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炎炎夏日,花式吃鱼

2023-05-01 23:42:0231:52 107.8万
声音简介

捞鱼去吗?能一夜暴富的那种!


去年年底,浙江温州一位渔民出海捕鱼去了,非常幸运地捞着了一条60多斤的黄唇鱼。


这60多斤听起来可能不算沉,但是钓上来这鱼可厉害。懂行的人给这条鱼估了估价,说这条鱼如果要卖的话,大概能卖个200多万。



这条鱼贵在哪了呢?贵在这黄唇鱼肚子里的那个鱼胶,就是北方人说的鱼肚。据说这一斤鱼肚在最贵的时候,能卖到一斤400多万。



鱼胶因为比较珍贵比较稀少,吃它的都是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北方人则基本上不怎么吃鱼胶。


北京有一个清真老字号叫鸿宾楼,在那就有一个鱼胶,从1934年存到现在了,一直就没有人吃得起。


黄唇鱼胶(北京鸿宾楼藏)

直到英国首相希斯访华,在鸿宾楼就餐的时候,人们才把这镇店之宝拿出来,剪下一小块给他嘬着吃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有口福吃过这东西。

 

都别下嘴,让我先摆个pose


鸿宾楼实际上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老字号,它以前的店址在天津。


1955年,周总理觉得北京的这些馆子做鱼的手艺还欠点,因此下令调鸿宾楼进京,看中的就是天津厨师做鱼的高超手艺。


一提到天津的鱼,人们马上就能想到天津的一个特色小吃:贴饼子熬小鱼。这可能是在天津除了煎饼果子之外,最有特色的一个吃食了。



现在天津很多饭馆熬小鱼用的都是鲫鱼,不正宗。熬小鱼最讲究的应该是吃麦穗鱼。


麦穗鱼又叫柳条鱼,是中国最常见的淡水鱼。这种鱼长不大,最大都超不过一个麦穗的长度,因此得名麦穗鱼。那么天津人怎么吃这麦穗鱼呢?



先是拿盆把麦穗鱼搁在里头搅和,把鳞刮掉,再拿手把鳃扣掉,用水一涮就齐了,不用开膛。


拾掇干净了以后热油,下葱、姜、蒜,炝锅,然后把这小鱼放进去一炸,炸完了以后把小鱼定定型,再加点调料,最后搁水。


到最后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佐料,就是天津卫特产的酱豆腐,能提味儿,产生当地贴饼子熬小鱼那种特有的味道。


最后就是炖,地道的天津熬小鱼时间熬得要长,火候给得要足,而且还必须用农村的大土灶、铁锅,底下烧棒秸,烧高粱杆。


小鱼下锅以后马上就得把饼子贴在锅边上。贴的位置还有讲究,必须在距离鱼汤一寸左右的地方贴,不能高也不能低,为的就是开锅了以后,这鱼汤能溅到这饼子上,让这饼子吸足了汤里的滋味。但是上半截又不能见着汤,保持棒子面原有的香甜味。


苏东坡有这么句话: “慢着火,少濯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贴饼子熬小鱼就是这么一道火候菜,火候到了,自然而然它就好吃了。



天津当地有一大一小最有名的两道鱼菜,一小就是贴饼子熬小鱼,一大指的是一道特别有名的大菜,叫罾蹦鲤鱼。


罾在文言文里是渔网的意思,因为这道菜成型后,鱼的样子还跟在渔网里蹦跶的感觉一样,故名。


罾蹦鲤鱼说白了就是天津版的糖醋鲤鱼,但罾蹦鲤鱼不像糖醋鲤鱼一样在盘子里平躺着,它在盘子里还得摆个pose,两头翘着,模仿鲤鱼在渔网里蹦跶的样子。


做鲤鱼的时候需要先在热油里炸焦定型,达到两头翘着的效果,再用小火炸20分钟,炸好装盘,再抓紧时间把调味汁浇在鱼身上。鱼皮酥脆,鱼肉细嫩。



皇上居然年年吃臭鱼?


天津罾蹦鲤鱼不刮鳞,出了天津往南2000多里地也有一种鱼,吃的时候不刮鳞——鲥鱼。


鲥鱼平时跟海里呆着,每年的春末夏初沿长江往上游走产卵,时间非常固定不变。所以古人觉得这种鱼的时间意识特别强,就给它起名字叫鲥鱼。


实际上中国南方吃鲥鱼的历史很长,可以追溯到汉朝。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清蒸,不刮鳞。


明朝的皇帝大老远跟北京呆着,却也讲究每年都得吃鲥鱼。


不过御膳房加工的不是清蒸,那就是红烧。多搁作料,还得把鱼切碎了,跟猪肉,鸡肉,笋干掺一块乱炖。



这么好的鲥鱼,吃的就是那鲜劲儿,怎么还剁碎了,还往上加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皇上吃的时候那鱼已经臭了,多搁佐料是为了遮鱼的臭味。




