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答疑】老子认知的三层次,现代人有不同吗

2023-05-07 16:46:2916:54 27.7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 喜点

行者无疆杳无边际

谢谢🙏文稿编辑者,之前几次回答都只写了问题,没有写回答,这次终于有完整的文稿了感恩

回复@行者无疆杳无边际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荡相遣执

开经偈见于佛经。 仁者有一颗真诚的心。有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大众。 无心而为,是不可意去做什么。属于无为而无不为。 从道,德,仁,义,礼,境界是一路下滑,但那是因为禀赋缺失造成的不得不补充。但如果从礼开始,其心真诚,一路上行,保留禀赋的作用,回归到大道上来。这叫做回互用功,反照其源。 在认识层次上,从区分,避难到启明,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一路到达。当认识出现偏差,去追求非真实存在的虚妄之物,以致滋生出罪恶。这就背离了道的方向,危险和灾难也由此产生。能够突然惊醒,回归大道,放下不必要的身外之物,有效地避开灾难。彻底摆脱红尘的烦恼,从此之后和光同尘,与道浑然,淡然而居,再无牵挂与颠倒梦想。

风星移 回复 @荡相遣执

厉害了👍

风星移 回复 @荡相遣执

厉害了r

福田隨缘ACL

修德立信博学求真!可以为圣矣!

罗斌028

谢谢老师的解答,祝您周末愉快。

Li成长

感恩傅老师诲人不倦及耐心的答疑,也祝老师身体安康,周末愉快!

li秀群 回复 @Li成长

老师,我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有以为的看法是这样的。 我参靠庄子养生主。秦失 老聃的作为是为之而无以为。所以众人吊唁。而秦失认为他不是圣人,因为他没有做到无为而无以为。如果是无为,那么众人不会吊唁他。如果混众人之心,众人不会区分老聃之死的利害。 所以说,无为而无以为与为之而无以为的主要区别是,对外界的影响以及外人的感受。这就是圣人的与大道同游而不留行迹。

li秀群

老师,我反对你对儒家的看法。 简单的说以是否以人为中心这个问题太抽象了。我不能理解什么是以人为中心。

当前评论用户

1146

简介:立足于中庸思想,合道,中用,积德。追求整体和长远效益最大化。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