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喜怒哀乐七情怎样舒发才合理 ?

2023-08-19 16:24:3920:50 1982
所属专辑:张庆祥讲礼记
声音简介


适当的礼节让人活得文雅,反之叫野蛮。让我们跟着张讲师, 来看看喜怒哀乐情绪变化时, 我们咋从内在的感受、到声音的舒发、再扩到肢体的动作表达的?这些外在行为怎样才是适度的? 吴国攻打陈国,陈国太宰嚭又怎样巧妙用礼的准则来减少陈国的损失, 也让吴国少做了错事?

檀弓下

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恶也。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礼道则不然。

说如果我们按照礼而行,那就不至于像农狄一样,像野蛮未开化的民族一样,那种野蛮的方式。所以这个礼,让我们更适当,让我们更文雅。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

现在是讲人的情绪的变化,跟外在的这个行为的关系。说人,有了一种喜悦的心情、喜事,外面有什么事是对我们有益的。比如说中了一个小小的彩劵,那不就喜出望外了嘛?

则斯陶,这个陶就是心里有点喜悦,但还没有非常畅达,叫作陶。那内心有点会心一笑,有点喜悦,还没有说整个抒发出来。

陶斯咏,那这个内心有点喜悦,在里面蕴含久了呢?那么就开心了,开心了就开始吟咏,开始唱歌。

咏斯犹,吟咏唱歌,再来一点,再高兴一点呢?他身体就会开始摇摆,意思就是手舞足蹈,他就会摇摆起来。

犹斯舞,身体摇摆起来,开始打拍子,等一下就会翩然起舞,手舞足蹈,他快乐,自己就手舞足蹈啦。

现在是讲说,人有一点情绪,有各种的呈迹,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有的是,这是喜悦他的呈迹啊。

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那么刚刚是讲到喜悦的心情,有这么样几个的变化,那现在是讲说,这个负面的情绪也有几种的变化。

舞斯愠,是在讲说,人常常乐极生悲,乐到了极点,也是跟悲也是有关的。舞斯愠这一句是讲哀乐相生的意思,,就是指生气的意思,而他并不是由跳舞而转生气,现在是因为上下文两种情绪要转接起来,要连接起来,所以用把祂连接起来,是没有关系的啦。

说一个人,如果小小的生气,小小的芥蒂,蕴藏在里面叫作

愠斯戚,有一点小小生气,再多一点的时候,就会陷入悲戚。

戚斯叹,悲戚再过一点点,再多一点就会叹息,就变成声音,不是只有里面而已哦。

叹斯辟,叹息就会开始辟,辟就是抚心,摸着他的心,或者是捶着他的心,揪心。我们讲揪心之痛,有没有?那就是所谓的辟,捶心肝,也是所谓的辟。

辟斯踊,那捶心肝之后,还不满足,那种愤怒到极点时,他就会顿足,会跺脚,这个时候,就是等于愤怒到了极点。

好,各位,刚从愠开始到踊,也是讲说,一个人的哀戚或愤怒,他也是有分这几种的层次。这几个是七情的一个自然的变化。

所以说,有的时候会揪心,有的时候会抚心,有的时候会跺脚,这个也是人情变化的自然啦,并不是规定在《礼记》上就变成不自然,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人情的自然。

品节斯,斯之谓礼。

品节斯,这个就是刚刚所说的快乐的情绪有几等,然后哀伤、愤怒的情绪有几等。那这几等不能让祂完全失控啊,要把祂格正,那个品就是把祂格正。

把祂格正了,然后去节制祂,让这些喜怒哀乐,那个斯,就是喜怒哀乐,让这个喜怒哀乐能够在一个适度的点上。那也就是说,让这个要舞也好,要踊也好,都在适度的不毁情灭性的这个节度内。

斯之谓礼,这叫作礼啊,各位,这个礼也就是道理的理,人的言行举止有道理,人的情绪怎么发抒,在什么点上,这个也是一个有一个道理存在的,对不对?


人死,斯恶之矣。

现在子游就继续讲,他说人死了过后,斯恶之矣。说人一死,身体就冰凉僵硬,毫无血色,形容枯槁,其他马上就要败坏了。所以大家看到死的人,都会很害怕,很厌恶,很讨厌。

各位,你想想看,我们今天走在路上,看到路旁死一个人,你怕不怕?当然毛骨悚然啊,各位,对不对?同样的道理,自己的亲人过世,也是一个死人,虽然他是我们的亲人,可是摸摸他的形体,全部僵硬,你害不害怕?也是害怕的。

