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章】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

2019-09-23 10:10:2416:02 22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 喜点

倾宸雪

2023/10/19第一次听毕。感谢傅老师的精彩讲授!

回复@倾宸雪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在其板屋

非常感谢傅老师以细读经典的方式带领我们学习《道德经》,对于我来说,自学《道德经》是难以想象的。今后将努力超越庸俗、琐碎、空想,为了“生命中深刻的欢乐”,忍受劳苦的工作,病痛的折磨,价值的虚无。写了一首小诗,弱弱地表达自己对傅老师的感恩和自己的向往:大道氾兮难问津,世间无地种庄椿。恩师指引乘槎路,浩荡银河搴星辰!

杨砚龙

这个解释不是很赞同,既以为人己愈有,不仅仅是精神上,物质上同样适用此规律,我们有句话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反过来,你帮助的人越多,就有越多人帮助你,同样包括物质啊,你付出30,将来获得的可能是3000,3万,有个时间性,而不是目光短浅的看手里只有70

星宸大海1 回复 @杨砚龙

那也有不报恩的呢?老子的思想不是突出来分辨它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的上的,而是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精神层次的重要性。

容容读故事

老子是无私的,才会有这本千古奇书的诞生啊,留给我们子孙,甚至全世界的精神宝贵财富。

神奇滴橘子 回复 @容容读故事

老子是最大的流氓,规则的制定者,也是破坏者 旦不否认,道德经好处太大,等于人生开了挂

佳福王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师认为这给予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把物质给予别人的多,自己剩下的就少了。 我对此稍有不同理解与老师商榷。 人为什么要做慈善或捐赠?做慈善或捐赠,就是通过减少自己的物质,来增加别人的物质啊。 但人做慈善或捐赠之后,个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和增加,这不正是“既以为人己愈有”的体现? 像企业家通过慈善或捐赠行为,他的企业获得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增加了企业的信誉、口碑和价值。这得到的信誉、口碑和价值不正是“既以与人己愈多”的体现吗?

王雪_co

喜欢道德经的大智慧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