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秦本纪(三)——罢黜百家,焚毁典籍

2023-06-07 12:51:5612:42 13万
声音简介

                                                         秦本纪(三)

  

      上集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南平百越,北逐匈奴,解决了统治上的外部威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对内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他延续了秦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不断加强君主专制,首先,从土地所有制上变西周以来的“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下令让全国农民上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但农民的土地名义上仍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而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在用人方面秦始皇削弱了旧贵族势力,大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并且规定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以授予土地及爵位。同时,他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将全国分为36郡,后来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郡下设县,县下为乡,乡下为亭,亭下为里。又定官制,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三公,三公之下还有九卿。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政治制度建立起来后,秦始皇又下令统一度量衡,书同文(即统一文字),车同轨(筑驰道),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加强境内交流。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将之迁徒到咸阳,看护皇陵,或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史称迁虏”。


        秦始皇的一生,堪称轰轰烈烈,除了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书同文,车同轨这些对中国后世有着积极与深远影响的事件外,他还干了两件流传千古而备受争议的事件,这两件事可以说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


        其一,便是焚书坑儒。在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加上社会在此期间,由统一走向分裂,又慢慢走向统一,急剧的变化,让各学派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热烈争辩,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学派相互争鸣,致使思想文化发展盛况空前,不过所谓的诸子百家,拥护的人再多,再受人尊崇,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统治阶级一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钟意,最能巩固自己权位的学说,因此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由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发展也亦然。


         在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新兴统治阶级也利用政权力量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不过各国尚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并没有形成。各诸侯国也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服务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统治阶级思想的排挤和束缚。然而一旦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确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就很难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百家争鸣的盛况了。


         那么百家到底有多少家呢,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当时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著作4324篇。而后世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不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也就十家而已,因此发展成学派的其实也就是10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之为九流”,这十家九流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而秦国呢,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开始,历代秦王都尊奉法家思想,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富国强兵,实力不断提升,最后秦始皇重要李斯、尉缭等法家人物,制定了对付六国的战略与战术,助他完成了统一,因此,秦始皇可以说是依法得天下,自然也会依法治天下。


        据说秦始皇为了得到集法家思想的大成者韩非子,曾不惜重兵攻打韩国,对韩非子的学说可谓推崇至极。统一全国后,他便开始将法家思想运用到全国,用强力削平不稳定因素,整饬统治秩序,销毁民间兵器,迁徙地方豪富,使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安定。之后,建立国家政权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机器。又以严峻刑法治天下,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就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赏罚制度,推行连坐和监视制度,其法律相当严苛。到了秦始皇时期,鉴于天下初定,人心尚未宾服的现实,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将六国与秦不同的法律全部废除,命李斯主持重新修订律令典章,制定《秦律》,颁行全国,统一法制使臣民遵循,以求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统一法制原本没有什么,但是要知道在帮助国君统一天下这方面,法家思想确实比儒家思想更节约时间,讲究效益,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但是在统治天下方面,相较法家思想崇尚以严峻的律法来治民,儒家崇尚的德治、仁治,自然是更得百姓支持的。


        因此为了确立法家思想的崇高地位,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建议除秦国的书及官方所藏的图书、医药、卜筮、农书外,所有诗、书、百家著作,限30天内上交官府烧毁,过期不交者罚四年劳役,敢谈论诗书者处死,敢以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废黜其他各派思想,焚烧掉百家典籍,这就是焚书事件。


        讲完了焚书,大家可能会想那么坑儒呢,秦始皇是将所有信奉儒家学说的儒生都杀了埋了么,其实,书,是真的焚了,不过坑儒这件事,我们倒是有些冤枉秦始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留待下集揭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8027974

十家没有兵家吗?

1586963kncb

🐶🐷🐗🐫🐘🐧🐦🐤🐮🐯🐰🐱🐎🐴🐑🐔🐹🐭🍃🍂🍁🌾💐🌻🍀🌴🌵🌷🌸🌹🌺💛💙💚💍🎉🎄🎀👑👑💜。

1586963kncb

,真好

听友129334095

没文字,就没法听了

柚萝Youknow 回复 @听友129334095

这集文字已经不上了,后面的也会陆续补上

1586963kncb 回复 @听友129334095

哈哈哈哈

猜你喜欢
史记—《秦本纪》

《史记》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他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我们更需以国学经典智慧结合现代实践运用,达到“上书山搏虎降赤龙...

by:Zy静水流深

秦时明月-捭阖本纪

普通的师兄弟普通的耍。

by:七星白云谷

罗说史记|秦本纪|学古文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都说要学古文,从读《史记》...

by:乔刀刀到

剑华本纪

【内容简介】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废掉后周皇帝柴宗训,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随即,派心腹大将赵准挥师南下,将后蜀咽喉要地江源城团团围住。本部小说以剑师许久让所...

by:秋意浓工作室

逐句讲《史记》之《秦始皇本纪》

原文逐句精讲,与孩子一对一互动,陪小学生读《史记》,培养国学功底

by:靳同学和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