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礼器篇之~礼的条目

2023-06-10 09:10:3119:43 6053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礼记
声音简介


因为圣人制礼符合天时,符合地宜,所以礼以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那么礼的这些条目,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又有哪些不同的具体施行要求呢?且听张讲师为我们解答~


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

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

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

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好,各位,这个诗云,如果你去查这个“匪革其犹“,在诗经三百首里面你是查不到的。实际上,它是从《大雅·文王有声》这一篇里面,它的原文是”匪棘其欲“,棘,荆棘的棘,《论语》里面有棘子成,对不对?那个棘。这个棘就是急躁的意思。这个”革“要念,“匪革其犹“,在《文王有声》这一篇里面是”匪棘其欲,这个“犹”就是谋略的意思,原文是”匪棘其欲。其实犹就是欲,我心里有个谋略,也就是我的心里有一个欲望。

那《大雅文王》这一篇在说什么呢?我要先把这个背景讲一下。是在说,当时的这个文王,因为纣王暴政,那三分天下有两分已经拥戴文王,那文王已经得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之后呢,他已经得到天命了,无形中天命已经告诉文王说:你呢已经是新的王了。各位,你会说那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就是古书为什么一直强调说,文王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受命。各位,什么叫受命?就是上天告诉文王,说你现在是新的王,虽然纣王还在,但是你要颠覆他。那你是新的王,跟旧的都不一样,所以你现在要先到新的国都,所以后来文王受命的时候就改他的国都,改到丰这个地方来。


那他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呢?他并不是为了急于表达说:哇,我的道比我的父亲更大。各位,文王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国——周国,他的父亲的国都也不在丰邑。照理讲一个孝子,不改父亲的当时的这些政策,父亲在什么国都我们就在什么国都,当然他的祖先也曾经迁移过国都,那纯粹是因为被外族给攻打,不得已就迁移。那他的爷爷在这个国都,他就继续在这里,他的父亲在这个国都,他也应该继续在这里,为什么他要另外立一个国都呢?原因在哪里呢?在于天命不一样,此时此刻的天命,不是周国的小小的诸侯的天命,而是天子的天命,所以必须改弦易辙,迁一个更大的、更圆满的局面,所以改到这个丰邑。


他到这个丰邑并不是为了要满足急行自己的道,好像表现得我跟父亲不一样,我跟爷爷都不一样,我终于跟你们旧的不一样,我要来彰显一个我比你们更伟大,并不是这个意思。不是急着要表现出自己的道,表现出自己的欲望,所以叫做匪棘其欲

聿追来孝,聿如果上面加一个竹字头就是笔,就是叙述的意思。那么作为一个子孙,现在天命降到他的身上,那最光荣的不外就是祖先,叫做“显父母,扬名声”嘛,对不对?这个文王现在正是显父母,扬名声的时刻,改了天命,他就改立了一个国都,正是彰显为人子孙的、去追溯他的先祖的德泽,去彰显他的孝道的最大时刻,所以叫做聿追来孝。这个就是时。现在《礼器》里面举这一句,就是在辅助来说明,时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文王不依循着他的父亲所建的国都,继续在周国当个诸侯就好了,为什么他要改弦易辙,做出跟他父亲当时所立的国都完全不一样的事情,难道你是怎么样?你是要表现你比父亲更行吗?不是这样的,不是急着要行自己的道,表现自己比祖先都行,不是的。相反的,正是这样子一来,表示我新受了天命,几代的祖先积的德到这里终于结了一个果。三分之二有天下是祖先的德,是父亲的、爷爷的德积累下来,而不是文王一个人的德。所以这个时候改到丰邑,然后准备来承载这个天下,正是彰显祖先德泽的时刻,这个就是为人子孙者,所能够尽的最大的孝道就是这样,这个就是时。


那么跟这个相对的,譬如说什么呢?一个父亲刚死了,假设他的儿子就急着把他父亲生前、他看不惯的东西全部把它扫出去,他的所有的一切政策全部把他给推翻掉。现在终于我做主了,我终于可以不听我那个顽固的老爸的话,像这个就是真正的不孝子。他现在所要说的是,文王之所以这么做,完全不是因为不孝,而且正是他的大孝。因为三分之二的天下已经归附于他,天命已到,他必须改弦易辙,另立一个新的盘,周朝从此开始,第一任的王就是文王,是因为这样。天命是新的,所以国都必须是新的,正因此来彰显他的孝道,这就是时。如果你没有父亲的答应,你把国都给改了,对父亲来讲是不孝啊,为什么这个时候正是孝?就是因为时。为什么臣伐君本来是个逆臣,为什么允许汤伐桀,为什么允许武王伐纣?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时。所以时不同的时候,这个礼,改弦易辙可以一百八十度,所以礼是最活的东西,千万不要认为礼固若不通。


