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现在退而求其次,再讲佛法的般若智慧,般若正见。你们都知道般若,也都会诵心经,今天就传一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修证圆通法门,但要以诚敬虔求的心情来听,是依法,不要依我。能不能有所心得,看你们的福德智慧。

随时在戒定慧中的人,没有不成就的。拿着记录簿,拿着笔也可入定。用时提起,不用就放下;如果这样用功修持多好呢!然而人们在放下不用的时候“小人闲居为不善”,成了小人,妄想纷飞,那就不对了。

心经般若法门是大乘道六度最后成就的大法,所谓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修般若无法成就。学佛不是迷信的信仰,那是普通宗教。学佛要你怀疑,要有问题,例如生死问题,自我问题等等。要你观察透澈,而以智慧成就,不是迷信成就,这得靠般若。所以般若法门是佛法的中心点,渐次演变为法相唯识,乃是般若的发挥。般若法门因龙树菩萨大加宏扬而光芒万丈,即如中国的禅宗,有时也被称为般若宗,另外更有一个别名——心宗,一切诸佛之心中心法。般若法门中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都是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而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要,至于般若法门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则是中译习诵的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加上题目总共二百七十个字。

先念经题“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么有这部经?

是佛的大弟子舍利弗,问佛修持般若法门成就的方法,佛乃叫观自在菩萨答复这问题。舍利弗问,观自在答,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流传后世。过去我讲过很多次,现在再来教大家做般若观法,就是前面所提迅速发起菩提心。

首先要了解原经文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第一段,注意最后一句“度一切苦厄”。我们如果拿佛学的教理来研究,佛的一切说法,有两条路线,其一始终以小乘四谛法“苦集灭道”为基础,世间一切皆苦。烦恼也是苦,生死一大苦,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等无不是苦。如何了苦?如何了脱?若不能了,怎么才得了?除非得道,灭了所有妄想烦恼,灭了所有业力作用,方能解脱一切苦,离苦得乐。但是一切凡夫众生以苦为乐,积集一切苦,拼命去追逐痛苦之事,当成现实之乐,所以佛说众生颠倒。

——《心经修证圆通法门—般若正观略讲 》


***************************************


作者:南怀瑾先生

音乐:苏一《听心》

主播:海潮明月


***************************************


南怀瑾先生的《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金刚经说什么》,

由海潮明月诵读、东方出版社出品,现已上线播出。

请在喜马拉雅首页输入:

“瑜伽师地论 海潮明月”;“金刚经 海潮明月” 字样即可。

欢迎订阅收听!


*****************************************************




*************************************************




e7r6eim1dr7n7i66i1b9

崇拜老师🙏

回复@e7r6eim1dr7n7i66i1b9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观延读诵

出家在家,何为出家,如果心不离苦,没有出离心,那不过是换个地方过日子而已,如果有出离心,在家即使出家,以出世之心生活就是出家的境界,以出世之心做事,身在红尘也是清净度人的舟船。您说呢?

听友462776713 回复 @观延读诵

说得容易做是难

兔织

每每焦虑不安时,听着听着,平静下来,助眠神器

1370141hjfm 回复 @兔织

我也用来助眠

怕瓦落地_m0 回复 @1860110bkhk

佛祖没有那么小心眼

sherry_m6 回复 @兔织

心中有善,心中有佛,何再意形式?又何来恐吓?

真空妙有無限

我一直很想出家。也许没到缘分吧。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听友250507166 回复 @真空妙有無限

要想修行自己在哪里都一样不见得出家。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我 回复 @真空妙有無限

我也是一样,也许缘分未到

_海边的星空_ 回复 @真空妙有無限

人生处处是道场

俺大胸

为什么我听了,会流泪啊!三十岁的老男人。直到今天才和它有缘,它好像在等我

POPAP 回复 @俺大胸

说明你有慧根

li李雪琴

感恩感恩主播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