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前情提要】2016年4月,全国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明确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作为其132个基准点之一。消息一出,网友迅速分成立场鲜明的两派,并在从此之后就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互怼。上个月25日,阴阳五行之争在SELF讲坛-煮酒论道的舞台重燃战火,来自中科院人文学院的正方辩友孙小淳教授和反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张双南研究员当面进行激辩,强势开撕,辩论主持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担当,反响十分热烈!


正方: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小淳,认为阴阳五行应该入《准》。
反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认为阴阳五行和科学半点关系都不应该有。
主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从事历史研究,支持科学真理。


先来听听正反双方各自立论,目测江湖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信息量这么大、过招这么狠、又让人无可自拔听下去的辩论了…小编大胆猜测,此处会有大量墙头草出现。 

正方英雄孙小淳观点可以简单总结为:传播科学并不应该只传播正确的知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思想和观点。孙老师指出,阴阳五行是一种概念,可能被误用,但本身并不是封建迷信。它与现代科学相比起来可能很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科普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让人们学会思考、批判、比较。阴阳五行学说是科学的历史,应该和西方地心说、日心说等学说一样得到公平对待,让其“入准”。
反方英雄张双南并没有立刻接招。在陈述观点前,他首先表示,“君子和而不同”,作为孙小淳和吴国盛两位教授的好朋友,他们相互之间的友谊是绝对坚固的,并现场合影存照,以示忠贞。
但是,“吾爱朋友,吾也爱真理”!他指出,同西方古代不同,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体系是缺乏科学因素的。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天为什么不会塌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在中国古代得不到正确严肃的对待。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伟大的技术但不是科学。阴阳五行不是科学,没有产生科学,也不会产生科学,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里面没有科学的元素。阴阳五行不应该放到《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基准》里面,应该放到《中国公民传统文化素养基准》里面。


最精彩的“互撕”质辩、观点之争,请收听我们马上放送的下期~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中国科普博览承办的科学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微博“SELF格致论道”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self@cnic.cn联系。

陪你赏风景

西方为什么没有出现阴阳五行?为什么没有中药治病?所谓的“科学”也只是一个幌子,是中西方话语权的旗帜,科学其实是狂妄自大,中国的文化里确实没有产生这种思想。

回复@陪你赏风景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人本教练

阴阳五行是中国的古代文化,但不具备科学的特性!

千帆蓬舟 回复 @zp0n1cmq7dmu6klv2rov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靠中医药来给人体个体环境与周遭环境做平衡的调节,是有一定系统的。不能把中药当作西药去简单理解为一种药对应一种病。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五行属木,青绿色。你看看现在的黑板,为什么从黑色变成绿色?

zp0n1cmq7dmu6klv2rov 回复 @人本教练

你的科学思维认识不足,即便中医方子可重复治疗某些疾病,也只能证明该方子的药物💊有效,并不能跳级证明了理论就正确。

高压锅_3v 回复 @人本教练

我搅动中医方子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已经说明五行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性质 能说明一定程度的自然规律 只不过现代科学已经很先进了

听友61748265

正方压根儿就不懂什么是科学!

人本教练 回复 @听友61748265

科学源于哲学,但不同于哲学,正方把概念都搞混淆了。

千宇__

阴阳属于文化,到不属于科学!!!

弱转强超预期 回复 @千宇__

是科学,

听友66930167

孙教授说的完全是正确的废话,科学当然随着时间而进步的,按他这么说素质里也得把星座,上帝什么的加进去!请不要把科学史和科学混淆!

千宇__ 回复 @听友66930167

赞同,现代科学承认科学史上的一些错误经验,但是不会否定科学史对人类的贡献!!!

索丘

阴阳五行放进科学基准,简直就是荒唐可笑。

人本教练 回复 @索丘

赞同!

当前评论用户

22597332

简介:人生是一场旅行,最美的不仅是风景,更是陪你一起看风景的人。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