下一段

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说这个“天地之祭”,我们为什么祭天祭地?各位,古代都是天子亲自祭天,亲自祭地,就是带动着整个子民去感恩上天,去感恩、去报本,就是“天地之祭“。

宗庙之事,为什么古代即使是天子,也要穿着庄严肃穆的礼服亲自祭宗庙,为什么不派一个臣去祭宗庙?各位,天子要干什么事都可以派大臣代表,为什么祭天祭地要亲自啊?为什么祭宗庙要亲自呢?就是因为要带领着全国的人,示范给大家看,要怎么慎终追远。慎终追远什么意思?不外乎就是感恩嘛。

父子之道,父应该慈、子应该孝;“君臣有义”,对不对?这些义理就是所谓的伦,这个上下都有一个伦常。那这一段在解释什么呢?就是前面讲说“顺次之”,顺着这个天地之祭,宗庙之事,宗庙有昭有穆,都有次序的;父子之道,一代一代的都有他应对进退之道;君臣也有应对进退之道。顺着这个伦常的次序,就是讲前面的“顺次之”这句话的意思。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这段是在解释“体次之”这三个字。说“社稷山川之事”,就是社有社神、稷有稷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那社稷山川就是讲这个祭神明的事情。


鬼神之祭,祭鬼祭神,各位,社稷山川也好,鬼神也好,反正都是一股气,就是有别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具象的身体,身体抛掉之后呢,如果他是一个有德性的呢,他就为神为鬼,受人所敬仰跟祭祀。为什么我们要祭祀他呢?就是“体次之”啦。

体也,说气者体之充也,我们这个身体里面充塞的是什么?就是一股正气。所以那一股正气,才是真正我们的主体,主体是我们所最当亲、所最当重视的。各位,为什么古人宁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就是体也,他重视里面生命真正的主体。当然身体也是体,但是这个身体的体是更次之的,如果跟这个身体里面的那一个真正的那个生命的主体——真我来相比较的话,这两个要取哪个呢?万不得已两个不能并存的时候呢,他就舍身取义。


那我们为什么率领着众生祭山川社稷、鬼神,为什么要这样子祭呢?就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神明是那股气呀。不然各位,我们为什么要祭山川社稷呀?神明为什么值得敬重啊?肉体已经抛掉了,他还有一股气,所以我们敬重的就是这一股气。那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的身体,各位,我们现在是两个体合在一起,但是哪一个生命比较长呢?这个肉体生命最长不过百年,而里面那一股气千秋万载,亿万千年是不会败的。这两个体,我们要为哪一个体做多一点事情呢?当然身体也很重要,养生也很重要。但是,怎么样养你的身中的浩然正气岂不是更重要的事情嘛?所以从祭社稷山川鬼神的这个事情里面来确立了一个东西,什么东西呀?就是形而下虽然是重要,形而上是它的根本,这个就是叫做体也。


所以古圣先贤在设计这个礼的时候,把这个主体所最当亲、所最当重的,又用祭祀的手段把它提纲挈领,把它提出来,让众生的眼睛一亮,知道说:噢,原来天地之间不是只有看得到的物质。现在的科学也知道,暗物质占百分之九十四,明显的物质摸得到、看得到的、显微镜看得到的才占百分之六。暗物质,在宇宙之间存在的物质,只是你看不到,竟占百分之九十四,这个是现在的科技已经都证明的事情了。

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这一段是在讲前面所说的“宜次之”,适宜的宜,就是义。“丧祭之用,宾客之交”,比如说,有一户人家他刚好有了丧事,就必须有费用,那宾客去拜访的时候就要带着助丧的币帛,或者是金钱来帮助他,就是尽人道的一种适宜的作为,叫做义。人道的、互相帮助的适宜的作为就叫做义。好,这一段是在讲“宜次之”。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太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这个就是讲最后一段“称次之”。说这个礼以时为大,还有呢,“顺次之”,“体次之”,然后“宜次之”,最后要“称次之”,称呢也是重要的。

