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当天下人对美这个名称有了定论,大家就厌恶丑了。有了这种好恶之心,那就糟糕了。“斯恶已”,意思是那就糟糕了,这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述。“美”跟“丑”是必然存在的,老子不可能去否定它了,老子只是说,对“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这才是自然的现象。


你现在用人为的,认为这是时尚的,那是落伍的,这是高贵的,那是低贱的,这是美的,那是丑的,天下就大乱了。因为美有了固定的标准以后,所有人都会集中到这边来。那我问你,我们拿男人跟女人来做比喻,大家认为这个女人美,所有人都去追求她的话,对她好吗?当然不好,那对丑的人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什么叫做“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告诉我们美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你看她美,我偏看她丑,你说她丑,我却觉得很美。老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有固定的标准,而他不是在否定“美”跟“丑”,因为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不善”不是恶,很多人看到“不善”就认为恶,这也是“名”在作祟,“不善”只是不好的行为,或者是假装的善,它不一定是罪恶的,所以千万不要对立。如果大家都知道,善是有固定标准的,很多人就会装模作样,去符合那个标准,标榜自己为善人,然后假借善人的名义去做坏事。你看老子所讲的话都不幸而言中,现在人大部分都是这样。我捐一千块,我就榜上有名了,我就是好人好事的代表了,就可以放心地做坏事。


老子用六种现象来告诉我们,把“美”跟“丑”对立,把“善”跟“不善”看成有一定的标准,都是很可笑的事情。哪六种现象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相生”,“有”跟“无”是道的一个部分,它不对立。“难易相成”,“难”跟“易”是相比较的,有易才有难,有难才有易。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长”要靠着“短”,“低”要靠着“高”,才能比较出来哪个长哪个短,哪个高哪个低。“音声相和”,声音是要调和的,太刺耳了不是好的东西。“前后相随”,前后是相辅相成的。我问你,没有人跟你一起走,就你一个人,你是在前还是在后,不知道。它是前后连续,不能分割的时候,才会有前后的这种区分,所以叫做前后相随。


因为这六种自然的现象,老子才归纳出两句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两句话也是《道德经》的重点。我们先说“圣人”这两个字,《道德经》五千多个字里面,提到“圣人”二字的共二十八次,出现在八十一章里面的二十三章中,可见它的比例相当高。圣人在老子跟孔子的心目中,都代表人间最高的理想人物,但是他们两个对圣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孔子一讲到圣贤,一定讲“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老子从来不提他们的名号,并不是老子看不起“尧舜禹汤”,而是在告诉我们,就算“尧舜禹汤”重新来到现代,也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方法再做一遍,也不一定还是“尧舜禹汤”。既然这样,还执著于他们的名号干什么?


孔子是指名的,老子是不指名的,因为老子知道名不可名。既然自己说名不可名,还到处讲这个,岂不是很奇怪?因此关于什么叫“圣人”,老子给出两个原则,就是能够“处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这样的人就叫圣人。不管他是谁,因为名字不重要。


什么叫“无为”,这是非常有争论的。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人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死人。很坦白讲,人活着就是要动,动就是要做事,不然就是乱动。老子不可能否定人要动,不可能否定人要做事,所以“无为”绝对不可以解释成不做事情。


无所为,不可以。这个“为”,是违反的意思,所以这两字是通的。你要做事可以,但是你不能违反自然的规律,就这么简单。圣人一天到晚都在做事,他就叫圣人,但他做的每件事都顺应自然规律,这个以后很多地方会讲到。而且他“行不言之教”,


你看《论语·阳货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见这个“不言之教”,孔子也深有体会。你讲话有没有用,讲话根本没有用,我们经常讲,我讲几百遍,你们都听不懂。言教不如身教,若是你身教他还看不懂,那就是他的事了。人都是自作自受的,你那么关心他干什么,有什么企图,你想控制他,你想利用他,那存心不良嘛。


所以,老子讲“圣人”的两个原则,一个叫作“处无为之事”,一个叫作“行不言之教”,然后他有一个总的概括来说到底是什么现象,因为自然现象就是这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一段话在《道德经》的很多地方出现,这是老子思想的重点。万物都在产生,都在发展,可是“道”从来不推辞。“辞”就是推辞,也就是离弃的意思。这就是说“道”生万物,万物都是“道”所生。


“道”生了万物以后,从来不离开万物,也不抛弃万物。对“道”来讲,没有弃物,也没有宝贝,皆是一视同仁。它生而不有,它永远创生,永远生养,但是不占有任何东西,这样才能够生生不息。看看我们的妈妈,生了一个小孩,要去养他,累得要命,了不起生八个,就不能再生了。而“道”可以一直生,就是因为它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它做事情以后,没有说这是我能干,这是我的才能。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能干,这是违反天道的。老天都没有说过它能干,你凭什么说你能干。最要紧是“功成而不居”,“生”也好,“为”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道没有认为这是它的功劳。当然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


可是老子给我们的鼓励,还在后面两句话: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就是不朽,永远存在的叫“不去”。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有功劳。我们中国人什么事情都是谢天谢地,实在比外国人聪明太多。外国人老谢这个、谢那个,而谢的人可能有一天会利用你,你谢的人有一天会死掉。中国人永远谢天谢地,无心居功,无求以“不去”。


我不想不去,人家就不会去你嘛。我要功劳,我要争取这个、我要争取那个,所有人都打击你,总想把你的功劳去掉。你没有功劳,人家都说你辛苦了。你有功劳,还让人家说什么呢?这是大家经常看到的。


我再说一遍,老子的每一句话一直到现在,都可以在人群社会当中,随时随地发现,这是老子了不起的地方。老子讲了这些原则以后,又很明确地提出,人群社会为什么这么乱,有四大乱源。这四大乱源是什么,叫作“名”“利”“欲”“知”,前面两个字大家比较了解,争名夺利。后面两个字,叫作“欲”“知”,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有人就很奇怪,知识不是越多越好吗?那你听听第三章再说吧。


谢谢!


爱无限心安坊

折腾不动了,听下易经。谢谢分享

回复@爱无限心安坊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apollo1968

美之为美,解释的好,网的的皆差矣

曾仕强学堂 回复 @apollo1968

让我们一起学习、传播、践行曾教授国学思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蔚蓝5545

签到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蔚蓝5545

能够在此与您相遇,实乃一种难以言表的缘分。诚挚地邀请您关注主播,一同领略更多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内容。祝心想事成,元亨利贞!

海大渔夫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海大渔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点赞,请多分享!同道中人,感恩您的留言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明天见赛罗奥特曼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明天见赛罗奥特曼

亲爱的易友,感恩您的留言和支持,有幸在这里遇到也是一种缘分,请多多分享,祝心想事成,福满乾坤,和气致祥,元亨利贞!

明天见赛罗奥特曼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明天见赛罗奥特曼

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兴盛需要你、我、他持久不懈地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精心滋养,让我们坚定信念,传承中华文化,共创美好未来!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当前评论用户

6542360

简介:一切向外求索而不得的问题,答案都在自己身上。QQ:871079129(欢迎大家前来交流,请注明喜马拉雅听友)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