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阎崇年。从今天开始,我喜马拉雅开讲《故宫六百年》。我讲皇宫、故宫、故宫六百年的历史,讲六百年间所发生的那些和故宫相关联的人、物和事。


今天是开篇。有人问:什么是皇宫?皇宫就是皇帝工作和住居的宫殿。中国最早的皇宫,是秦始皇的阿房宫。在秦朝之前,中国没有皇帝,国君称王,只有王宫。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故宫,是位于北京的明清皇宫。因为明朝和清朝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所以这座皇宫,在今天被称为故宫,就是过去的皇宫。


又有人问:故宫六百年,是说故宫有六百年历史了,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初四日,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盛典,宣告:北京宫殿,今已告成。接着,接受朝贺,大宴群臣。


第二年,也就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皇宫奉天殿(今太和殿)再一次举行盛典,宣告:北京皇宫正式启用,同时接受百官群臣和藩属使臣的新年拜贺!


从此,北京的明朝皇宫正式全面启用。


1420建成到2020年,北京明清皇宫,也就是故宫,整整六百年了;而从1421年启用到2021年,也将整整六百年。


六百年来,故宫就像一座历史的大舞台,明朝和清朝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演绎了自己的历史角色,他们的皇宫,已经成为故宫和故宫博物院;宫中所用、所藏,都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收藏。而我最关注的,是六百年来,那些跟皇宫、故宫相关联的人,人的命运,人的奋争,人的喜怒哀乐。宫廷深深,疑案重重,给故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我想,撩开面纱一探究竟,一定是许多朋友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我将用100讲的篇幅,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和大家一起,说故宫,逛故宫,探秘故宫,欣赏故宫,了解一下六百年来走进故宫的那些人,同这些有关的文物,和发生在与故宫相关的那些事。 


刚才,我简要讲了皇宫、故宫,以及故宫六百年。这些年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现象,就是“故宫热”,故宫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故宫热的重点,集中在故宫的建筑,特别是故宫的藏品。故宫现存1862690件藏品,每一件都是精品,也是国宝。今天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故宫是美好的,故宫建筑和藏品是精美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故宫也曾经是血色皇宫。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故宫的背后是大一统皇朝,而皇朝的兴起往往都是以血腥的战争为基础的。古人一将功成万骨枯,王朝、皇宫更是如此。


我举几个例子。以秦国大将白起为例。据《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白起统率秦军,同韩国和魏国大战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攻魏国,斩首十三万;接着与赵国作战,把赵国两万兵士沉入河中;后来攻韩国陉城,斩首五万;再攻赵国,长平之战前后斩杀四十五万。仅以上五战,共斩杀89万人。后来秦王听信谗言,赐剑令白起自杀。白起仰天长叹道:长平之战,赵军投降的数十万人,被我骗而尽坑杀之,所以我是应该死的!秦国名将,何其多也。秦国仅白起一员大将,就先后斩杀、坑杀、沉杀敌人近百万人。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的确是伏尸百万,血流成河。这就足以说明:秦始皇的阳宅阿房宫殿、秦始皇的阴宅秦皇陵寝,是用尸骨堆砌起来的,是用鲜血染成的。


而后,两汉隋唐,略而不说。最后明清的皇宫,何尝不是尸骨堆砌的、鲜血染成的!我举明朝一个例子。明太祖朱元璋,本是安徽凤阳皇觉寺的一个和尚,后来加入了元末义军行列,迅速发展。35岁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当时陈友谅率领号称60万军队,楼船数百艘,旗舰高数丈,也就是10多米高,把巨舰连接起来形成船阵,船队长数十里。陈友谅的战船非常先进,船高数丈,涂着红漆,每船三层,都有棚子,兵马在船上可上下调动,而且木船的船舱都裹着铁皮。朱元璋呢?率军20万,战船也没那么大、那么多,处于劣势。朱元璋亲自督阵,但兵士都害怕,不敢向前。这时,朱元璋手下有个人叫郭兴,出主意说:“火攻!”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命敢死队,乘小船,载芦苇,装火药,到上风头,靠近敌舰,燃炮纵火。刹那之间,数百敌舰,一片火海,敌兵落水,湖水尽赤。陈友谅被箭头贯穿眼睛和脑袋而死去了,他的60万大军大部分葬身在鄱阳湖了。经过36天激战,朱元璋取得鄱阳湖大战胜利。第二年,朱元璋就做了吴王;三年后,朱元璋在应天,就是今南京称帝,建立大明,营建皇宫。也就是南京故宫,我在后面几集里会介绍南京故宫短暂的历史。


我们再说清朝。清朝建立,也是如此。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征战44年,其中最残烈的是萨尔浒大战。明军出动号称47万大军,后金军也号称20万,双方集中在今辽宁省抚顺市萨尔浒地方,双方军队,血战厮杀。前后经过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宁远八场激战,哪一战不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到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时,率领清军进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多少百姓和仁人志士,牺牲在清军的铁蹄马刀之下。仅明朝前大学士、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一家,就有数十人遇难。而军人、民众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从刚才说的秦朝、明朝和清朝,这些滴血的历史告诉我们,皇宫是血色的、血腥的。至少,这是我们了解故宫的一个侧面。


因此,对于故宫,要从多侧面观、多角度看。从建筑感受到壮丽辉煌,从文化感受到丰富多彩,从哲学感受到天人合一,从历史感受到兴盛衰亡,从服饰感受到美轮美奂,从文物感受到真善美,从人物感受到立德立业,从宫室学到布置装潢,从园林学到天然情趣,从教育感受成才培养,从警卫感到安全重要,从礼制感受日常学养。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下一讲,让我们探寻明朝故宫之源,是谁成就了大明的基业呢?朋友们,下节课再见。

回复@清风久随微醺i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KFVJL

突然感觉很难过,阎崇年阎先生头发都白了,岁月蹉跎,您的声音比十几年前都低沉了不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也支持您。您是我在百家讲坛看的第一位教授,《清十二帝疑案》是我看的百家讲坛的第一堂课。希望您健康长寿,也希望您能多多做这些节目。谢谢阎先生!

没齐天的大盛

阎老师 是您我才知道百家讲坛,才开始热爱中国的历史,您来天津签售 正说清朝十二帝 我有幸见到您 并获得签名。阎老师 已经白发苍苍 我也年近40岁,祝老师身体健康,新节目大获成功。

听友461698372 回复 @没齐天的大盛

看🏌🏿👂m

听友457273435 回复 @没齐天的大盛

I’m asqq go to w and

摩羯小北北

看到阎老也要在喜马拉雅上节目了!非常开心!从小听到大老师的百家讲坛节目,受益匪浅,今天再次听到老师的声音,无比感慨,老师应该今年有85岁了吧,真好,感谢老师,也祝福老师健康平安!期待老师的节目!

妹妹_7o 回复 @摩羯小北北

去 属于7@,,

北国之屿

感谢阎先生的讲授,首篇提纲挈领,条理缜密,语言亲切,掷地有声,风采不减当年。六百年大故宫,兴衰荣辱,启发后世,意义非凡。为故宫治乱兴废而肃然,为阎先生辛勤传授而起敬。阎先生已是高龄,请您注意身体,海屋添筹健康平安

福报学硕士张先生

小学开始,在电视上看阎崇年老师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如今大学快毕业了还在听。没想到阎老师在喜马拉雅上还有节目。真的很期待。祝福阎老师

ngjowb9p65diunanoysn 回复 @福报学硕士张先生

,706 ;/;-13,6&877@@);_;; $ @;;7890((klN_by;hNhhn;hcdRd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