羔豚而祭,大夫跟士的祭祀,他是用一个羔,羔就是小羊,还有一只猪,叫一豚。用羔用豚而祭指的就是什么?比较小的官,大夫啊、士啊都是比较小的官。

百官皆足,当然大夫也有一些家臣,但是士呢也会有一些家臣,这些众人合起来,所谓他的臣下都叫做百官。官的意思是管的意思,倒不一定是这种当三公、当六卿才叫做官,你有一个职守可以管事情就叫做官。说虽然大夫跟士的官位很小,他在祭祀的时候虽然祭品也少,但是所有与众(参加的人)呢,祭祀完,他们都会把他们祭祀的这个牲礼割成一块一块,然后来参与祭祀的人呢,每一个人都会带一块回去。现在的人就说带回去吃个平安啦,大略是这个意思。那虽然大夫跟士官位很小,虽然是祭品很少,但是也都会弄成一块一块小小块的让大家每一个人、与会的人都会拿到一部分的祭品。这个精神就是在于说分配平均,而不在于多。


大家都知道大夫跟士不是大官,不是大官,在他的体制之下他就不会用非常非常丰盛的祭品。所以这个礼的规定就是说,你带回去不是多,不是说:哇,我今天去参与祭典,我回去要抗一只猪回去,那一百个人来参与祭祀,岂不是要准备一百只的猪吗?一个士、一个大夫哪来那么大财力呢?或者只是一点点东西,但是呢,今天与会有三十个切成三十份,有五十个切成五十份。重点就是在于平均,而不是在于豪夺,不是在于多。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精神,如果精神是在于多,那就启人贪心了嘛,对不对?精神在于均,就是大家互助合作,大家有福同享。这个精神是在这个礼的设计的精神里面,已经被启发出来了。

太牢而祭,不必有余。什么叫“太牢”?诸侯祭祀的时候用太牢。太牢什么意思?就是一只羊、一头牛、一头猪,叫做三牲大礼。这三牲都用的时候呢就是太牢,诸侯在祭祀的时候才用太牢。”太牢而祭,不必有余“。说诸侯的祭,虽然诸侯财力比较大,国家比较大,祭品也比较多,那与祭者祭完之后呢,参与祭祀的人回去也都会分享到这个祭品。“不必有余”什么意思?就是说诸侯虽然是用太牢,有牛有羊有猪,他也不会说让每一个人拿回去的东西太多,什么意思呀?就是说诸侯的祭祀它有一个礼的订定,不至于让它太奢华,不会到让他太浪费,叫做”不必有余“。各位,礼呀就是节制在一个适当的点上面。

此之谓称也,这个就是说,礼就是要让你相称。总而言之,太牢虽然是有三牲,这三牲切割开来让与会的人都能够带回去,其实也就是一小块啦。那么大夫跟士呢,它虽然只是一只猪,但是与会的人就少啊,因为大夫跟士他的与会的人不可能太多,带回去的那个量其实也差不多。总而言之,一个不会太少,一个也不会太多。所以礼就有这个调节的功能,就让它差不多。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非常奢华的影片,这个印度的大土豪嫁了一个女儿,然后就宴了很多宾客,光光这个肉品就要准备四十几种,有猪有羊,反正什么肉统统加起来也有四十几种。每一种肉呢端上来都一大盘,没有一大盘主人就觉得没面子,但它实际上每个人只吃一块他就收走了。如果有一个盘子被吃光光,主人就觉得没面子,好像我准备的东西不够。他一收走的时候,那个镜头一带,带到厨房后面,哇!一大桶一大桶的等于是馊水了嘛。各位,大家都吃过的东西嘛,倒了就不要了,当厨余就把它给拖走了。每一个人端上桌就一大盘,满满的,跟上个山一样尖,每个人就只吃一块,那你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呢?各位,这就是没有礼呀,不懂礼,有钱就野蛮呐。

所以,如果你遵循古礼,你绝对不会太寒酸,你也绝对不会太奢华,你会在一个恰到的好处,叫做称。称着这个人性,称着地位,称着你的身份。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诸侯以龟为宝”,这个乌龟的龟;“以圭为瑞”,这个是瑞玉、圭璧。诸侯因为他是有国土之重,那么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的时候,会给他这个神龟的龟壳。这个龟壳,天子是最大,再来就是诸侯,他会有一个宝龟,为什么呢?就是国家有疑难的、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抉择。各位,为什么国家会有这种事情,比如说战争,战好还是不战好啊?人事上有时候很难抉择,交给这个神明来抉择。这个时候就会有宝龟,所以诸侯都会预备着一个宝龟。

