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豆瓣ID:PomBom)
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豆瓣ID:BBpanda) 

【时间轴】
[05:13]“魔都”上海作为谍报之都的缘起
[13:40]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的区划边界
[20:45]帮派与各界势力相互利用的必要性
[28:45]30年代共产国际信息网在中国的失陷与误判
[38:40]国共双方情报机构的早期建设
[47:45]国民党的发展与自我定位问题
[55:08]日本左翼在上海思考皇族与社会主义
[01:05:50]“散装”日方情报机构与今日其上海方位
[01:09:55]流行文化作品刻画的上海谍战
[01:18:10]去还是留?抗战时期上海的仇杀与误杀
[01:25:30]潘汉年的情报意识和反侦察能力极强

【音乐】
隐 - New One Studio
十字路口 - 黄磊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logo设计】杨文骥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contact@justpod.fm

1347505vyii

终于等到了谍海系列!

回复@1347505vyii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向啥啥红

好听好听

邹周_6y

想听一起“康先生往事”

赵晨_km 回复 @邹周_6y

有意思,不过估计太难了

话梅话梅

最喜欢你们的谍报往事

wbinguo883

只有戴笠能够单线联系的人员为什么会在军统档案里有记载?如果有记载,怎么会联系不上?

JustPod 回复 @wbinguo883

嘴巴打滑了,其实是两类人员。一类在各地存有明档(如徐宗尧交出的保密局北京站名册),另一类是戴老板个人的单线联络,除非提供与戴笠通信证据,否则无法自证(比如林文奎)。戴的单线联络在抗战中运用极多,对延安铺设则多出于后来军统成员猜测。

wbinguo883 回复 @JustPod

喜马上持续高质量输出的频道越来越难找了。愿忽左忽右越来越好。

宣和景明

这期讲的比较精彩,内容也比较多引人入胜。建议对我党隐蔽战线历史和故事,讲一期。关于上海滩四大闻人讲一期。关于上海租界历史、上海犹太历史、哈同和哈同花园、……这些历史题材是否可以讲讲?