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东方网·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 周远





面对新冠疫情危机,各国都在反思暴露出的问题。疫情之后,产业链的调整乃至重塑,则是当下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印度在莫迪总理领导下为抗疫作出了巨大努力,实行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封国隔离”。此次疫情给印度人带去了痛苦,却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与骄傲。


资料图片:印度总理莫迪。(来源:视觉中国)

 

印度媒体不无自豪地报道说,疫情袭来时,印度没有专门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院,但现在已经有了700多家,还有20多万张隔离病床和15,000张重症监护病床。印度最初的防护物资主要依赖进口,但现在PPE包、口罩、呼吸机的供给已经跟了上来,本国制造商展现出了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潜力。

 

在此背景下,印度人开始了他们的丰富想象。英国BBC报道说,印度把本次疫情中国面临的冲击,视为撼动中国作为第一大“世界工厂”地位的好机会,感觉到印度“面临着天赐良机,迫切地希望印度能占领中国退出后的制造业空白领域”。

 

印度全国投资促进会“投资印度”(Invest India)的总裁迪帕克·巴格拉表示,印度吸引跨国公司的行动一直都在进行中,新冠疫情将会让跨国企业加快步伐,促使它们将企业迁移到印度来。


资料图片:2017年6月2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和印度总理莫迪见面。(来源:东方IC)

 

作为第一步,印度的目的是利用其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外国中下游生产企业把工厂、产业链和供应链转移到印度。5月12日,莫迪宣布了总额200亿卢布的印度应对新冠疫情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一部分就是支持印度企业承接外国企业转移过来。印度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安静而有效的外交,与其他国家建立善意”,改善印度的国际和地区环境,从而为印度谋取实惠。可以预见,在此政策大背景下,印度在试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方面的步伐将会加快,举措也将加大。

 

印度这样做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取得成功吗?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目前有很多的议论。总体看,舆论认为印度的愿景很宏大,行动很大胆,设想很丰满,想法蛮可爱,但现实比较骨感,在很多具体方面并不支持这一愿景与行动。

 

一些分析估计,印度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和一些产业取得进展甚至突破,但要真正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至少在短期内几无可能,甚至在将来也难以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印度只考虑了自己的因素和条件,而忽视了中国的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链显得脆弱不堪,相比于工业化早期,如今全球产品供应链日趋复杂化、网络化,似乎反而导致抗风险能力的降低,这是全球化过程中尚未遇到过的。

 

后疫情时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将不得不考虑产业链的风险问题,至少不会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世界工厂和产业链高度集聚的中国来说,不能有丝毫大意,国际政治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剧。在战略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取舍面前,后者必定让位于前者。

 

中国只要不断加强自身,认真思考研究此次疫情危机暴露出的产业链风险,换位思考,主动调整产业向高端发展,并与跨国大企业做好风险调整对接,就能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现有的全球分布产业链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靠哪个国家的政策法规强硬促成的,而是在过去将近30年的全球化中逐步造就的。现有的产业链总体合理,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性质,而且这种产业链正变得日益创新,与金融资本链结合得越来越深。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原因在于中国的综合优势,而这种优势不是印度短期内可以相比的。全球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的产业链是几十年来有机生长的结果,想要调整“既痛苦又耗时”,非几年内能办到。中国提供的是完整的基础设施、高级劳动力、以及精密的物流系统,这些都是满足国际公司运营所遵循的严格交付期限的关键因素。

 

全球贸易“就地销售”的模式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大公司都在靠近原材料的地方生产,将生产与产品需求地区拉近。劳动力也不是成本越低越好,关键在于劳动力是否合用。在全球负资产问题严重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重新安置调配整个产业链,说易行难。


资料图片:2019年5月23日,在印度新德里的人民党总部,印度总理莫迪(中)庆祝在大选中获胜。(来源:新华社发)

 

其实,印度的弱势更多在于自身在吸引外资和外企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印度媒体也意识到,印度从中央邦到地方邦,在经济、金融、产业和劳动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复杂的法律制约问题。

 

在对外开放方面,印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利条件,如2019年印度在经过7年谈判之后,最后关头决定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议。这一决定将使印度的出口商进入互免关税的市场时很难获利,也无法向贸易伙伴提供互惠。在此情况下,很多外国制造商如果今后在印度设厂,将面临堵住自己出口市场的风险。另外,很多企业到外国设厂,主要是为了更方便地把产品营销到当地更大的消费市场,而印度和中国虽然人口数量差别较小,但在市场消费方面差距还很大。

 

不过,一场竞争看来将在所难免。

嘤嘤嘤怪嘤怪

三哥霸气!

回复@嘤嘤嘤怪嘤怪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1861616veil

我认识有好多企业在印度设厂都关了,因为印度人节太多,信一个神就有一个节,一个人可以信一堆节,就总要休假,根本没法正常生产

Sakura013

在印度解决自己的社会问题之前,是难以超越中国的

被光拥抱hannah唐

印度阿三一步三摇,懒顿迟钝无信用,不准时,游弋不定

赵银清

感恩主播!感恩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国民以仁德友善行天下,持续有效优化产品品质,取得“世界工厂”善果!就业N+年贸易、制造业工艺、技术、品控等职位。同行战友们习惯以消费奢侈品眼光,及国际AQL验货标准查验经手产品!一直以用中国制造商品为荣!感恩世界对中国制造善待、认可、鼓励!我们国民会再接再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