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传习录》
一、著作简介
《传习录》书名出自《论语》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句中的“传不习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中卷有书信八篇。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难之外,还谈了心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心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心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主要内容是致良知,王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使得心学体系得以齐备。

二、圣人简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幼年本名王云,后来改名王守仁,字伯安,因为曾经在会稽山阳明洞隐居修道,自号阳明子,他的弟子、门人称他为阳明先生,所以后世更习惯称他王阳明。在儒学发展史上,王阳明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身前身后,儒学的面貌是不一样的。借用哈佛教授杜维明的话:“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三、讲师简介:


杨军先生,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研究所兼职教授、民族研究所兼职教授、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兼职教授、廉政研究中心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四、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杨军先生于2016年,在其创办的启予国学门中为弟子们讲授的师门内部课程,为更好地弘扬国学,先生同意将本课程的剪辑版录音发布于此,特邀各位有缘听友吸纳品评。


五、启予国学门简介:


启予国学门,由吉林大学杨军教授于2008年创建。由一群热爱国学,愿意为国学复兴而做出努力的人组成。其宗旨是:弘扬国学,特别是提倡儒家思想和儒家的修身方式。其愿景是:通过国学改变世道人心。
启予国学门的学术思想传承自新儒学“三圣”之首、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国学大师、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先生是马一浮先生的亲传弟子,启予国学门创始人杨军先生的导师吕绍刚先生,是金景芳先生的学术传承人。


六、加深了解:


如想更多了解杨军先生,或了解启予国学门的相关信息,欢迎您添加微信公众号“启予文化”了解相关信息,如有意愿加入师门,也欢迎通过此方式与我们联系,只要您愿意为弘扬国学出一份力,愿意通过修身提高自己,启予国学门都欢迎您的加入!

王振辉_cz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回复@王振辉_cz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三张之家然

老师讲的这课有书吗?

账号迁移至启予国学 回复 @三张之家然

您好,欢迎您搜索关注“启予国学”新号,我们这个账号要迁移到那里去了。 也欢迎加V交流学习,qygxshunming

念一静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渔夫_n8

抱着求学对别人有用的心态去说,即使说不好也一定是自己的心里话,自己做的到的东西感受的东西再来传教,心学应该是一门可以实践的学问,如果抱着赚钱,做粉丝经济的话卖弄学问一知半解,反而害人不浅。

国学实修人生 回复 @渔夫_n8

儒家思想就是这个意思,当然王阳明就是悟透修行了。曾子说:传不习乎!传授学问就是要自己先修行练习了、做到了的、有感悟了才和大家分享。反之就不能传授。这也是告诉我们听众怎么选老师,一定是要实修的人。

龙海阔天空 回复 @渔夫_n8

看来阁下,对心学很有研究。说的好

听友209495412

老师讲的好👍,感恩!

小夕不是夕

老师讲的非常好

当前评论用户

105616

简介:寻找自己,享受生活。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