给皇上吃的鱼怎么会臭呢?这是因为根据当时的规定,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五,都要通过大运河把南方的生鲜运往北京,六月末必须到达。


但是这规定有漏洞,就是这些生鲜只要按时送到了,不管烂成什么样都得收。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以及运输的成本,负责进贡的官员就想了个主意,把冰镇这道手续给免了,那鱼可不就臭了。



后来到了清朝,皇帝就不让这些生鲜走大运河了,全部由陆路八百里加急,驮着冰镇的鲥鱼运到北京。直到康熙、乾隆年间,鲥鱼的进贡才渐渐停止了。

 

天南海北的花式做鱼方法


北京人爱吃鱼,尤其是带鱼吃的多。但北京人从前是为了填饱肚子才吃各式各样品种的鱼,再往前北京人吃鱼只认黄花鱼,别的不吃。


清朝时北京的黄花鱼基本都来自天津,每年阴历三月天津的头一拨黄花鱼开始进京,而且要先让皇上先吃完,老百姓才能尝到这个新鲜。


当时吃黄花鱼的季节也就几天,大伙不光自己吃,还得把出门的姑奶奶接回家来吃黄花鱼,图个新鲜。老北京因此就有了这么个习俗。


同样一条黄花鱼到上海人手里,最经典的吃法叫黄鱼鲞。


鱼鲞就是鱼干,可以直接清蒸就着米饭吃,咸香微甜,而且吃到嘴里还有个嚼劲。也可以切成小块,放到红烧肉里边炖,让这余干的醇厚,跟这五花肉的油润互补,这就是一道特别有名的上海家常菜,叫做黄鱼鲞烧肉。



西南地区吃鱼跟其他地方又不一样了,那边喜欢吃麻、辣、偏酸的口味。


30多年之前,四川风味的酸菜鱼风靡大江南北,甭管什么菜系的饭馆都得有酸菜鱼。


关于酸菜鱼的起源,比较主流的说法就是90年代初,重庆江津地区的渔民用打来的鱼跟岸上的农民换酸菜,再拿酸菜配鲜鱼烹制出来酸菜鱼火锅。


细心的川菜厨师发现了这种吃法,经过改良,就风靡全国了。


 

清朝人也会“蹭热度”


在电影《1942》的开头有这么一道开封菜,叫鲤鱼焙面,实际上就是开封传统菜糖醋熘鱼的升级版。


1900年,慈禧、光绪西逃路过开封,慈禧吃完当地的糖醋熘鱼后十分高兴,当即写了个对联,叫“熘鱼出何处,中原古汴梁”。这是什么意思呢?



1129年,南渡临安(今杭州)的宋高宗去游西湖,遇到一位多年前从汴梁逃来卖鱼羹的老太太宋五嫂。高宗大为感动,连吃了好几碗,赞美不已,从此“宋五嫂鱼羹”名闻天下。


700多年以后,杭州五柳居推出了一道菜叫“醋搂鱼”,一位名叫施鸿宝的文人喜欢吃这道菜,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最爱西湖醋搂鱼,酸咸滋味起锅初。作羹宋嫂今何在?过客惟寻五柳居。”



其实这醋搂鱼和宋五嫂鱼羹根本就什么关系。宋五嫂鱼羹实际上是汤菜,而醋搂鱼则比较像天津的罾蹦鲤鱼,最后发展为了如今闻名天下的一道菜——西湖醋鱼。


实际上我也爱吃鱼,单身那段日子每天去菜市场花十块钱买一盆鱼回去,找几个哥们一块喝酒,连吃带喝,一顿饭把这五六条鱼都能吃完。



哪天咱要是能搞个聚会,我也给你们做回鱼尝一尝。咱们盼着这一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9135967

找顺丰呀,上午下单,下午就到

东山再起_op

谦大爷,开封的那个叫鲤鱼焙面

彩虹天使0922

我也爱吃🐟

西城幽灵

北京人压根不会吃鱼,很多鱼居然吃死的,在江南或者华南人看来不可思议。 也可以说北京厨子会做,这些不好的原料,还得想办法做

猜你喜欢
夏日炎炎,有你真甜

金黄色夏天的afternoon你的眼神是森林让我迷了路我闭着眼睛转身跳进Swimmingpool

by:歌单精选集

炎炎养猫记

讲述一个养猫人的世界,介绍养猫经验,少走些弯路

by:炎炎养猫记

魔力夏日蓬花

用不同的视角,探讨澳门社会百态。大家好,欢迎订阅【魔力夏日蓬花】这是一档由两位定居澳门的好朋友舒怡和浩然共同制作的畅聊播客。在本档节目中,你将会在一场场主播们与...

by:捕捉一只呆萌

炎炎姐新格林童话故事(免费多播)

暖心感人、诙谐幽默的炎姐姐《新格林童话》,每晚陪伴着宝宝入眠哦!让宝宝可以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

by:太阳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