以圭为瑞,这个圭是玉,无等之玉,瑞是祥瑞。那么这个诸侯受封于天子,所以有了土地,那天子会交给他一个信玉,有了这个信玉才有国土,所以这个信玉是国家的最祥瑞的所在的地方,所以“以圭为瑞”。瑞就是这个最祥瑞、最好的兆头的意思。所以诸侯呢,第一个有这个龟宝,占卜用的;另外呢,有瑞玉,也叫做圭,这个是诸侯才有的。

家不宝龟,不藏圭。 家是什么呢?卿大夫叫做家,诸侯叫做国。各位,国家、国家这两个字常常被连起来,其实在古代的话,国、家是不一样的,诸侯叫做国,卿大夫叫做家。“家不宝龟”什么意思?就是说卿大夫这个范围里面,他的采邑里面,他是不能够藏那个诸侯的宝龟。各位,这个卿大夫到底能不能有龟呢?这是有的,在这个古代的龟里面,天子的龟有一尺二寸,很大;诸侯是一尺;大夫是八寸。所以卿大夫有没有龟呢?有的,八寸,叫做卜龟。士也有龟,那就更小。那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说呢,士大概应该是要六寸。那士为什么也有龟呢?他卜宅,这个宅地怎么建、坐向朝哪边,他选了一块地到底这样盖好不好,他可以卜卜看呐。从天子到士都有龟,为什么这边说“家不宝龟”?“宝龟”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诸侯的大龟或天子的大龟。那在《论语》里面不是有这么一段嘛,就是说臧文仲居蔡,蔡地所生产的龟是天子用的大龟,一尺两寸的大龟呀。臧文仲是一个卿大夫,他的屋子里面竟然藏着一个诸侯跟天子所用的大龟,所以人家才会说这个不对。不对的原因是哪里不对?尺寸不对。是天子特殊的尺寸,为什么你卿大夫能够去用呢?说诸侯的尺寸怎么卿大夫你拿去用呢?就是要僭越他的本分。


不藏圭,这个圭就是瑞玉,古代就是天子分封国家给诸侯的时候给他一块瑞玉,以为福信。那这个瑞玉一般来说,都会折两半。若合符节,天子也许没有看过那个诸侯,他分封的时候是给这个诸侯去得天下,结果呢,这个天子死了,他的儿子即位,他也没看过那个诸侯,那个诸侯又传位给他的儿子,所以常常是天子没有看过诸侯,我怎么承认你是这个诸侯呢?他来的时候要把当时分封给他的那个圭玉带过来,一对,噢,若合符节,就是没有错了,各位这样对不对呀。所以诸侯才有这个圭玉,卿大夫是不可以有的。很多古代的奸臣,就是看有圭玉就可以当诸侯,我现在的权势比我的诸侯还大,他诸侯都怕我。各位,以前鲁君就是怕鲁国的三家权臣,那这个权臣他就会想:那这个既然诸侯是因为有一块瑞玉,那我也来刻一块瑞玉,而且我要刻很大的一块瑞玉。各位,这个就是心怀不轨了,所以家不宝龟,不藏圭”。

不台门,“台门”是什么呢?就是门的两边烛台,上面还起一个屋,然后高高的楼台叫做台门,卿大夫家是不能做这个的。“言有称也”,这就讲说跟你的身份地位要相称。你的排场,你所使用的器具都要相称,你所使用的物品,祭祀到底要准备多少东西,都要相称。各位,这就是礼呀,所以礼是最合时宜的东西,并不是固若不通的东西。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儿。

1386350cjmb

希望有后续的录音,谢谢!

回复@1386350cjmb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抱朴_sh

《诗》云:“匪革[1]其犹[2],聿[3]追来孝。”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4]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5],言有称也

小满哥读经典

不要烂尾啊,希望更新!一直听下来,受益非浅。期待更新。讲师如能讲周礼和仪礼就更好了。谢谢讲师!经学在台湾,此言不虚!

黄庭心学 回复 @小满哥读经典

谢谢您的认同,张讲师目前事务繁忙,您可关注讲师的其他经典。

诚诚乐读书

希望张老师继续更新。

莹_TX

不再讲了么?

黄庭心学 回复 @莹_TX

您好!张讲师事务繁忙,礼记暂停更新,您可关注讲师的其他经典哦

Tony_fnz

一直追到现在,怎么不更新了啊?好可惜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