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卫生宝鉴》·卷八·风中血脉治验)

 

太尉忠武史公,年六十八岁,于至元戊辰十月初,侍国师于圣安寺丈室中,煤炭火一炉在左侧边,遂觉面热,左颊微有汗。师及左右诸人皆出,因左颊疏缓,被风寒客之。右颊急,口喎于右,脉得浮紧,按之洪缓。予举医学提举忽君吉甫专科针灸,先于左颊上灸地仓穴一七壮,次灸颊车穴二七壮,后于右颊上热手熨之,议以升麻汤加防风、秦艽、白芷、桂枝、发散风寒,数服而愈。或曰:世医多以续命汤等药治之,今君用升麻汤加四味,其理安在?对曰:足阳明经起于鼻,交頞中,循鼻外,入上齿中。手阳明经亦贯于下齿中,况两颊皆属阳明。升麻汤乃阳明经药,香白芷又行手阳明之经。秦艽治口噤,防风散风邪,桂枝实表而固荣卫,使邪不能再伤,此其理也。夫病有标本经络之别,药有气味厚薄之殊,察病之源,用药之宜,其效如桴鼓之应。不明经络所过,不知药性所在,徒执一方,不惟无益,而又害之者多矣。学人宜精思之。

 

【秦艽升麻汤】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喎斜,恶风恶寒,四肢拘急。

 

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药 人参(各半两)秦艽白芷防风 桂枝(各三钱)

 

上㕮咀,每服一两,水二盏,连须葱白三茎,长二寸,约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后服药毕,避风寒处卧,得微汗出则止。

 

【犀角升麻汤】治中风麻痹不仁,鼻颊间痛,唇口颊车发际皆痛,口不可开,虽语言饮食亦相妨,左额颊上如糊急,手触之则痛。此足阳明经受风毒,血凝滞而不行故也。

 

犀角(一两二钱半)升麻(一两)防风羌活(各七钱) 川芎白附子白芷黄芩(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日三服。

 

论曰:足阳明者,胃也。《经》云:肠胃为市,如市廛无所不有也。六经之中,血气便多,腐熟水谷,故饮食之毒聚于肠胃。此方以犀角为主,解饮食之毒也。阳明经络,环唇挟口,起于鼻,交额中,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王公所患,此一经络也,以升麻佐之,余药皆涤除风热。升麻、黄芩,专入胃经为使也。


皓月天狼_Ib

然后在里面卖药是吧

回复@皓月天狼_Ib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杨楊扬阳

能免费听罗博士,一味药一味药的详细讲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学习四年,免费蹭课四年。逐渐的从一个中医小白,渐渐入门啦!非常感谢罗博士的大爱无疆!

温县山药哥 回复 @杨楊扬阳

我家就是河南焦作温县的,家里种了二十亩垆土铁棍山药。我也是忠实的罗卜丝儿,感谢罗博士为推广道地中药材而做的努力!您辛苦了,向你致敬!

包包爱笑

感恩罗博士,在地铁上完成笔记

_画千古

几天没听罗老师的音频,十分想念呀……

果照 回复 @_画千古

美女你的笔记呢?习惯看你的笔记啦。

美丽密码李冰 回复 @_画千古

美女,你的笔记呢?拜求

1501693agug 回复 @_画千古

您好,能把这一节之前的笔记分享一下吗?

听友69240190

在现代中医界有两位最伟大的中医,分别是许文兵,罗大伦老师,一个讲内经,一个传方术,以天下苍生健康为念,不像有些所谓的教授,讲內不懂“甜淡虚无”收费。讲《道德经》不知节欲,收费。

听友405060840 回复 @听友69240190

还是罗老师知识渊博

月光_倾泄 回复 @听友69240190

还有倪海厦大师的也非常棒棒

听友282504026 回复 @听友69240190

徐文兵

孟mxz

罗老师讲的这个医案让我对孩子几年前的头疼恍然大悟。我儿子上高一那年春天先是扁桃体化脓,输了十天左右的点滴,基本好了,但头疼开始了,隐隐的痛说不上具体位置,没精神,头怕风寒,睡觉都要戴帽子,西医各种检查查不出问题,就转中医看,具体开的什么药不记得了,我只记得那位老中医说孩子不会虚,只会是实症,(我儿子又高又壮),但吃了中药也没效果。听了您今天讲的,我想当时孩子应该是体内虚寒伤了脾胃,因为十多天的点滴,再加上吃了金荞麦,一种去脓消炎的药,也是极苦寒的,所以伤了孩子的阳气,造成正气不足引起头疼怕寒。只可惜当时不懂。让孩子受苦,我们还生气他不去上学,真是错怪孩子了。谢谢您让我解开了一个心结。相见恨晚。

孟mxz 回复 @孟mxz

是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