自己招致的灾,那是无可逃的,在讲什么?就像夏桀就像这个商纣,有没有?本来他可以好好的干一个君,但是自己却如此的不肖而招致莫大的祸患,所以“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以上这段话是太甲向伊尹深深地悔过之意呀!

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说,过去我违背了这个师保之训,违背了伊尹的训诲。“弗克于厥初”,不能一开始就好好谨慎我自己的德性。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尚赖匡救之德指的是谁呢?就是伊尹,说尚赖伊尹您对我的训诫匡正。“图惟厥终”,那么希望能够为我、为商家来谋一个善终,叫做“图惟厥中”。这个是太甲对伊尹的感谢之词,说过去我胡作非为,还好有您的匡正救助,那么使我悔改,才能够保住了我们的英明的祖先所留下的这个基业啊,所以“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伊尹同样的向太甲作揖,然后头叩至地叫做稽首,然后起身说:“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他作为一个国君首先要修他的身、修他的德。在我们这个古代的先圣先贤认为,做一个国君他的才干不重要,他要示范的就是德性最重要,所以做一个国君他必须先修好他的德。他不用懂这个政治,他不用懂经济;因为政治下面有政治的专才,经济有经济的专才,兵法有兵法的专才,对不对?他也不用,会经济又会打仗,通通不用啊,他只要能示范一个人应有的德性。德性基础上说来就两件事,一个是爱、一个是敬——前面讲过了。只要爱跟敬这两个字做得好,可以放诸四海皆准,这两个字做得好世界就至于太平了啦,一个国君不外乎示范这两个字而已,修厥身就修这个了。

“允德协于下”,使你的这个诚信能够合于群下的心,群下也不外乎是希望一个光明磊落的君上而已呀,一个公平正义的君上如此而已呀,一个爱护群下的君上不就是这个吗?那你的信德合于所有的众生的期盼就是“允德协于下”。那么你说,哎!那何其的难,要让每个人满意,那有这个可能吗?那是不可能的,各位他们也不需要一个让每个人满意的君啦,那他需要的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君而已嘛,不是吗?。“惟明后”,说如此才是真正的明君,明后那个后就是君,那就是真正的明君,所以明君不需要说要多有才。现在的人可能都有点误会了,一个君好像上了位之后他什么都要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把德性做好,但是我们现在的人认知刚好相反。我们现在的人认为说只要他把什么什么事情办好,他私下的德性、他私下做什么事、只要不违背国家的利益,让他做什么都可以。现在的人认为说私德不重要,刚好相反啦,私德最重要!君根本不需要具备多大才干,因为才干是什么,是他的股肱所应该具备的,各位就像我们的头脑一样,头脑跟四肢的关系呀,各位头脑里面不用长肌肉,长肌肉是谁的事?是手脚的事情,你头脑里面你长那么多肌肉干嘛,对不对?会堵住你的脑袋,做一个君不需要各行各业才干都会,备个网路线也要找你的君,买个车票也要找你的君,经济也要找你的君,政治要找你的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修厥身,允德协于下”。这就是真正的明君啦。

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先王指的是商汤,说你的爷爷商汤啊“子惠困穷”。惠是爱怜,对于爱怜之人,对于困穷之人,爱怜他们就像爱怜自己的子女一样,叫做“子惠困穷”,子惠就是爱怜如子,爱怜那些困穷的人,就像是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商汤是这样的爱百姓的心,“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所以百姓呢服商汤的教令。各位像到了这个周朝的时候,有个文王,对不对?文王爱民如子,可是问题是百姓如果犯罪要不要罚呢?也是要罚。那文王怎么罚你知道吗?文王看这个百姓犯错了,偷一只牛来来来来你过来,有没有错,百姓说错了要不要罚,要罚怎么罚?文王就拿一个木棒——地上画个圈圈,说在这个圈圈里面给我站半天,百姓站在里面不敢出来,任谁拐他出来他就不出来,这就叫作“民服厥命”,知道吗。已经服从他了,他说什么我不做什么我就觉得对不起他,我于心过不去,因为什么?因为他对我非常的好,我们知道说这个君这么的爱民的时候,这个君惩罚我们也是为了大众好的时候,我们甘心。我做错,我愿意受这个惩罚。“罔有不悦”,没有不快乐的没有不臣服的,没有不心悦,你罚我,我都还高兴,为什么?因为我彻底的服从了。

