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7】samādhi和samāpatti

2024-04-17 15:15:3118:33 8.5万
声音简介

内容提要

一、samādhidhyāna


 “善修三昧三摩钵底,三昧的梵文是samādhi。这个词是三个音节,三昧就是前两个音节samā的音译。如果三个音节都音译,在佛教译得最多的就是三摩地。samādhi意译就是修行入定的定。


上一讲讲的六定的定是dhyāna,音译为禅那,简称禅。这个词更多的时候不是译作定,而是译作禅。samādhi更多的时候是译作定。在《楞伽经》后边的经文当中就有dhyānasamādhi这样的复合词,就译作禅和定。


注意:禅和定的修行是外道、小乘和大乘的共法,外道、小乘和大乘都修禅和定,只是指导的见地不同,因此所得结果也不同。

二、四禅八定


从禅和定作为修行的方法和手段,这个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解释,禅和定都是指心念的专注的修行,以及修行所得到的那种不散乱的状态。


四禅八定的四禅是指色界的四禅,八定指的是色界的四禅,再加上比色界四禅高的无色界的四定,合称八定。因此四禅八定不是在四禅之外,还有八定,而是八定涵盖四禅。


dhyāna这个禅和samādhi这个定有什么区别?第一,dhyānasamādhi覆盖的范围要小。第二,dhyānasamādhi的低层次。

三、samādhisamāpatti的区别


三摩钵底是梵文词samāpatti的音译,意译还是定。samādhi的定与samāpatti的定有什么区别?色界的四禅就是色界的定,与无色界的定,都可以用samādhi来表示。但是如果只表示无色界的定,就可以用samāpatti。还有外道的无想定和小乘的灭尽定,可以用samādhi,但更多的时候用的是samāpattisamādhi依然是涵盖最广的定,而samādhi的高层次就是samāpatti


善修三昧三摩钵底就是要很好地利用修行定,就是修samādhisamāpatti,以这样的方法为重要的手段,使得能够一步步地转变为更清净。大家要知道从加行位开始,修定就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

四、莫著二乘、外道境界以为胜乐,如凡修者之所分别,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著


声闻、缘觉和外道的修行会带来喜乐,修大乘法的人不应该贪著。“如凡修者”的凡在梵文里对应的是两个词,是愚夫和外道。愚夫梵文bāla,指的就是小乘、二乘。二乘与外道落入了他们修行的境界之中。小乘的灭尽定,外道的无想定,都会给修行者带来非常清静的感受,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好像是解脱了但是从大乘佛法来说,不是真解脱。


 “外道执我见有我相,及实求那而生取著,为什么说外道不是真解脱?因为外道还执著着我,我梵文是ātman,就是那个不变的独立存在性。比如认为生死轮回中,那个永恒不变的轮回的主体,这就是我。“我相”对应的梵文是所见之相,就是见心外事物的相,梵文是lakaa,近义词就是前面讲的nimitta,这两个词都表示凡夫所见到的心外的事物的相。因此,外道还是执著着心外有事物的。


“求那”是梵文gua的音译,意译是功德,就是做好事有功德那个功德。实求那就是以功德为真实有。所以说为什么外道不是真解脱?因为外道还执著着真实的功德利益。

五、十二缘起的两个道理


二乘见有无明缘行,说小乘、二乘为什么不是真解脱?因为二乘执著着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也叫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缘起讲了两个重要道理。第一,生死轮回起源于无明,因为十二缘起是以无明打头。第二,生死轮回只是缘起过程,中间没有贯穿于生死轮回始终的那个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的精神主体,在初时教法当中就叫做人无我。


在《金刚经导读》课程当中的《心经》导读部分,讲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时,对十二缘起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去听一听。小乘佛教讲十二缘起,而大乘佛教认为十二缘起也是虚妄,这就是小乘执著于虚妄的无明缘行的十二缘起。

六、性空和空性法义不同


 “于性空中乱想分别,这个性空梵文原本是śūnyatā,实际上是空性,不是性空。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性空与空性的用法是混乱的,很多学者分不清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在《金刚经导读》课程当中有一讲,专门讲性空与空性的区别,大家可以去听一听。


什么是空性?凡夫境界是以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为其基本特征,比如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了似毛的影,可凡夫非把这影误执为心外的毛,这个毛其实从来、压根就没有存在过,这个毛的基本特征就是空性,这在佛陀的二时教法当中就叫做法无我。


小乘不能生起空性的见解,因为只能证人无我,还没有证法无我。还执著于分别、能所分离,认为心外的毛还是存在的小乘认为,虽然轮回中没有精神主体的我,但轮回以及轮回的世界还是存在的,因而小乘还是落入了能相与所相的二边见。


正因为上面讨论的外道跟小乘的种种见解,所以说小乘和外道的修行境界不是真解脱,修行大乘佛法的众生是不能够贪著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識境

熏习正法

飘渺二

知识点太多了,难领会呀!

婵娟_z4

不是过来人,是讲不出这样甚深的妙法!感恩赞叹老师!

猜你喜欢
神S1

Justlisten!1.让孩子每天两小时看英语动画片。(2岁就可以开始啦!或者0岁,哈哈,保护眼睛的话,0岁就先只听不看吧)2.每天运动2小时,包括:侧...

by:约十岁

5S、6S、9S推行实务

拥有20年制造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和20年培训咨询实战经验的实战派培训师李庆远老师讲授的实操作性和落地性都很强的课程四.整理的推进重点1.整理的目的和原则2....

by:知行悟李庆远

S舞

“神曲天后”王蓉2017再出手,一曲欢脱励志的《啪啪S舞》非同凡响,以青春之姿、梦想之名鼓舞大家“躁起来”,让人欲罢不能high到爆炸,为华语乐坛打了一针强心剂...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