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第二讲:亚当·斯密最重要的三个理论

2023-05-06 13:39:2215:00 73.9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360 喜点

听友407591550

我买了 可每次都是试听 在哪里听呢

回复@听友407591550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郭华_rs

“士农工商”里的士,应该是士大夫,而不是士兵。

听友241215514 回复 @郭华_rs

士,指公务员

自己扛就别声张_ra 回复 @郭华_rs

士族就是当官的以及家属,这么理解就对了。

lw雷雷 回复 @郭华_rs

仰望黑光

亚当斯密被视为是经济学的奠基人物,其著作《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国富论》第二讲——亚当斯密最重要的三个理论: 第一,亚当斯密确定了经济研究的三大基本要素,即劳动、土地和资本。 第二,亚当斯密发现了经济行为背后一只最神秘而又看不见的手,今天叫做“市场的力量”。 第三,亚当斯密发现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核心秘诀在于分工。分工理论在今天仍被称为“斯密定律”。 在亚当斯密所处在的近三百年前,东西方主流社会对资本的态度都是藐视的。在西方,商人富人进天堂难于骆驼穿过针孔;在东方,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下一等,富了也落个为富不仁的骂名,也受到劫富济贫的威胁。 ……

听友202434274 回复 @仰望黑光

我感觉这主要的原因是当跟当时的政治原因有关,因为当时生产力没有达到那么一定的程度,资本的力量还没有那么强大,而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就必须抑制商人这个阶级,因为商人这个阶级毕竟是要盈利的,他们盈利的话就会削减当时那些封建君主对于经济方面的掌控力,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也不想把财政大权交给一群商人们,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应该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商人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上来,比如当时那些国际银行家,他们为政府提供贷款,他们的地位就逐渐提升上来了,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提升,商人地位是提不上来的,商人地位的提升跟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有莫大的联系

听友213646756 回复 @仰望黑光

l、??????????!!!!!!?!!!!!!!!!!!!总、

lyp327315

为了听吴老师这个专辑,冲了个喜马拉雅会员,以前看《国富论》,可能因为自己文化低,看不懂也看不下去,听吴老师讲解这本书,就好理解得多了,谢谢吴老师!

喜马AI直播小助手007 回复 @lyp327315

确实,有些书自己看可能很难读完

石渠书香

中国古代也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问心晨光

士农工商的士是士大夫,泛指君子,这里的君子和后面说的道德层面的君子完全不一样,而不是士兵!

lingzhi423 回复 @问心晨光

l 首先,在春秋时代,士和大夫不是一回事,士大夫是一种统称。当时的等级如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在春秋时期,是最底层的统治阶级,所以士要依附贵族,战国时期很多游士都曾是大夫的家臣。春秋时期,打仗是士的特权和荣誉,因为可以积累军功,所以说士也是士兵没有错。一直到战国商鞅变法,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杀敌来打破阶层固化。 还有一点要说明,管仲是春秋时代齐桓公的人,不是战国。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