无能也,斯背之矣。

那死者已经毫无作为的能力,叫作无能也,那生的人又厌恶这个死掉的人,叫死人嘛,对不对?死的人,毫无反抗能力,生的人又厌恶他,那就会背弃他。

斯背之矣,那个背不是一倍两倍的,是背叛的背。那家人就可能把这个尸骸给背叛啦,意思就是什么?丢弃了,叫作弃尸,就把他丢弃。古人就是这样,在最上古时代,没有棺椁可以埋葬的时候,亲人死亡是背到沟壑里面,直接往下丢的,就是背之矣。

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恶也。

因为这样,因为人死了僵化,家属是害怕的,如果你不给他一点,把他这种害怕降低的话,家属是会背弃他的。所以,丧礼里面就设置了这个绞衾,绞就是绞殓的时候,要束他的衣帛的这些布条。就是殓尸的时候用的,小殓用的那个衣服或被子,这些都叫作衾。所以,一个人过世,不让他看起来很害怕,而是马上把他装饰得很好看。

设蒌翣,这个就是装饰丧车的一些饰品,就是这个像扇子一样来覆盖的布,也可以叫作翣。做成像扇子一样,那个也叫作翣。像古代,古代戏里面,天子的旁边会有两个人拿着扇,那个扇的样子,那个也叫作

一个战士过世的时候,要盖那个象征雄壮威武的那个布幔,盖在他的上面,那个也叫作翣。现在的人过世,有的人盖国旗,有没有?如果对国家有功勋,那个也可以叫作。总而言之,就是棺木的装饰品。

你看一个人过世了,他的尸体也许是很不堪入目的,那他装在棺椁里面,我们就隔开了我们对他的害怕,这第一个。第二个,如果他对国家有功勋,我们覆盖了一个国旗,我们对他的敬意就油然而生,各位,对不对啊?

这就是说,这种设计让我们不会害怕他,而且我们会恭敬他,所以为使人勿恶也。这些装饰,这些礼节,这个礼,这些都是礼的设计,是为了使人们不会产生那种讨厌死者的心情,各位,对不对啊?

如果,你是说,人死都死了,还不都是要埋?那就干脆不装棺木,然后垃圾袋一提,然后就去把他埋了,不就好了吗?各位,就算一个空难的人好了,他被炸成一块一块的,你用垃圾袋提,你敢提吗?如果是这样,你厌恶至极,你会背弃他。所以就有,即使沙场战死,为国战死的,如果是这样,你也是背弃他啦。所以,就要有一些礼节的设计,这个就是礼的用意啦。


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

所以再来,还有一些祭祀的礼。刚死的时候,有脯醢之奠,用肉干、用肉酱等等来祭拜。将行,遣而行之,将要葬的时候,还有遣车,还有遣车礼,要行之前,还要有一个遣车礼,来祭祀他。既葬而食之,那已经葬下去之后呢?旁边还要有设一些祭品,来祭拜他。



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

虽然我们设了这么多的祭祀的礼,也没有看到说,亡者,过世的人真正过来吃啊,对不对?所以未有见其飨之者也,那个,就是来吃,来接受飨宴。

可是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可是从最上世以来,这么多家有人过世的,从来没有人说,背了把他丢到山沟里。为什么?因为就是有这些礼的设计。棺木怎么装饰,怎么设计,这就是礼;祭祀怎么设计,怎么敬上我们的孝敬的心,这就是礼。为使人勿倍也,这些设计都是使生的人,不会背弃他过世的亲人啊。

子游讲这一段,是什么目的呢?就是告诉我们说,你说哭咏的节度,你觉得很造作,坦白讲,把棺木做那么多装饰,也是造作,把一个人的死去的形骸,还穿那么多,一层一层的衣服,你也可以说是造作,不是这样吗?然后死了之后,还有很多祭祀,不也是造作吗?

那好,你说你把这些造作都拿掉之后,我告诉你,这些死掉的人,一个一个被推土机推去,丢到山沟里埋掉,你看你信不信?所以你说礼没有价值吗?礼是有价值的。所以你说那些哭咏的节度,没有价值吗?他现在是在反证说,其实祂是有你所不懂的价值啦。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所以,你对于这个古人,对于礼的设计,那么多的贬讽,那么多的讽刺,那么多的小小毛病,让你不断的挑剔。亦非礼之訾也,这个,就是病害,病害、毛病叫作訾。说你这些小小的挑剔,不足以构成《礼记》这么一大本,古人设计的这么多礼的病害,不足以构成礼的病害。你的吹毛求疵,你的批评,都不足以构成礼的病害。

你的批评是什么呢?你说这样子做,是造作的,就算是造作的,也不是礼的病害,而正因为这些规定,对于匡正人心,使人们还会去追忆、追思、怀想他的先人,这个慎终追远嘛,对不对?就是因为有这些礼的帮助,所以从这个大方向来说,是非常有帮助。