       “并有其邦厥邻”,商汤不仅仅是爱自己的国人如此,连邻国的百姓也视同自己的儿子一般的爱怜,所以叫做“并其有邦厥邻”。有邦国的那些邻居,也就是别的国家,他说他是子惠困穷,并且子惠困穷的心也推己及人,别人的国家有困穷的人他(也)一样,他的心疼跟心疼自己的子女是一样的。

“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所以邻国的百姓——最后商汤在出征的时候,有没有——邻国的子民怎么说,等待我的明君来吧,等待我的王师来吧。“后来无罚”,当我的商汤当我的明君来的时候,我们就免于受到我们的昏君的为虐,我们免于受到我们自己国君的苛虐,因为我们的明君就要来了,之后我们不必受到我们的昏君的惩罚了,惩罚其实就是虐待啦。

“王懋乃德,视乃烈祖,无时豫怠。”这个王就是太甲,说太甲你现在是继位的王,你要勤勉自己能够效法商汤的德。“视乃烈祖”,效法你的祖先商汤的德性;“无时豫怠”,不要有一刻的松懈。人之所以会松懈就是觉得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大不的了,人之所以会败亡也就是因为都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的了,各位你看现在的小孩子言行乖张,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是大不了,最后祸越惹越大的时候,有没有大不了,很大不了。大家都觉得说吸一次毒没什么大不了,最后吸到肾脏坏掉了啦,出门都要带个尿袋,有没有?有没有大不了?真是大不了的事情。最后没有钱吸毒的时候就要去抢,抢了就要去关,对吧?大不了吗?后悔都来不及,“无时豫怠”。

那为人处世不就是这样嘛,为人处事是有些原则的,这些原则是因为人性内在的需求是相同的,那人性本来有需求,我们不能说人性有需求是错的,但是有需求要公平,有需求要磊落,有需求要对得起人,对不对?有一个明君来主持这个人人都可以有需求,但是不为害别人、光明磊落,那这个就是可以作为明君,那也就可以作为我们德性的根本啦。德性是什么?德性不外乎是树立人在世间——因为他有吃喝的需求,因为他有各种的欲求,合理的欲求下,光明磊落,不伤及别人,我们允许它存在,不合理的伤及别人的我们应当有所节制;这个就叫作德性。那不就是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些基本原则吗?各位把这些基本原则把它推广开来,位置越高的人要越慎重于这些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因为什么?位高则危嘛,位置越高,越小的事你越要慎重因为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前面讲《五子之歌》的时候各位还记得吗?作为一个王,也没干什么坏事,从来也没有什么乱杀一个人,就是天天打猎。结果这个破绽就很大啦,后来不是被后羿拒绝在城门外?把他给推翻掉了吗?然后他还在说我有得罪你吗,我做错了什么事吗?