那没有错,虽然在小小的地方来说,有你所担忧的这种造作的问题,但是这个造作,纯粹是为了让祂,只是以一个一般人的情绪的抒发为他设计的点。倒也不是一定说,每一个人做起来,都会像这样,但是有一个点的提示之后,你们做出来八九不离十,不会离开太远,不至于毁情灭性。对自己来说,那也不至于,把这个亲人当作说死了后什么都没有,丢去给野狗啃也可以嘛,是不是这样?实在是让人光听着字眼都难过。

所以,人对于他的亲人过世,一定是有一些心思,在这么人生重大的时刻,人生也没几次嘛,对不对?碰到这种事情,也没几次,是不是应该借这个时机,也可以检验检验心性,历练历练心性,对心性有所陶养啊?这就是礼的设计。

所以,现在的人当然就跟这个子游一样,有这么多误会的人也很多,那么经过子游的这一番解说,让我们也豁然开通啊。虽然有不小的毛病,可以挑剔,但是都是小毛病。这些小毛病存在,但是祂的建设却更多,祂的建设却更大,礼的建设却更大,匡正了人心,救治了我们的冰冷,对不对?这个更重要,所以,那小小的毛病不为害,礼应该要让祂存在。


下一段。

吴侵陈。

这个是鲁哀公元年秋天的事情,吴国去攻打陈国。

斩祀杀厉

这个就是神位,神位旁边一般来讲都会种的树,吴国杀伐进了陈国之后,把人家的宗庙社稷旁边的树,全给砍了。那么、、树给砍了,那些宗庙多少也受到一些危害,那这也是可想而知啦。杀厉,厉就是患了疾病的人,比如说患了传染病的人,在医院里面接受治疗,在家里修养,反正就是走不太动的这些老人,生病的人,把他给杀了。


师还出竟。

吴国的军队把陈国凌虐一番之后,离开了陈国的国境,他只是想报报仇而已。报一些前仇,至于前仇怎么样,故事很长,我们大概知道这样就可以了。

出了这个陈国的国境,陈大宰嚭使于师

陈国的一个官,叫做太宰的,他的名字叫做。那么,就受陈国的派任来到了吴国的军队,来到这边要商讨什么事。

这边谈到太宰嚭,很多人就认为说,是这个当时的楚国,有一个人叫做伯嚭,伯嚭也叫做嚭,那也是太宰,这边陈国也有个太宰嚭,是不是同一个人?那这种争论一直都有,不过我们还是把他看成陈国有一个人,有一个太宰,他的名字也叫做嚭,同名的人实际上在现在也多,在古代也多,我想也不为怪。


夫差谓行人仪曰。

这个夫差就是吴国的国君,夫差他的父亲叫和吕,和吕当时被越王勾践所败,所以,这个夫差,就败勾践于会稽,在会稽这个地方把勾践又给打败了,报父仇啦,就是这样。

夫差就跟行人,名字叫做行人是个官名,行人他的名字叫做,是他的吴国的人。

他就跟他说:是夫也多言,说这个太宰嚭,这个人能说善道。

盍尝问焉,那么你去帮我问问他的看法。

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

说一个军队出师之后,打完仗回来,让人家以后,总会给这个出师的这个军队,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人家会来评论他一番,所以叫师出必有名。这个军队出去了回来,你的军队是王师还是盗贼,人家会给你一个名,师必有名。

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那么我们吴国打了你们陈国,那你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我们打了你们陈国之后,我们现在军队已经离开你们国家了,那我请问一下,以后后人会怎么称呼我们这次出兵?或者你们陈国会认为我们是怎么样的一个军队?是一个王师吗?还是一个怎么样的军队?因为这个人能说善道嘛,所以夫差就是突发奇想,叫这个行人仪,来问问这个太宰嚭的看法。

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大宰嚭说:“古代的王师,他们出去讨伐征战的时候,他们不会去动人家的祖庙。这个国家的太祖庙这是很重要的,人家会尊重神明,会维护他的完整,不会去动到把那个祖庙给破坏了。”

不杀厉,对有病的人,他们是会保护他,不会去杀他的。

不获二毛,二毛就是头发有白有黑,叫二毛,就是老年人,不会去抓那个已经年老的人。要抓可以,抓那些有正在打仗的;要杀也可以,是杀他正站在敌军的分位上,你不能平常的百姓乱杀啊,各位,对不对?那这个是大宰嚭,举古代的那些王师来比较。

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说现在你们的贵国的军队,来到我们陈国攻打,杀厉与?你们连生病的人,你们都杀害。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那么我们陈国的人,如果以后的人,难道不会说你们吴国的军队,是专门杀害那些生病的人的部队吗?你们谁也不杀,你们就专门杀害那些生病的人,你们真是残暴至极的部队,不是吗?这个夫差一听,就紧张了,我们来陈国侵伐,报个仇,报个仇之后,却落个这个谩骂之名,那怎么办呢?

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

夫差就叫行人仪,就问大宰嚭,说:要不这样吧,我把占来的地都还给你们,而且把我虏获的这些贵国的子女,全部还给你,则谓之何?那么你们会怎么称呼,我们这一次的出兵的这个军队呢?是要给我们一个什么定位呢?

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

说:这个贵国的国君出兵,讨伐我们过去的错误,因为这个夫差之所以侵城,是在报仇啦。说你们来讨伐我们过去的错误,又矜而赦之,矜就是怜惜,那你又同情我国的的子女,然后又全部赦免了我们。

师与,有无名乎?说,这样的军队,难道会没有善名吗?这意思就是说,肯定会被称扬的啊!

那这个时候大宰嚭,用这番话,那就让这个夫差心里更宽,对不对?更宽慰啦。然后就把他的抢来的地也还给他们,子女全部都给他们释放掉。


这一段记载在《礼记》里面,在告诉我们说什么呢?祂记在《礼记》里面,就是讲一个礼,礼节的礼就是道理的理,礼节的礼就是待人处事的基本的原则,可公诸于天下的原则。

你今天到人家的家里,去到人家土地里,去展示杀厉,去抓人家的那些病人、老人,那这是不合理的。

同一个国家是这样,你把他放到一个个人身上也是一样,你跟你的朋友相处,你强取豪夺,你用心巧计、设计,谋得你更多利益,而让别人受更多伤害,那你会获得什么样的名呢?那这也是可想而知嘛,对不对?

这个大宰嚭用一番话,很巧妙的救了他的国家的损失。那么夫差呢?也因为大宰嚭这一番话,然后少做一点错误的事情。

这个就是礼,所以礼,这个可以用天下国家来看祂,那把祂缩小一点,就放在我们身上,也就是我们的言行举止,这都是礼的范围。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儿。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6699805

檀弓下第四(14) 礼道则不然。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 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 辟斯踊矣。 品节斯,斯之谓礼。 人死,斯恶之矣。 无能也,斯倍之矣。 是故制绞衾,设蒌翣, 为使人勿恶也。 始死,脯醢之奠; 将行,遣而行之; 既葬而食之, 未有见其飨之者也。 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 为使人勿倍也。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 亦非礼之訾也。   

听友216699805

吴侵陈,斩祀杀厉。 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 夫差谓行人仪曰: 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 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 则谓之何? 大宰嚭曰: 古之侵伐者, 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今斯师也,杀厉与? 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曰:反尔地,归尔子, 则谓之何? 曰:君王讨敝邑之罪, 又矜而赦之, 师与,有无名乎?

听友216699805

檀弓下第四(14) 礼道则不然。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 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 辟斯踊矣。 品节斯,斯之谓礼。 人死,斯恶之矣。 无能也,斯倍之矣。 是故制绞衾,设蒌翣, 为使人勿恶也。 始死,脯醢之奠; 将行,遣而行之; 既葬而食之, 未有见其飨之者也。 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 为使人勿倍也。 故子之所刺于礼者, 亦非礼之訾也。   

1881725lzbg

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恶也。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1386350cjmb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猜你喜欢
喜怒哀乐中的温暖2022

喜怒哀乐是常态,看清楚,先学习,知命了,明白了,就不焦虑了,每天便都是晴天!

by:韵青71

用音乐映出你的喜怒哀乐

华语流行音乐精选,每一首歌都能听出一种表达此刻心情的意境。旋律舒缓,娓娓道来,最适合独自安静的享受。

by:歌单精选集

海岸有声述人生喜怒哀乐

我们曲曲折折的人生道路,犹如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绵延伸展!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经历,也如不同的海岸线,有着不同的风景!热爱生活,感受丰富的人生。用海岸的风声...

by:海岸线5

活不明白-8090后的喜怒哀乐

这部《活不明白》代表我们80后的美好回忆,那时的我们青涩、懵懂,不知前方道路是否曲折,但好奇与勇气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听这部书与其说是在听主人公的各种离奇事,还...

by:春意盎然_v5

生活杂议,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

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生活的问题,面对生活我们的态度是什么?一起来探讨

by:苏潇希

爱说|共享小市民的喜怒哀乐

我是主播珸尘,是塔罗师,是喜马拉雅攀登计划第40期毕业学员,是身边很多人眼中的知心姐姐。《爱说》是一档喝茶嗑瓜子的生活杂谈,想和你聊聊小市民的工作,生活,拼搏的...

by:悟尘i

闻诗识诗人 | 了解诗人的喜怒哀乐

本专辑把《每周背一首诗》专辑中的一些诗人、词人,逐一介绍给大家。他们的一生,或洒脱,或坎坷,或丰富多彩,或跌宕起伏,都化作了美好的文字流传给...

by:惟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