你没有做错什么事,你天天打猎,那打猎不行吗?大家都要打猎呀,打猎是可以不能天天打猎,王的职责是要来照顾百姓,不是要来打猎呀,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古书看不下去,因为好像每个古书都是谆谆教诲,教我们要有信用,教我们要有诚信,教我们要爱人家,教我们要干嘛干嘛,讲一些基本德性,你觉得非常无趣非常无聊啦,为什么?因为千篇一律,那看久了你就不会想看,就好像电视台一样如果打开都同一台,每天演同一出戏码,各位你看不看,你就不看了,现在我们年轻人痛恨那些公民与道德,痛恨那些古代的学问,大概就是有一种这种心理,但是实际上他们不了解日日用在日常,用在常态,用在这个权变的时候,最有趣的就是这些事情,我觉得现在就是很少有人把古圣先贤体跟用讲得明白啦,讲体的时候呢就是树立了一些人性的根本,讲用的时候呢就是因为人会变啦,那人一变的时候我们那些根本怎么跟着变而不失其本啦。这个部分没有讲明白,所以造成我们的这个中华的古文化的一些学问啦,从五四运动以后大家都弃之如敝屣呀。把我们该丢的都丢完了,丢完了之后,然后我们生活快活了吗,各位?现在社会乱到一塌糊涂。不止百姓乱,官场更乱对不对?乱到一塌糊涂所以现在又开始来提倡说:哦,我们要重拾古文化,我们儒家学问是很好的。各位如果现在这样的提倡是对的,表示过去根本就是笨蛋;如果过去是对的,现在这样提倡又是笨蛋,不是吗?然而古圣先贤所说的话,叫作金科玉律,他要说的不是金科玉律就不会被历代的智者列为圣贤不是吗?那既是金科玉律可以指引我们一生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那为什么我们视之如敝屣呢?那就是非常不智得事情啦。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成王之休无斁。”这个时候伊尹劝诫这个太甲说啊,说“奉先思孝”,当侍奉祖先的时候就要想想我的作为是孝还是不孝。“接下思恭”,当我们跟所有的属下,做一个君跟属下应对进退的时候想一想,我对他们恭不恭敬,这意思就是说为君的对臣下要不要恭敬,要恭敬啊。对臣下对上就是一个忠啦,君上对臣下就是一个敬。君为什么对臣要敬?因为臣就是你的股肱,头脑要不要敬我们的手跟脚啊?各位你说头脑比较大,为什么敬手跟脚?我告诉你当你断了手断了脚,你就知道多么的不便,你那时候才会知道说手脚有多重要,让你体会到手脚重要的时候你要不要敬它?你平常就要维护它,你就要敬它,不是吗?所以为君不是高高在上嘛,儒家的思想并不是这样的,为君对下要恭啊,对不对?

“视远惟明”,凡有所作为就要看得几代后、千秋万代的子孙都可以作为金科玉律,要看得长远。“听德惟聪”,凡有所听闻就必须要广纳意见,“听德惟聪”,广纳意见为也有可能变得无头苍蝇啊,六神无主,各位有没有可能?有可能啊!因为你内心里面没有一个准则啊。广纳意见之后要汇整于哪里呢,总是要对百姓是长远有益,公正磊落就叫做听德惟聪啊。

“朕成王之休无斁[yì]”,这个朕是伊尹说我啊,我呢会因为有你这样的王,有这样的这个美德而不会厌倦,这个斁在这里是厌倦的意思,无斁就是不厌倦,我呢有你王这样的美德,我呢丝毫不会感到有压力,丝毫不会感到厌倦,我非常乐见其成,这就是那个迎太甲回宫之后,那么伊尹跟太甲之间的一段对话,一个忠臣跟一个明君之间的对话,这个明君终于慢慢知道他的过错,他愿意好好来学习,好好来立德,那么这个忠臣伊尹虽然是这么样的长老他也是拜手稽首啊,对不对?臣要不要敬君啦,当然要敬君。君要不要敬臣啦,君当然也要敬臣,这个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啊,而不是据我们现在的人的想像,从五四运动大家都把古代的君想象成没有一个是良君,个个都是昏君,有没有?把古代的臣想像成没有一个良臣,个个都是呆子,只会尽愚忠,有没有?各位看看这些文章,这些字里行间能够讲出这些话的人的智慧,实在是我们远远所不及的啦,这些人真的会比我们笨吗?



邹嫦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尚书?因为我们是黄种人的子孙,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古圣先贤的思想和原则,他们在体验了宇宙大道之后,告诉我们怎么做人才能与宇宙大道相合,因为与宇宙大道吻合才能得到提升,因为吻合而得到可长可久的养生之计。张老师,这么理解对吗?

回复@邹嫦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云南深宁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Ai爱华

天作孽,犹可违(修德以避开);自作孽,不可逭huan(逃避)。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Ai爱华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没有)后,罔克胥(互相)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导致)不类(不肖)。欲败度(法度),纵败礼(礼法),以速戾于厥躬(自促其死)。天作孽,犹可违(修德以避开);自作孽,不可逭huan(逃避)。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听友218738128

读尚书这个很重要,很多经典都引用尚书语录!

听友374823002

感恩!20220807

当前评论用户

28776

简介:标签:12年早起者|知识大使|助力年轻人成长;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8小时之外;倡导:成长自己,关注公益,保护自然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